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带”镶上“绿宝石”——彭泽守护一江碧水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发展纪实

“黄金带”镶上“绿宝石”

——彭泽守护一江碧水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发展纪实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胡蕊蕊

漫步在长江彭泽段一带,江面波光粼粼,江岸满目皆翠,一排排杨柳等树木绿叶披拂,俨然成为长江江畔的一道最美绿色屏障。昔日江边的“脏、乱、差”华丽蜕变为如今的“美加净”,蓝天、碧水、净土已是一道靓丽的长江风景线。

彭泽是长江溯流入赣第一县,46.5公里长江岸线占江西段三分之一。彭泽县以创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为引领,把打造“最美岸线”作为长江“共抓大保护”的重要抓手,紧紧围绕“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要求,全力推进,努力创新。截至目前,彭泽县46.5公里最美岸线基本建成,复绿植绿30.5余公里;新修道路15公里,白改黑26.2公里,实现上下游公路全线贯通;投资2.5亿元的沿江14座破损山体完成修复,黄金带镶上绿宝石,更具高颜值。

立足“三早”抓推进

早启动。2017年底,彭泽县就迅速启动了长江最美岸线打造工作;2018年,与三峡集团合作共建江西省长江最美岸线(彭泽段)示范项目,是全省唯一的合作县区;2019年,做好“提标、延伸、拓面”文章,打造最美岸线升级版。早谋划。2018年初,彭泽县编制完成“一江三带”规划并启动建设,“一江”是指长江,“三带”是指绿色风光带、绿色城镇带、绿色产业带,全长45公里,总投资24.8亿元。沿江乡镇和工业园区3个月拆违拆临7万平方米,“平改坡”2200户、12万平方米,墙面出新52余万平方米,展示了“彭泽速度”。早见效。该县通过“岸边植绿、山体披绿、码头复绿”等,全力打造堤外生态绿化带、堤内园林景观带,累计绿化面积1.4万亩,栽植苗木150万株,实现绿化、美化、彩化“三化”结合,林地、绿地、湿地“三地”同建,经济、生态、景观“三效”兼顾,水美、岸美、产业美“三美”叠加。

立足“三为”抓重点

为生态留白。坚决摒弃“用空间还钱”,投入1500余万元,对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的1.83万亩林木分类收储、林地分类流转,由该县农垦集团进行公司化经营,建设生态安全带和生态保护区,实现岸线得绿、林农得益、全民得生态。同时,严守生态红线,编制《彭泽县经济发展负面清单指南》,沿江1公里范围内不再落户化工项目,违法违规项目全面清理。严管岸线资源,出台《彭泽县长江最美岸线管护办法》,水域联合执法,岸域联合管护。坚持“不生态,就淘汰”,完成工业园区区位调整,对沿江1公里20家化工企业进行减量化、升级式搬迁。拆除非法码头21座,腾出岸线1600米;完成13座小散低码头整治提升,做到“设备换新、厂貌出新”。为发展增绿。坚持“一产利用生态、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服务生态”,鼓励创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高新园区,加快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以化工整合搬迁为契机,以一类县标准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2019年工业企业技改备案23家,技改投资增幅达33%,技改投资占比达43%,增幅和占比均居全市前列。大力培育“三新经济”,2019年R&D经费支出1.67亿元,占GDP比重1.1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总数达到28家,成立兄弟医药院士工作站;3家企业获批省级绿色工厂,2家企业获批省级省级技术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2%、25.6%,较上年分别提高3.7和1.14个百分点。为长江添彩。提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美丽宜居示范县”目标。在城区以“五城同创”为抓手,开展城市功能品质提升三年行动,绿地率提高到42.6%,达到全省园林县城标准,通过国家卫生县城验收。在农村以人居环境三年整治为抓手,实施“清垃圾、治污水、改厕所”三大革命,投入4300余万元完成城乡环卫市场化改革;建成188个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点,乡镇全面规划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城乡旱厕基本清零,改造户厕2.1万余座,新改建标准化公厕129座,厕所革命获评全国九大典型范例。投入近5000万元,完成“三线一带”美丽风光带建设,最美岸线从沿江延伸到沿路。实施“在产矿山100%创绿、废弃矿山100%复绿”,创建绿色矿山3家,修复废弃矿山(受损山体)29座,治理面积3000余亩。

立足“三新”抓长效

创新投入机制。彭泽县与三峡集团开展PPP项目合作,总投资14.9亿元,主要内容包括沿江受损山体修复、城区和集镇生活污水处理;今年三峡集团又无偿投入8000万元,支持彭泽县开展河流、村庄的污水治理。创新管护体系。正是因为最美岸线的最大受益者是当地群众,该县在环卫三包、投工投劳、林木管护等工作中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成立沿江生态管护队,每公里配备1名管护员,每日巡查,落实责任,推进长江生态管护长效化、制度化、规范化。此外,全面整合10家执法单位的7座公务码头13艘公务艇,成立水上综合执法中心,终结“九龙治水”的局面。创新治理方式。按照“点、线、面”要求,全域保护、逐步治理。投入1.07亿元,新建彭湖湾污水处理厂并运营;投入1.18亿元,收回矶山污水处理厂经营权并实施提标改造;收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经营权,纳入PPP项目,并投入2490万元实施提标扩容;投入1380万,完成自来水二厂取水口搬迁,封闭保护饮用水源地。同时,开展河湖排口整治,建设长江水质自动监测系统,24小时动态监测;沿江64个村庄3000余户全部完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太泊湖、棉船、马当等集镇污水处理站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县财政投入5400万元,关闭禁养区内畜禽养殖企业19家,221家达标整改;出台水库退养管理办法,小(二)型以上水库全面签订退养协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