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袁隆平和钟南山同框想起钱学森之问,我们真的“医食无忧”吗?

从袁隆平和钟南山同框想起钱学森之问,我们真的“医食无忧”吗?

今天看到一张珍贵的合照,是2011年袁隆平和钟南山一起在某颁奖典礼同框视频的画面,一位是武汉战疫,奔赴一线,不断给全国民众吃定心丸的医学界泰斗,一位是让中国十几亿人吃饱了饭的农科巨人,近期,在大家担心粮食问题时袁老表示: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希望大家不要担心,也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网友高兴地赞叹,有这样两位科学家的保护,全国人民可以“医食无忧”了。

从袁隆平和钟南山同框想起钱学森之问,我们真的“医食无忧”吗?


只有在国家危难和生死关头,我们才会感受到英雄伟人的英明,才会感受到科学家力挽狂澜,救万民于水火的强大力量。

从袁隆平和钟南山同框想起钱学森之问,我们真的“医食无忧”吗?


在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全国民众天天想看到钟南山,听他谈疫情,在非洲蝗灾蔓延,外国疫情加剧,境外输入形势紧张的时期,大家又想听“杂交水稻之父”袁老的判断,真为我国有这样的科学家而自豪。

从袁隆平和钟南山同框想起钱学森之问,我们真的“医食无忧”吗?


许多网友庆幸二老90岁和84岁高龄却还硬朗的身体,赞叹两位国宝级科学家仍然忙于科研的精神,但有人发问,扛过了这次灾难,我们怎样去面对以后的挑战呢?

从袁隆平和钟南山同框想起钱学森之问,我们真的“医食无忧”吗?


于是想起钱学森之问。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的时候,钱老感慨说:"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钱学森之问"的由来,钱老生前在各种场合也不止一次提出类似的问题,15年过去,钱老之问一直是教育之痛。

从袁隆平和钟南山同框想起钱学森之问,我们真的“医食无忧”吗?


身为多年从事基础教育的一员,从儿童发展方面找答案,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现在的孩子精神上严重“缺钙”,上进动力不足

由于我们家庭和学校不重视对孩子从小立志,加之目前衣食无忧的生活,一些家庭对孩子过度的溺爱,孩子们普遍不去思考将来做什么,有什么梦想和目标,不会像袁隆平看到人们缺粮食天天饿肚子,从小想着长大研究种粮食,也不会像钟南山看到许多病人来家里找爸爸治病,从小产生学医的想法。现在的孩子大多数不能从这些英雄、伟人和科学家身上得到启发,产生奋发上进的动力。

从袁隆平和钟南山同框想起钱学森之问,我们真的“医食无忧”吗?


第二、繁重的应考作业和校外培训,挤占了孩子们自由创新的时空。

儿童时期创新思维的开发是无限的,需要在孩子们喜欢的动手实践和交流畅想中去滋养,家长和老师用作业,用各种门类培训课,占用了他们大部分精力,枯竭了他们心灵深处创想的源泉。

从袁隆平和钟南山同框想起钱学森之问,我们真的“医食无忧”吗?


第三、家长剥夺了孩子在实践中创造的机会。

创新思维发达的孩子,才是明天成为科学家的首选;生活实践经验丰富的孩子,见多识广,才具有成为杰出人才的基础;充满兴趣,充满探究动力的孩子,才能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出类拔萃。家长不可以只看中成绩,而要多让孩子参加家务劳动,多让孩子参加社会实践,释放天性,才能激发出主动求索的动力。

从袁隆平和钟南山同框想起钱学森之问,我们真的“医食无忧”吗?


第四、引导孩子多读名人传记,限制网络游戏和娱乐影视

经典的名人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从小立志成才的故事也引导了许多人成功。儿童期的孩子,正在寻找心目中佩服的人,如果他们不去崇尚科学家、英雄和伟人大家,就会崇拜游戏人物、影视明星,价值观和追求目标随之改变,内心会产生一些不实现的梦想,失去追求上进的强大内动力。

从袁隆平和钟南山同框想起钱学森之问,我们真的“医食无忧”吗?


像钱学森、袁隆平、钟南山这样的科学家,从小树立了为民解忧,为国尽忠的远大志向,终生不渝为之奋斗,成为国家和人民永远铭记的杰出人才,相信未来更杰出的人才,就来自现在孩子们中间,只要我们的老师和家长,放眼长远,摒弃眼前的功利性,注重对孩子们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全力鼓励他们去动手实践,去参与发现,就是对钱学森之问最好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