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1792字,建議閱讀3分鐘 |
先來看一張李彬先生發佈於2020年4月12日發佈的一張圖:
圖名《審判者》,顯示的是一隻拿著手機的手,
同時也按住了被懸掛在斷頭臺女孩頭上的鍘刀。
沒有多餘的話語,作畫也很簡潔,
這給了讀者更多的解讀空間——
底下的評論裡有不少唇槍舌戰。
瀏覽了一遍評論,解讀方向大致分為以下幾種:
1、“旁觀者的漠視,是見死不救。”
要在觸屏手機上瀏覽下面的信息,就是手指上劃,對應了圖中緩緩放下鍘刀。
這些評論者的意思是,看見受害人在網上發出的求救信息,如果我們瀏覽之後選擇無視,那麼這個受害人會因為他人的冷漠得不到幫助,從而陷入更深的絕望中。
反之,如果我們選擇轉發相關信息讓更多人看到,那麼這把鍘刀也許就不會落下,受害人也許能夠脫離險境。
2、“大家都在抓住這根繩子不讓她再次面臨(心靈上的)死亡。”
這和第一條有些類似,但側重點不同。
第一條側重於“救與不救”,而這個觀點側重於“正在止損”,
即,被害人已經受到迫害,我們能做的只是不再加深迫害。
哀莫大於心死,需要保護受害人的心靈。
3、“這不是道德綁架嘛?”
這主要針對第一條“漠視是見死不救”,唇槍舌戰也主要來源於這兩方。
該觀點認為,不關注不代表會加深傷害,並且你不能強迫我去關注。
否則,就是相當於“不轉不是中國人”那樣的諷刺。
4、“這說的是網絡暴力,不能當鍵盤俠。”
該觀點者認為斷頭臺上的人是被網暴者,
而輿論是鍘刀,看客是決定鍘刀是否放下的人。
觀點想表達輿論能夠毀滅一個人。
我的看法
不知你的看法是否被包涵在以上幾點中,
我來說說我的。
聯繫最近的社會新聞和作品發佈時間,
我第一反應和第一條觀點類似,
也就是被侵害者需要網絡的幫助,比如李星星。
現在社交媒體較為便捷,給了社會弱者發聲的渠道,
當他們鼓起勇氣想尋求救助的時候,
我們雖為旁觀者,但一個轉發也許能讓可施救者看到,
從而將被害人救於水火之中。
因此對於認為是道德綁架的,我非常不贊同。
雖然不能強迫每一個人去關注事件,
但不關注的人去指責呼籲關注的人是道德綁架,
扣上這樣一頂帽子,是對作者和熱心人士的不尊重。
我們害怕的不是一個人漠視,而是群體的漠視。
你不想關注,不絕對錯,
但請你閉嘴離開,這裡不需要你的解釋。
你不要去影響其他人。
關於反對網絡暴力的解釋,我也表示理解。
何炅老師在一檔節目裡說:
“誇獎的話可以脫口而出,但詆譭的話請三思而後行。”
網絡空間話語權自由,可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為所欲為。
我們見過太多被輿論壓垮的人,
也許有些人後來被證實是無辜的,
但語言攻擊過的傷痕卻再也消除不去。
所以面對一個離我們很遙遠的人,
我們也許並不知道事情真相如何,
而為了發洩私慾而去惡意揣度,誇大事實,
那我們會變成加害者。
以上是我個人看完圖後的幾層想法,
但我仍然很好奇作者的作畫意圖。
但李彬先生只是轉發了這樣一條信息:
“本來好奇發明手機和互聯網的人有沒有想到今天,然後搜到2019年的一稿新聞,互聯網之父之一的克萊因羅克,回答記者自己的發明是如何改變了世界,他說它正讓其失去思考的能力。”
有那麼一瞬間,我不解。
這在眾多熱門評論中顯得突兀,
為何突然扯上了思考能力?
我沉默著,再仔細看了看原微博。
三個字:審判者。
一張圖:屏幕內被挾持的女孩,和不知是否讓鍘刀落下的屏幕外的手。
對於圖的解釋已經不少……
等等,
那難道問題出在“審判者”?
審判者,審判者。
到底誰是審判者?
是屏幕外的每一個人嗎?
不是。
因為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判斷,
但並不是每個判斷都能將事件判定的。
在法庭上,被告、原告和在場觀眾的看法,
都不能將案子一錘定音,最終審判的是法官。
往上延伸,是法律,
再延伸,就是體系。
歸根究底,社會體系才是審判者。
審判者是決定最終結果的人,
而我們只是陪審團,甚至只是看客。
也許社交媒體能救到一個人,
但救不了相似遭遇的所有人。
如果社會體系不完善,
那麼總有惡人會鑽空子,逍遙法外,
而我們旁觀者也只是無可奈何。
所以,完善法律體系、健全保護機制 ,
才是阻止惡人的源頭。
我不知作者李彬先生是不是想表達這個想法,
但這幅畫的妙處就在於可以激發不同想法。
我們需要思考的還有許多,
透過現象看本質是一種能力,
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今後,我不再為自己的思考結果而感到沾沾自喜,因為一件事永遠是多面體,
若只看到一面,那麼極可能錯誤引導輿論,
是萬萬不可取的。
聯繫社會、時代,需要挖掘的,還有許多。
你對這張圖有什麼看法呢?
或許還有更新的的見解等你剖析,
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