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惡化:匯率已不是外貿企業考慮的問題

短短一個月,外貿從業者的憂慮,從無法按時交貨,變成了看著貨物滯留卻無可奈何。

多位外貿從業者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新冠疫情爆發至今,他們一直處於緊繃狀態,3月以前的擔心是無法按時復工復產,上游原材料緊缺,3月初好不容易復工復產,可沒過半個月,隨著境外疫情大爆發,採購商大都提出了取消訂單、延遲發貨的要求,甚至還有部分採購商直接“失聯”。

“除了做醫療物資的,其餘不管是家電還是服裝,都面臨訂單取消、延後發貨、無單可接的困境。”寧波中基集團副總裁應秀珍表示,“本次疫情影響遠超非典。”

面對疫情衝擊,多國央行開啟降息放水模式,美聯儲更是啟動無限量QE。雖然無限QE啟動後美元指數回落,前期因美元流動性緊張造成的非美貨幣兌美元貶值情況有所改觀,但目前人民幣兌美元仍保持在7.1附近,較年初貶值1.8%左右。

“按理說人民幣貶值利好出口企業,但實際上,目前企業連訂單都沒了,也就沒有外匯收入。這種情況下,採購商不是和你因為匯率波動去談價錢,而是直接要求取消訂單或延遲發貨,企業現在只希望流動性別斷裂,匯率已經不是進出口企業目前考慮的問題了。”山東海陽毛衫協會會長、海陽錦源企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孫程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3月26日,商務部外貿司二級巡視員劉長於也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近期疫情在境外一些國家和地區發展蔓延加快,包括歐美、日韓在內的我主要貿易伙伴在國內生產、消費需求等方面受到不同程度影響,不可避免給我國雙邊貿易的正常開展帶來一定壓力,國際貿易需求下行壓力加大,我國外貿的外部發展環境不確定性上升。

被影響的不只是中國外貿業。孟加拉國服裝製造商和出口商協會近日亦發表聲明稱,迄今為止已經產生了15億美元的損失,“我們不知道明天怎麼辦”,1089個孟加拉國服裝工廠的訂單被取消。

作為一名從業30餘年的老外貿人,應秀珍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從業以來,從未見過這樣嚴峻的形勢,本次疫情對外貿的影響,遠超非典與2008年金融危機,一月是春節停工,二月是復工緩慢,三月直接是訂單取消。

“在2月的時候,雖然擔憂復工復產的問題,但企業都是有信心的,因為相信國家的組織能力,並且從非典經驗來看,只要四月疫情控制住,二三季度會有大幅度反彈。因此2月我們一方面積極組織復工復產,另一方面也在和國外採購商協商推遲交貨,採購商大都同意了。”應秀珍表示,但到了三月,我們感到情況不太對。最開始是意大利要求取消訂單和延遲發貨,然後是歐洲,接下來是美國,目前訂單隻到5月份,之後的訂單全部沒有。”

而外貿大省廣東,形勢亦不樂觀。

佛山某從事瓷磚貿易的企業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光是訂單取消,運輸也面臨巨大難題。“我們市場主要是東南亞俄羅斯這類國家,也有一半是供給國內,雖然也有取消,但比例不算太高,只是很多都要求延遲發貨。不過現在海運也很困難,2月份還出現過出口國拒收中國商品的事情,目前醫療物資都走空運,但傢俱不可能,我們目前還沒有什麼解決辦法。”

“2月份受國內疫情影響,我最擔心是無法復工、無法按時交貨,好不容易2月底復工率達到90%,但還沒安穩半個月,3月中以來,就陸續收到了採購商取消訂單的通知。”孫程明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取消、延後訂單的佔總訂單比例超過50%,甚至有部分訂單貨已經做出來了,但採購商以不可抗力為由取消訂單,貨物只能滯留,並且我們做外貿基本沒有預付款定金,全靠信用,如果因疫情取消訂單,企業也很難從採購商得到補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瞭解,以羊毛衫出口為主的毛紡織業是海陽市的支柱產業之一,提供就業崗位超過12萬個(海陽市總人口為66萬左右),其中90%都是做外貿,歐美國家為羊毛衫的主要出口市場。據孫程明介紹,3、4月正是毛衫的下單大季,一般4月底前的訂單總數就佔到全年訂單量的80%,但到目前為止,除加拿大還有少部分訂單外,歐洲6月底以前的訂單基本全部取消,包括知名快消品牌H&M也取消了訂單,美國6月10日以前的訂單全部取消。

“我從業40多年,從沒見過這樣嚴峻的形勢,目前海陽市部分主做歐洲的毛衫企業已經通知放假兩個月了,一般情況企業都是計時計件工資,放假的話只繳納社保但不發工資。我自己企業情況稍微好一些,手裡還有加拿大幾十萬件訂單,想拖著慢慢做,看堅持到5月情況會不會好一些。如果6月全球疫情控制、外貿恢復,預計今年損失30%到50%,如果6月還控制不住,今年基本泡湯。”孫程明說。

  • 保險、內銷保險、內銷
  • 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近期發文表示,受疫情衝擊,今年1-2月,我國以美元計價的貨物貿易出口同比增速暴跌至-17.2%,預計3月出口同比增速可能下滑到-25%左右,全年出口增速約為-18.5%,比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時的-16%更為糟糕,並指出出口萎縮會拖累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和就業。
  • “我們工廠一共有200多號工人,3月上旬還未返崗的都通知繼續放假,在崗的大約180人。目前一個月的工資、社保、房租、銀行利息開銷超過100萬,2月還採購了原材料,目前是隻有出項沒有進項,我每天都在發愁。”杭州某紡織品出口企業負責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 如此形勢下,各方要如何應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的多位外貿從業者都表示,這樣全球範圍的惡化,僅靠企業自己難以自救,雖然企業目前仍然在努力求生,但都十分希望從出口保險、銀行流動性和政府政策上得到支持。
  • 保險方面,應秀珍說,目前出口商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產品已經生產或尚在生產過程中,採購商就取消訂單。
  • 目前信保新推出一個出口前的保險,如果能放寬投保條件的話,讓這些外貿企業有信心去完成訂單,疫情過後客戶還是會要貨的。此外春節前出的貨,如果OA60天的,基本都己到期,由於進口國正在鬧疫情,建議是否給客戶再延長付款期限,否則這些進口商就出險了,在中國的信用就會受到限制。出口企業希望留住客戶,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太願意向信保申報出險,因為一旦理賠,這個客戶的信用限額就會被取消,業務就無法繼續。在此特殊時期,外貿行業十分希望中信保為外貿行業給予更大支持,尤其是針對出口前的履約保險。
  • “疫情總歸是會結束的,如果疫情過去,客戶大部分還會要貨的,到時把握得好的話理賠金額不會太大,但推廣出口前履約險,卻可以為無數外貿企業樹立信心。在這樣的情況下,信心十分珍貴,也是很多企業能夠堅持的原因,否則關停潮會愈演愈烈。應秀珍表示。
  • 在流動性方面,多家企業呼籲銀行理解企業的暫時性困難,千萬不要抽貸斷貸。“多數外貿企業目前都是隻出無進,如果銀行抽貸,基本就是給企業判了死刑。”孫程明表示,“目前我們企業有貸款約3000多萬,其中一半為當地中小銀行的貸款,年利率約為7%,一半為國有銀行貸款,年利率約5.8%,全部是抵押貸款。目前我們正在和一家地方銀行談普惠貸款合作,大概幾百萬,能省一點是一點。今年形勢嚴峻,我們真切希望銀行可以提供部分信用貸款,並且降低貸款利率。”
  • 不過珠三角地區某國有大行支行行長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了憂慮:“銀行不是風投,也不是援助機構,銀行必須對儲戶的資金負責。我們確實觀察到很多企業因為疫情,流動性出現問題,2月份商貿企業表現特別明顯,3月份出口企業表現特別明顯,其中有少部分優質企業,但也有很多屬於產能過剩企業,我們也在思考幫助的方式和強度。”
  • 除企業自救外,目前已有部分地方政府開始探索和電商平臺合作,推動當地出口轉內銷。
  • 如作為中國第五大外貿城市的寧波,3月25日,寧波市人民政府與拼多多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推動外向型產能轉內需市場並出臺一攬子行動方案。寧波市副市長李關定在簽約會上預計,5月31日之前寧波將有超過1500家重點外貿企業通過拼多多開拓內需市場,全年實現外貿轉內需訂單超200億元。
  • 劉長於26日在發佈會上也指出,商務部一方面將盡力減輕外貿發展的外部風險;另一方將用足用好各項外貿政策,特別是要推動財稅、金融、出口信保等精準幫扶企業的政策措施儘快落地見效,支持地方、行業組織、貿促機構為企業提供必要的法律和信息服務,引導企業防範風險,幫助企業保市場、保訂單、保份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