失眠是由於抑鬱還是焦慮?怎麼辦?

經常會碰到患者尋根問底,"我因為失眠都快抑鬱了!我會得抑鬱症麼?""我越睡不著就越焦慮,越焦慮就越睡不著!怎麼辦?"那麼今天我們來講講如題的兩個大家很關注的問題。


失眠是由於抑鬱還是焦慮?怎麼辦?


1、 失眠與抑鬱/焦慮是一種密切的雙向關係

國外調查顯示,平均每三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存在睡眠問題,而在中國這個比例大概有45.5%,睡眠問題中最主要也最常見的是失眠障礙。像本文開頭碰到的患者,感覺自己越失眠,越抑鬱,或者越焦慮就越睡不著,

那麼失眠與抑鬱/焦慮之間有沒有聯繫呢?

答案是有的

失眠與抑鬱/焦慮存在著密切的雙向關係:

1) 失眠是抑鬱/焦慮障礙的症狀之一 ;

2) 失眠是發展為抑鬱/焦慮障礙的危險因素之一;

3) 抑鬱/焦慮障礙的患者常常伴發睡眠障礙。


失眠是指儘管有合適的睡眠機會和睡眠環境,依然感覺睡不夠或者睡不好,並且影響日間工作、學習、生活。目前醫學上對失眠的最新定義強調了失眠是一種主觀滿意度體驗。

這裡劃重點:主觀體驗!!

失眠是由於抑鬱還是焦慮?怎麼辦?

睡眠的時間不再是主要判斷是否失眠的標準,有的人每天規律睡眠只有四、五個小時,但個人感覺精力充沛,那麼我們也不過分糾結是否是失眠,重點是個人對睡眠的滿意度以及是否影響白天的生活。

對於失眠,我們需要積極重視,儘早到正規醫院的睡眠障礙門診進行干預、治療。

失眠是由於抑鬱還是焦慮?怎麼辦?


二、改善失眠的方法

失眠是由於抑鬱還是焦慮?怎麼辦?

改善失眠的方法,臨床常用的方法有三種:

1) 認知行為療法

生活中失眠了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吃安眠藥,但在專業的臨床治療方法裡,藥物治療通常不是首選。2016年美國醫師協會《成人慢性失眠障礙管理指南》推薦所有成年慢性失眠障礙患者均應首先接受認知行為療法作為初始治療,對於單獨使用認知行為療法治療無效的慢性失眠成年患者,再由醫生與患者共同商討決定是否採用藥物治療。

認知行為療法現在是全世界廣泛認可並推薦的首選治療慢性失眠的方法之一,其優勢在於,在糾正了我們習以為常對失眠的一些錯誤觀念、行為後,其療效可以持續到治療結束後的6-12個月,這點是藥物治療所不具備的,且藥物治療還存在著濫用、依賴、副反應等風險。

認知行為療法的實施建議在正規醫療機構的神經內科、心理科或者精神科進行,一般是由心理治療師、專業的醫生(如神經內科或精神科)來操作,主要內容包括:

A、睡眠衛生教育:

避免睡前看電視、刷朋友圈、玩微博以及劇烈運動,限制咖啡、茶、酒精的攝入;

推薦睡前看看書,聽聽輕音樂,讓自己逐漸放鬆下來進入睡眠。

B、認知療法:

有些觀念是造成失眠的罪魁禍首:比如"前一晚沒睡好,第二天上班會沒精神會出錯""每天睡不夠八小時就代表自己沒睡夠"。事實上,往往是這些不良暗示潛意識影響了自己的睡眠。

C、睡眠限制療法:

具體做法包括:固定上下床時間、取消白天小睡。

D、刺激控制療法:

即重新建立"床=睡眠"的條件反射,通過限制不良的與睡眠無關的行為,如不要躺在床上刷微博、抖音,增強床與睡眠的聯繫,幫助消除睡不著時的緊張、焦慮、擔憂、沮喪等不良情緒帶來的消極聯繫,儘量使在床上的大部分時間都是處於睡眠狀態。

E、放鬆訓練:

通過肌肉放鬆、想象練習、腹式呼吸、冥想催眠來幫助減少睡覺時的緊張與過度警覺,使內心平靜並放鬆身體,達到降低高喚醒狀態的目的。

失眠是由於抑鬱還是焦慮?怎麼辦?

2) 藥物干預

藥物治療的原則是,在病因治療、認知行為治療的基礎上,酌情給予催眠藥物。這類藥物有苯二氮卓類受體激動劑、褪黑素和褪黑素受體激動劑、食慾素受體拮抗劑、抗抑鬱藥幾類。

苯二氮卓類受體激動劑,如唑吡坦、右佐匹克隆,是我們治療的首選,這類藥物起效時間快,能誘導睡意、治療入睡困難和睡眠維持困難,且一般不產生日間睏倦,產生藥物依賴的風險較傳統的苯二氮卓類藥物(如艾司唑侖、阿普唑侖、地西泮、氯硝西泮、勞拉西泮)低。這類藥物一般按照"按需、間斷、足量"的原則使用,小劑量開始,一旦有效果就不再隨意增加劑量,一週可使用3-5天,而不是連續每晚都使用。

褪黑素和褪黑素受體激動劑如雷美替胺(國內暫未上市)、阿戈美拉汀,可以調整人體的晝夜節律,這類藥物一般作為不耐受其它類催眠藥和已經發生藥物依賴患者的替代治療。

食慾素受體拮抗劑蘇沃雷生(國內暫未上市),這類藥物作用的靶點與其它幾類藥物不同,是通過阻斷食慾素受體促進睡眠,可以縮短入睡潛伏期,減少入睡後覺醒時間。

多塞平、阿米替林、曲唑酮、米氮平等幾種抗抑鬱藥有鎮靜作用,在伴有抑鬱、焦慮狀態,經過專家醫生診斷有相關的情感障礙並伴有失眠時,會單用或者與如唑吡坦等聯用進行治療。

以上所有的藥物,如果使用時間超過四周,建議患者每月與醫生進行交流,方便醫生評估其治療情況。

3) 其他干預包括物理治療(如光照療法)、中醫藥及中醫外治法(如耳穴壓豆、針灸)等。


總結:

失眠需重視,及時就醫,治療方式上認知行為療法更需要大家重視,在心理治療師、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醫師的指導下練習實踐。在確定需要使用藥物治療後,遵醫囑服用,不可隨意自行加減劑量。


看病找醫生,吃藥問藥師,"問藥師"是由知名藥師冀連梅老師聯合海內外精英藥師組建的藥師團隊,致力於為公眾提供循證實用的用藥諮詢服務和科普宣傳。

歡迎在評論中發表自己的觀點。

如果您有具體的用藥問題,也可以在微信公眾號:"問藥師"上向專業藥師一對一在線諮詢。

原創內容,版權所有,嚴禁抄襲!


(由"問藥師"團隊郭嶽瀚藥師供稿)


失眠是由於抑鬱還是焦慮?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