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孙权背刺盟友偷袭南郡是明智的选择吗?

杨默晗


经过孙权偷袭荆州后,孙权的形象简直是一落千丈。再加上孙权降魏,出尔反尔。虽然说是策略或救急。但在世人看来,毕竟是反复无常,非是胸怀大志的帝王。充其量只是苟且偷生,偏安一隅的窃国大盗而已。

孙权的偷袭荆州,直接改变了当时的三国格局。在孙权偷袭之前。刘备跟曹操激战犹酣。在汉中,曹操损失惨重。被诸葛亮的疲兵之计弄得焦头烂额。最后,把汉中比作鸡肋而弃之。另一条战线上。关羽攻取襄樊直逼许昌。曹操吓得想迁都避开关羽。可以说,刘备的军事军力都达到了当时的巅峰。可以说,刘备的匡扶汉室之志指日可待。于是,曹操在司马懿和蒋济的谋划下,不按常理出牌。派满宠出使东吴。许诺肯定是会让孙权非常动心的。于是,孙权背叛了吴蜀联盟。让吕蒙白衣渡江,偷取荆州。我们说,你在正面战场上的输赢,谁都能接受。但你在朋友背后捅刀子,世人皆知此行为极为不齿。你哪怕在动手前宣布终止盟约,这都算你明智。可你不仅没这么做。在偷袭之前还让陆逊先把关羽哄睡着了。然后才背后捅刀子。虽然得到了荆州。但却让孙权两千多年抬不起头来。也难怪呢。当时的东吴从上到下,除了鲁肃一个人有战略眼光以外,其他人,包括周瑜和孙权,全都是鼠目寸光之辈。再加上他们的卑劣行为。难怪世人皆称他们为江东鼠辈了。因为除了偷袭陷害绑架打闷棍以外。东吴在正面战场上就没有过任何胜算。他们根本就没有天下格局的大胸怀。东吴一生,志在荆襄。偷袭荆州后,孙权和东吴一生再没有过大的作为。从天下格局看。东吴的偷袭荆州。救活了曹操。害死了刘备,当然也害死了东吴。孙权的偷袭荆州。刘备方面不仅损失了关羽的全部和荆州,就连张飞黄忠等人都死了。而东吴方面,甘宁,程普,甚至是早已死去的周瑜。都是死在偷袭荆州的前因后果之下。比如,周瑜为了荆州,假途灭虢也好,赔了夫人又折兵也罢。直到最后英雄气短,都是因为荆州。整个东吴,只有鲁肃看的很清楚。他知道,凭借着东吴的军事实力,想跟曹操抗衡。简直是痴人说梦。就算是赤壁大败后的曹操,东吴也难以抵挡。只有把荆州借给刘备,让刘备替东吴阻挡曹操的锋芒。东吴才能相安无事。只可惜周瑜在经过赤壁之战后,变得狂妄自大。一心想要除掉刘备得到荆州。君不见甘宁的五千前锋部队,在南郡城下,被曹仁干净利落的悉数全歼。这何尝不是上苍给东吴的警告呢?嗨,扯得有些过了。回归正题。东吴的偷袭虽然成功了。可孙权的遭遇却每况日下。为了活命,孙权不惜自降身份。甘心对曹丕称儿子。做曹魏的儿皇帝。哎 ,这正是飞机上扔照片,丢人不知深浅呀。此后的东吴,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混吃等死。此后,蜀汉尽管艰难,还不忘匡扶汉室。多次北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再看东吴。得到荆州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要说东吴在得到荆州后,休养生息也行。但现实却不是这样的。现实是东吴在此后想当长的时间内,开启了内斗模式。而且一发不可收拾。最后。被人所灭。谢谢。


风雨中的梅云


孙权背信弃义偷袭荆州虽然如愿以偿,但在道义诚信上却留下了污名。再加上为避禍降曹,甚至把关羽首级送与曹操邀功,更加显示了东吴丧失气节,认贼作父,国格人格尽失的卑劣行为。也矮化了东吴在三国中的地位,自始至终东吴都是个配角。因此,偷袭荆州,杀死关羽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孙吴的贪婪是从孙坚匿玉玺背约而起的,结果得罪了天下诸侯群起而攻之。孙坚护短负义又不认错,和刘表为一小怨而大动干戈,使百姓塗炭。结果落得人丧命疆场。孙策一代虽能开疆扩土,但却心狭气短,缺乏容量,结果死于小人之手。孙权虽夺得荊州,但导致了夷陵大战,使得两家再衰三竭,不得不用血的教训重新认识联盟的重要意义。孙权后来极力维护孙、刘联盟便说明袭荆州杀关羽是错误举措。但若守荆州的是别人,而不是骄傲自大,狂妄无度的关羽,或许也激怒不了孙权置信义而不顾,非取荆州不可。


天山月3


不明智,是短视行为。孙权偷袭荆州,擒拿杀害关羽,造成了两个直接严重后果:1、救了曹魏政权。当时,关公发动荆襄之战,已经水淹七军,斩杀庞德,收降于禁,威震华夏。曹操差点要迁都以避锋芒。孙权背后捅刀,改变了战局,也为最后东吴的覆灭埋下隐患。2、孙权所为,激怒刘备。刘备为报仇雪恨,发动了夷陵之战。这场大战,蜀国失去了张飞,黄忠等大将;东吴失去了程普,甘宁等大将。孙刘联盟彻底破裂,而且双方都两败俱伤,也为东吴的覆灭埋下隐患。

间接后果:1、孙权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2、孙权的历史评价严重矮化。孙权几度降曹,显得出尔反尔,让后人瞧不起。3、间接造成东吴政权的灭亡。东吴只有联合西蜀才能生存,才能立足天下。孙权为了得荆州而失天下,有苟且之嫌,缺乏战略眼光。最后的结局也证实了这一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