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存天理、灭人欲”这个话。我们应该怎样理解?

聿剑培训师


单凭这句话说一个人的见识和智商是没有办法的,但可以看看他的其他解释啊!

比如什么是天?不知道!

什么是理?不知道!

什么是人?不知道!

什么是欲?还是不知道!

这他妈的他怎么知道要存天理?怎么知道要灭人欲?

所以,不管是谁说的这句话都是个蠢货!除非他说明了上面的问题。而说明白了上面的问题,就不会说存天理和灭人欲了。天理就是人欲,人欲就是天理。不同的是天理不只是人欲,而人欲必然是天理。

这话也可以骂老子,自然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鬼,凭什么对万物指点?还天地不仁?

天理人欲就是矛盾统一的自然法则,不细说。我的头条几乎说烂了……


路上有长生果


我们知道,汉字有一个根本特性就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由此可知一一“欠谷为欲”,也就是说人饿了要吃饭(食欲),正是人真正头等着的大事!难道“灭人欲”不就是“灭人欠谷”吗?居然这也能拿来当作陷害朱熹的罪证吗?还有没有天理?


刘战生曰中


论人欲与天理的关系

很多人博学多才,善于总结、追溯古代智者的理念思想,期望引经据典,深入讲解,认真传播,使得优秀的人文思想发扬光大,造福社会,实乃社会之幸,其人贡献卓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方解人间智慧,才明白人生的价值。真理在实践中行走,才能领会真理的正解。伟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点不错。

朱熹思想“存天理灭人欲”,天理易懂,人欲难除。佛教思想可以说把灭人欲的思想践行到了极致。佛教思想让人破除欲望,得到解脱。但难道我们都要隐居山门吗?你要这样理解,你就是误解了佛教的思想,并且是彻底地误解了。

“存天理,灭人欲”,“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等思想与佛教思想不尽相仿,但又截然不同,佛教思想要深入得多,需要深入学习方得其意之一二。人是活生生的人,欲望灭尽就全归为灰烬了,世界也不叫世界了。

世界还是要精彩,人生也还是要精彩。欲望要有大欲望,当世界装在你心中,人类装在你心中,你的欲望将能得到升华。如菩萨普度众生的欲望,那是多么伟大。

人欲非是要灭掉而是要升华,把天理装人心,真正理解了天理,欲望便是为天理服务。正所谓“万物辉花唯我现,众生韶华不离心”。让大爱成为欲望,还有什么理由要灭掉欲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