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九開始了,天寒地凍,在溼冷和乾冷天氣下,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呢

剛剛過了冬至節氣,天氣越來越寒冷了。全國許多地方早已下了雪,也有很多地方在下雨。

冬至過後,數九開始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也將到來。北方天氣乾冷,南方天氣溼冷,人們都處在寒冷的環境中。中醫認為:得陽者生,失陽者亡。這足以說明,人體陽氣對生命極其重要。中醫還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為冬天人們喜愛進補,進補後陽氣變旺盛,往往會耗散人體的津液。所以,我認為嚴寒時期,養生首要任務是“顧護人體的陽氣”;其次,還需要適當地“養陰生津”。

數九開始了,天寒地凍,在溼冷和乾冷天氣下,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呢

天寒地凍

那麼在溼冷和乾冷環境中,養生有什麼特別需要重視的嗎?我認為此時養生需要重視:溼邪和燥邪。

在溼冷下,人們需要注意外部環境之溼和體內寒溼。

在溼冷環境下,地面潮溼,空氣中水分的含量很高。溼氣會侵入人體肌膚。中醫認為,溼性黏滯。中醫描述“溼”,用了一個很形象的詞,即“如油入面”。這個詞通俗地體現了:溼氣進入人體後,想要把溼氣除去,這是很困難的。就像我們煮麵條一樣,要把放入鍋中的油,用勺子全部舀出來,這是非常難辦到的。所以,一旦溼氣進入到體內,要把它們全部趕出來,是個費勁的事情。

數九開始了,天寒地凍,在溼冷和乾冷天氣下,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呢

陰雨綿綿

溼冷下,外部環境的溼氣瀰漫在空氣中。早出晚歸時,人體最容易籠罩在溼氣中。要防止外部的溼氣侵入肌膚,需要做到:保持住所環境乾燥,出行時要保持鞋子和衣服乾燥,不要被水打溼。外部環境之溼比較容易防住。人體的內溼與飲食息息相關。寒冷季節,進食了寒性食物,腸胃受涼後,常常導致腸胃不適。中醫認為寒溼會困脾,使得腸胃消化功能變差。脾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脾生病了,人體就會虛弱。所以,寒冷時,儘量少吃吃寒性食物,脾胃虛寒的人群尤其要注意這一點。

在乾冷環境下,需要注意外部的燥邪。

乾冷時,空氣乾燥,氣溫很低。低溫和乾燥常常會引起人咳嗽。此時的咳嗽,大多為燥咳。中醫認為:燥邪容易犯肺。肺是一個嬌弱的器官。燥邪犯肺後,會損傷肺的津液。肺具有宣發和肅降的功能。一旦肺被燥邪所損傷,不能正常宣發,則人體肌膚乾燥;肺不能正常肅降,則令人咳嗽或者喘咳。

所以,乾冷的天氣,要好好保護肺部,不要讓乾燥的冷空氣傷害它。外出時最好戴上保暖的口罩,口罩可以抵擋寒氣的入侵。

數九開始了,天寒地凍,在溼冷和乾冷天氣下,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呢

燥咳

燥邪傷肺,導致肺的津液減少。此時,需要潤肺養陰。在生活中,可以吃甘蔗和百合來養肺陰。甘蔗味甘,性寒,歸肺經,具有生津止渴,滋陰潤燥的作用。所以,冬天可以適當吃一些甘蔗來補充肺的津液。

數九開始了,天寒地凍,在溼冷和乾冷天氣下,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呢

人們喜歡用百合來做菜,比如西芹炒百合。《中國藥典》對百合有這樣的記載:性甘寒,歸心肺經,養陰潤肺,用於陰虛燥咳。由此可見,在乾冷的時候,肺部被燥邪損傷了,可以吃一些百合來養肺陰。

數九開始了,天寒地凍,在溼冷和乾冷天氣下,養生需要注意什麼呢

百合

數九開始了,天寒地凍。人們養生既需要顧護陽氣,又需要保存津液。所以,人們養生請記住:在溼冷環境下,需要避溼氣;在乾冷環境下,需要防燥邪。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你是否贊同本文作者的觀點?你對此話題有何見解?歡迎您來討論,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健康知識分享俠”。

本文引用了以下資料作為參考:

[1]國家藥典委員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一部[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132

注:本文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