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產魚粉量少價漲,供應何時能迴歸正常?

隨著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秘魯接連宣佈緊急狀態時間延長,近期更是宣佈秘魯海洋研究院進行二次考察,令新季中北部開捕時間儼然至少推遲至5月初;同時,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其他魚粉主產區的生產和物流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上半年我國魚粉到貨量,令我國魚粉可能存在“斷檔”風險,這給魚粉持貨商銷售心態帶來了明顯提振,推動進口魚粉報價持續上漲。根據JCI資訊瞭解,當前我國主要港口超級蒸氣魚粉新貨參考報價在13800—14000元/噸,較3月下旬上漲800—1000元/噸附近,成交則以議價為準。

在我國進口魚粉報價持續上漲的提振下,近期我國國產魚粉報價亦跟盤有所上漲。根據JCI資訊瞭解,當前我國山東榮成地區63%蛋白TVN150左右的國產魚粉參考報價在10600元/噸,較3月下旬上漲700元/噸左右;浙江地區62%蛋白TVN120左右的國產魚粉參考報價在10200元/噸,較3月下旬上漲600元/噸;廣東地區68%蛋白TVN110左右的國產魚粉參考報價在12500元/噸,較3月下旬上漲700元/噸;當前國產魚粉均價在10975元/噸,較3月下旬漲幅在7.1%,詳見下圖:

近期國產魚粉量少價漲,供應何時能迴歸正常?

誠然,進口魚粉價格上漲是國產魚粉價格波動的重要“風向標”。不過,早在今年3月上旬期間,JCI就已經在《JCI觀察:出海受阻與漁獲有限,近期國產魚粉生產成本攀升》一文中提到,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春節過後,各地漁船的出海計劃已被打亂。儘管自2月底/3月初開始,部分地區(如浙江和山東)的漁船已經陸續出海捕撈,但工人復工率和往年相比顯著偏低,且已經錯過一輪春節後的漁汛期,對捕撈是不利的。

不僅如此,自2018年10月開始,我國沿海(赤道太平洋Nino4區)的水溫距平持續處於厄爾尼諾警戒線上方(詳見下圖),截至今年第15周該距平更是再度達到1℃的偏高水平。我們知道,鯷魚是冷水魚,水溫持續偏高的現象並不利於鯷魚的生存,所以,當前我國沿海的海洋環境亦不利於鯷魚的捕撈,這亦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產魚粉的產量。有業內人士認為,近期我國國產魚粉產量和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六成左右。

近期國產魚粉量少價漲,供應何時能迴歸正常?

總體來說,今年以來,從海洋環境來看,我國沿海水溫持續偏高已然不利於鯷魚的生存,未曾想,今年春節附近我國遭到了新冠疫情的衝擊,更是令我國漁民錯過了一輪漁汛,進一步制約了鯷魚捕撈量,多重因素疊加令目前我國國產魚粉供應量同比顯著偏少。時值4月中旬期間,而自5月1日開始我國各海域便將進入伏季休漁狀態之中,預計短期我國國產魚粉供應緊張格局暫難改善,這對國產魚粉價格亦存在相應的支撐,若進口魚粉價格繼續趨升,則國產魚粉價格亦將“水漲船高”。由於伏季休漁通常在9月結束,我們衷心希望在今年的伏季休漁結束之後,我國原料魚捕撈形勢能明顯好轉,並顯著改善國產魚粉的供應格局。

來源:中國匯易網;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責任編輯:黃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