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先鋒傳|使命在肩,不破樓蘭終不還

在對抗疫情的洪流中

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衝鋒在前、義無反顧

化作阻擊疫情的“先鋒力量”

讓奮鬥、奉獻、勇氣、堅守

成為自己使命擔當的鄭重宣誓

第一時間奔赴一線的“追疫人”

黨員先鋒傳|使命在肩,不破樓蘭終不還

蔣榮猛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 感染中心主任醫師

國家感染性疾病質量控制中心 辦公室主任

1月9日,蔣榮猛受國家衛健委委派,前往湖北武漢指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是在武漢指導工作時間最長的專家之一。

工作節奏以分鐘計算

黨員先鋒傳|使命在肩,不破樓蘭終不還


身處抗“疫”一線,蔣榮猛的工作節奏,幾乎以分鐘計算。在武漢指導工作期間,他到各個收治醫院指導疫情防控工作,併為來自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的醫療隊進行專業知識培訓。每天六七場面授課、跑六七個培訓場地,培訓上千人,嗓子說不出話了,但他仍堅持繼續培訓。

在此期間,他的“也雲論壇”微信公眾號不斷更新,多篇專業又易懂的文章一經發布,立即得到朋友圈廣泛傳播,有的當日點擊量就達8萬多。此外,他還為多家媒體平臺審核新型冠狀病毒科普文章、詞條、防護措施小視頻。“有一次晚上做完小視頻發給他,第二天就在郵箱裡看到了他的回覆,時間是凌晨5時58分。”一位媒體人士說,這一夜他一定又忙得通宵達旦。

“追疫”從不退縮

工作20多年來,蔣榮猛國內國外走南闖北,“追疫”早已習以為常。翻看蔣榮猛的工作經歷,人人避之不及的“劫”,一次次成為他奔赴的“戰場”。

黨員先鋒傳|使命在肩,不破樓蘭終不還

蔣榮猛(右)

2003年非典,蔣榮猛參加工作8年,是地壇醫院第一批進入非典病房的醫生。當年,主任私下徵求他意見,“可以不去,不丟臉,沒關係”,他沒有猶豫,迎“疫”而上。“這是一種信任,對醫院防護措施的信任,對我們醫療水平的信任,對國家的信任,這種信任是發自內心的。”蔣榮猛說。

2010年,蔣榮猛正在衛生部(現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開會,趕上有疫情報告——西藏一家四口感染了鼠疫,一人已經死亡。領導問:“誰去?”蔣榮猛說:“我去吧。”在海拔3000多米的青藏高原,連續7個晝夜駐紮在病患家門外的帳篷裡,直到患者全部得救。後來有同事問他,害怕過麼?他說:“沒覺得害怕,就是當時走得急,上身就穿了一件襯衫,凍得夠嗆。”

2014年11月,蔣榮猛作為第一批中國公共衛生應急隊隊員在埃博拉肆虐的塞拉利昂工作兩個月。出發前,他專門註冊了“北京也雲感染論壇”微信公眾號。他說:“讓國內同行及時瞭解疫情進展,採取有效措施防止埃博拉進入國門,是一名傳染病醫生的職責。”

2017年4月,蔣榮猛奔赴西藏指導禽流感救治;赴甘肅平涼指導乙腦疫情臨床救治;赴馬達加斯加參與鼠疫的防控救治工作;2019年,他又馳援南蘇丹應對埃博拉……

粗略估算,2003年後,蔣榮猛奔赴世界各地230餘處參與疫情處置。“直面烈性傳染病,是傳染病醫生的責任,而能夠平安歸來是一種能力。去過多少地方確實沒數過,反正家裡人已經習慣了我的這種生活節奏。”蔣榮猛說。

幹這行的,這是職責

黨員先鋒傳|使命在肩,不破樓蘭終不還

蔣榮猛的妻子也是地壇醫院的醫生,她給了蔣榮猛最大的理解和支持。每次蔣榮猛出差不敢告訴家中的父母,妻子會幫他“圓謊”。單位問她有什麼困難時,她都會擺擺手,“沒有什麼,這是職責所在,他就是幹這行的。”

蔣榮猛則在自己的工作中感受到更深更廣的價值和意義,他說:“作為一箇中國醫生,參加工作20多年親歷了改革開放的重要階段,親身感受、參與了醫療行業的發展變化。而作為傳染病戰線的一名醫務人員,我會一直努力下去。”

她用“逆行”記錄“逆行”

黨員先鋒傳|使命在肩,不破樓蘭終不還

顏葵

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中心記者

1月27日,北京市屬醫院醫療隊馳援武漢,作為一名共產黨員,顏葵主動要求奔赴“抗疫”最前沿,成為赴武漢採訪報道的一員。從到武漢那天起,她天天工作到凌晨三四點,但也將這些“最美逆行者”的真實故事帶到了觀眾和讀者面前。

主動請纓奔赴武漢

1月27日下午,正在寫稿的顏葵得知北京市屬醫院醫療隊要馳援武漢、北京廣播電視臺將派記者隨行的消息,她第一時間報了名並獲得批准,加入了赴武漢報道團隊。

黨員先鋒傳|使命在肩,不破樓蘭終不還

顏葵報名確定奔赴武漢時,離預定集合的15:30只有一個小時。她迅速趕回家中,簡單收拾了幾件衣服,和上初二的女兒道別,女兒哭著問她:“媽媽你能不能不去?太危險了!”她對女兒說:“媽媽是黨員,媽媽有經驗,媽媽不去其他人也得去,這樣的事總要有人做。”隨後馬上回到單位,和同事一起出發,與醫療隊會合。當晚7點抵達首都國際機場T2航站樓。還沒有上飛機,顏葵就開始了工作,在停機坪上採訪了數位醫療隊的醫護人員。晚上11點,飛機在武漢機場降落。一抵達駐地,顏葵馬上寫稿編輯,於凌晨3點半製作完成《北京136名醫護人員昨晚抵達武漢》的新聞,在1月28日的《北京您早》播出。

顏葵說,是黨員,就要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幹起來。到武漢以來,顏葵置身疫情最為嚴重的區域,深入醫院、醫療隊,觀察救治情況,採訪醫護人員,發現講述發生在一線的感人事蹟,以切身感受報道所見所聞。

黨員先鋒傳|使命在肩,不破樓蘭終不還

在採訪條件比較艱苦的武漢,顏葵一直保持著高強度和快節奏,她既要為《北京您早》《特別關注》等電視新聞欄目提供來自現場的報道,又要為新媒體《北京時間》提供視頻,還要每天與《健康北京》現場視頻連線……一個人撐起多個崗位,在“抗疫”第一線,以高昂的鬥志和吃苦耐勞的頑強作風,馬不停蹄,夜以繼日,哪裡有需要她就出現在哪裡,接連不斷地發回一篇篇生動報道,讓數以億計的人們感動於“最美逆行者”的真實故事。

不畏艱險沉浸一線

深度參與醫護工作者抗擊疫情過程的顏葵,在新聞報道中真實地呈現著感人的一幕幕場景。通過她的報道人們看到,北京的醫護人員手把手地培訓武漢當地的醫護人員,把從北京帶來的防護物資分給他們,他們主動在防護服上寫下“有事找我”,便於患者找到自己。很多患者被深深地感動了,好幾個人給醫生跪下,表達由衷的感激與謝意。

黨員先鋒傳|使命在肩,不破樓蘭終不還

真實生動故事的發現挖掘,來源於顏葵等一線記者在“抗疫”戰場的深度沉浸,來源於現場的敏銳觀察,來源於記者的職業擔當。顏葵參與過2003年抗擊非典的報道,去過小湯山,進過重症監護室。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他們心中想的不是自身的安危,而是無法進入隔離區拍攝的遺憾,為儘量補救缺憾,顏葵每天凌晨2點跟拍去接班的醫護人員,記錄不為外部所知場景。

不忘初心譜寫大義

黨員先鋒傳|使命在肩,不破樓蘭終不還

顏葵1995年進入北京電視臺,一直奮戰在新聞工作第一線。從業20多年,先後參與了汶川、玉樹,蘆山、魯甸地震和舟曲泥石流等重大地質災害以及多次大閱兵、國際軍事演習和比賽等現場的報道。她採編的消息、報道多次獲得各類新聞獎項。她在採訪中說得最多的是一線的醫生、一線的共產黨,想得最多的是工作。從始至終堅守著初心,踐行著記者的職責和一名共產黨員的擔當。顏葵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新聞記者,我就應該衝到最前線,記錄最真實的現場,這是最基本的職業素養,我只是在做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新聞人該做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