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公主墓出土一罈酒,專家“眼饞”嚐了嚐:有點腥

考古活動中最常見的就是發掘古墓。古墓深埋地底封存時光,埋藏千百載之後仍然能向世人呈現千百年前的原貌,比地表之上的遺蹟更為“保值”,發掘一座古墓就如同打開了一個時光隧道,是考證歷史還原歷史的最好途徑,這也是考古家之所以對古墓青睞有加的原因。

遼代公主墓出土一罈酒,專家“眼饞”嚐了嚐:有點腥

考古

在迄今為止的古墓考古活動中,大到交通工具、小到繡花針,各種各樣不斷被出土的歷代文物琳琅滿目,甚至專家還曾在古墓中發現過保存完好的“美食”——比如馬王堆出土的“蓮藕羹”、遼國張墓發現滿滿一桌的“滿漢全席”,要是把考古出土的美食彙總一下估計可以弄成一部“舌尖上的考古”來。



遼代公主墓出土一罈酒,專家“眼饞”嚐了嚐:有點腥

古墓“美食”

考古頻頻挖出了“美食”文物,那麼有沒有“美酒”文物能保存下來呢?從商周時期起華夏就已經有了文字記載的酒文化,但是,由於液態酒的揮發性決定了它無法像固態物品一樣長久留存,古人也沒有能夠做到絕對密封的保存技術,因此在考古活動中發現液態“文物”的幾率極低,二十世紀初曾有人斷言絕對不可能找到留存了千年之久的“文物酒”。


遼代公主墓出土一罈酒,專家“眼饞”嚐了嚐:有點腥

馬王堆考古

但在二十世紀下半葉轟轟烈烈的考古大潮中,不斷有“文物酒”從各種古墓中被挖了出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馬王堆漆鍾裡面的漢代美酒,據說包括郭沫若在內的幾位專家還曾品嚐了一番。


大家腦補下各專家舉杯“切絲”的場景,那喝的可是漢代“年份”酒呀!但專家品嚐後卻表示這“千年年份”的酒壓根就沒味,因為沒有密封早就變成了水,甚至還可能只不過是古墓中某物滲透或受潮後累積而成的液體!

遼代公主墓出土一罈酒,專家“眼饞”嚐了嚐:有點腥

古墓“文物酒”

那麼在馬王堆之後不久在遼寧又挖出來一罈“酒”,這壇“文物酒”是在一座遼代公主墓中出土的,遼代公主墓同樣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墓了,這次出土的酒不像馬王堆那樣,馬王堆的“酒”是漆鍾裡殘存的,而遼代公主墓中的酒確實古人特地封存埋藏進去的,裝在一個瓷壇中並且用蠟封了壇。難道,這個遼代公主也是個“愛酒”的姑娘?


遼代公主墓出土一罈酒,專家“眼饞”嚐了嚐:有點腥

公主劇照

據考,此遼代古墓為下嫁給蕭氏的遼朝公主,由於發掘地的地名叫“葉茂臺”,公主墓是此地發現的第七座千年古墓,因此專家將這座發現了“文物酒”的公主墓命名為“葉茂臺七號古墓”。


但在剛挖出酒罈的時候專家並不知道罈子裡有什麼,只知道這個密封的瓷壇搖晃之後裡面明顯有液體存在。一位叫馮永謙的專家根據瓷壇的器型推斷,裡面裝的極有可能是遼代美酒,而且壇口的封蠟說明裡面應該裝著具有揮發性的液體,而作為陪葬品,顯然裡面裝酒的可能性最大!

遼代公主墓出土一罈酒,專家“眼饞”嚐了嚐:有點腥

酒罈

為了弄清楚瓷壇裡面到底裝的是什麼液體,專家們決定對壇內液體取樣分析。當時,由於發掘過程中已經破壞了封蠟,封蠟之下還有一個壇塞,但是壇塞也已經脆化失去了密封性。

專家馮永謙看到這個情況下提出自己要當場“嘗一嘗”,其他專家大驚——難道馮永謙看到這是千年年份的美酒“眼饞”得忍不住想要嘗一嚐了嗎?

遼代公主墓出土一罈酒,專家“眼饞”嚐了嚐:有點腥

專家馮永謙

馮永謙說,現在壇口的密封已經被破壞,如果把罈子送往檢測機構分析液體成分,如果裡面裝的真的是酒,那這壇已經經歷了千年的酒很有可能就此揮發殆盡無法準確檢測,還不如當場喝一點嚐嚐,是不是酒那還不是喝一口就能鑑別出來嗎!

其他專家雖然也覺得馮永謙講得確實有道理,但畢竟這裡面是不是酒也說不準呀,要萬一這裡面裝的是皇帝御賜的“毒酒”,馮永謙畢竟是這次考古主要的專家,他要是喝一口出了問題誰能擔得起呢?

遼代公主墓出土一罈酒,專家“眼饞”嚐了嚐:有點腥

考古

最終,大家都認為馮永謙的提議是正確的,若是耽誤了時間反而可能導致檢測不出。就這樣,“眼饞”的馮永謙從罈子裡倒出了一小杯液體——這杯液體通體金黃略帶琥珀紅,大家緊張地望著馮永謙,馮永謙也緊張地盯著杯子的未知液體。

在眾目睽睽之下,馮永謙緩緩舉起這杯未知液體,他閉上雙眼就像是平時品酒一般,將杯中液體緩緩倒入了自己嘴裡。半晌,他才睜開眼睛道:有點腥……

遼代公主墓出土一罈酒,專家“眼饞”嚐了嚐:有點腥

“文物酒”

原來馮永謙嚐了一口,卻也沒能喝出個味來,還是不知道這液體是什麼,眾人大失所望,好在馮永謙喝完之後也沒出現其他狀況,於是考古隊又緊急將這壇不明液體送往檢測機構。

數日後結果出來——的確是酒,只不過這壇“千年年份”的古酒“收藏”的時間太長,裡面的酒精含量以及微乎其微,所以馮永謙才沒能當場“解饞”喝出酒味來。這壇酒成為了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採用了密封技術、完整保存至今、並且還有酒液存在的“文物酒”。如今這個酒罈成為了博物館的展出文物,而其中僅剩的酒液當然早就揮發殆盡了。

(本文部分圖文非對應考古事件僅供示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