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勝有聲

無聲勝有聲

《古蘭經》中說:“一個經典故事,有一位大師,幾十年來練就一身“移山大法”,然而故事的結局足可讓我們回味——世上本無什麼移山之術,唯一能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就默默地過去。”

用孔子的話說,就是:“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沉默是一種堅守,面對厄運,處驚不變,波瀾不驚,用寧靜和自信去接近理想。她有時是一束光亮,穿透黑暗的力量,混沌困惑之中依然不改初衷。

生活中,其實,我們都是沉默的大多數。沉默是能量的儲存,是一種力量。淡定從容、安之若素的涵養,一定比暴跳如雷、氣極敗壞更顯理智。

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是最會說的人。

海明威說:“我們花了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六十年來學會閉嘴。老天給我們兩隻耳朵一個嘴巴,本來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你並不需要用喧囂來對抗喧囂,也無需用強硬壓制強硬。”

楚莊王“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臥薪嚐膽,終至稱霸中原。

蘇子瞻雲:“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一個侃侃而談博學者的背後,有多少燈火闌珊處苦讀的沉默和艱辛。

沉默是隱忍的積蓄,是深沉的智慧,更是品質和人格的彰顯,巨大的力量最需要隱忍、剋制和等待。

《莊子》雲:“狗不以善吠為良,人不以善言為賢。”腳踏實地圓夢,滴水穿石,既然選擇了遠方,就默默地風雨兼程。沉默是氣質、品格,更顯示個人的深邃、修養、學識。

此時無聲勝有聲。恰到好處的無言,無言的沉默,原本就是一種強大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