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封神”的邯鄲人(七)——骷髏王

邯鄲是個神奇的城市,三千年不改其名,這在全國是獨一份,無人可比。邯鄲有悠久的歷史文化,被譽為“成語典故之都”,這在全國也是獨一份,無人可比。鮮為人知的是,邯鄲還是諸多“神仙”的發源地,今天咱繼續跟您說道說道。

神仙有哪些來源呢?根據之前向您介紹的6名邯鄲神仙,我們會發現,有的神仙是自己修煉的,比如鬼谷子王禪老祖;有的神仙則是通過立下大功德才修成的,比如永年段神仙和肥鄉的閻和尚;也有神仙是死後被封神,如磁縣判官崔珏;更有神仙是後人祭拜、百姓擁戴而成,比如曲周增福財神、成安冷於冰。

這些神仙多數來自百姓,來自民間,雖沒有登上姜子牙的“封神榜”,卻世代享受民間供奉,成為一方百姓的信仰。

今天要介紹,與上面的神仙很相似,卻也有不一樣的地方。

這位的頭銜有點滲人——骷髏王。

那些被“封神”的邯鄲人(七)——骷髏王

動漫骷髏王

在邯鄲,你能想到哪裡的骷髏最多?對戰國曆史有了解的人可能很快會想到,當年趙國有一個重大的失敗,那就是長平之戰,趙國降卒被坑殺了四十萬。這裡的骷髏是不是最多?

你說對了。這位骷髏王就在長平,世世代代鎖定在這裡,永遠不得解脫。

他就是趙括,紙上談兵的故事主角。

那些被“封神”的邯鄲人(七)——骷髏王

趙括

關於紙上談兵,學過邯鄲成語典故的都有了解。下面咱們簡單回顧一下。

公元前 453年,趙、韓、魏三家分晉,趙國實力最強。整個戰國時期,秦國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六國之中,能夠正面抗衡秦國的,也只有趙國。這一點,從戰國四大名將中,趙國就有廉頗和李牧兩人,與秦國形成2:2的比例可以窺其一斑。

那些被“封神”的邯鄲人(七)——骷髏王

三家分晉

但是,相比秦國明君輩出,趙國的國君明顯實力不夠,在屢次對秦作戰取勝的情況下,卻不可逆轉地陷入了衰落。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韓國。秦昭王派大將白起攻打韓國,佔領野王城(太行山東南),切斷了韓國上黨郡和國都(今河南省新鄭市附近)的聯繫。

公元前260年(秦昭王四十七年),秦國將領王齕佔領上黨(今長治市東南)後又向趙國(國都邯鄲)發起進攻。趙國派大將廉頗於長平(今高平市北)率軍抵抗。

那些被“封神”的邯鄲人(七)——骷髏王

廉頗

以後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

廉頗固守營壘,秦國屢攻不下,便採取離間計,散佈流言說:“廉頗老了,快堅持不住,就要投降了。秦國最畏懼的是趙奢的兒子趙括”

趙孝成王召見趙括並任命趙括為將替代廉頗,率軍解救上黨。

藺相如、趙括的母親勸諫趙王:“趙括只會紙上談兵,趙軍肯定會斷送在他手裡。”趙孝成王沒有接受勸告。

當年七月,趙括到長平與秦軍決戰。面對毫無實踐經驗又高傲輕敵的對手,白起假裝敗退,誘趙軍深入,而後將趙軍全部分割包圍。九月,趙軍斷糧四十六天,趙括率五千精兵突圍,被亂箭射死,四十萬士兵全部投降。白起下令將趙國降兵全部坑殺,只留下二百四十個年幼士兵回國報信,令“趙人大震”。曾經強大的趙國,從此一蹶不振,墮入衰亡。

那些被“封神”的邯鄲人(七)——骷髏王

長平之戰

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下面要說的,您未必瞭解。

坑殺趙軍降卒後,白起命令把趙軍被砍下的頭顱堆聚在一起,稱其頭顱山。趙軍將士的身軀則堆在楊谷村附近,號稱“白起臺”。

四十萬青年,四十萬腔熱血,就這樣潑灑在大地上,永遠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

悲劇,卻並沒有因為這些人的逝去而結束,甚至,直到趙國滅亡、秦朝建立、秦朝滅亡而劇終,而是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從邯鄲市出發,一路西南,經過武安、涉縣,進入山西;經黎城、潞城,進入長治市;再繼續西南行,過上黨區,到高平市;從高平市繼續向西2公里,過227省道,就到了谷口村,你可以近距離去感受一下這裡的歷史。

谷口村中有個土丘,丘上有座簡陋的廟,廟門楣上寫著“骷髏廟”。

廟裡有碑,碑文顯示,這裡原名殺谷,又叫哭頭,就是當年長平之戰後白起坑殺趙兵之處。風吹雨淋之後,不斷有白骨露出地面。唐朝李隆基從潞州(今山西長治)返回長安路過此地,見白骨遍野,頭顱成山,“擇其骷骨中巨者,立像封骷髏大王”,建祠祭奠那四十萬悲悽的孤魂野鬼。

那些被“封神”的邯鄲人(七)——骷髏王

骷髏廟

百姓傳說,過去一到夜晚就能聽到冤鬼啼嚎,似乎在哀告滿腹的不甘與千年沉淪的心酸。

百姓自有百姓的辦法,不僅鎮住了四十萬冤魂,也長久地保持了這裡的祥和。

辦法一:供奉趙括夫婦。目前谷口村骷髏廟是清代重修的,供奉的早已不是那個大如斗的骷髏。供奉著一男一女兩尊塑像,男像白麵長髥,牌位上寫著“感業大王”;女像身著唐服,牌位是“白衣大士”。有人問,趙括紙上談兵,導致四十萬生靈塗炭,有何顏面端坐於此?百姓說,趙括是冤鬼之首,有他鎮守,手下無人敢造次。

辦法二:谷口村的人都姓“申”。不管原來姓什麼,只要遷居到此,就必須得改姓“申”——“申”為“神”的諧音。百姓解釋,除了神,誰還能“服得住”那些冤魂?

在百姓看來,冤有頭,債有主,既然是趙括造成的罪孽,自然由趙括來帶好自己的士兵。由此,趙括封神為“骷髏王”。

站在廟門口,環視四周,村舍安靜祥和。回首再看那骷髏廟,慘白色的山牆,烏黑的廟門,門上方兩側開了兩扇六角形的窗戶。遠遠看去,整座小廟就像一個巨大的骷髏。明代詩人於達真題詩:“此地由來是戰場,平沙漠漠野蒼蒼。恆多風雨幽魂泣,如在英靈古廟荒。趙將空餘千載恨,秦兵何意再傳亡?居然祠宇勞瞻拜,不信骷髏亦有王。”

谷口北行7公里是永錄村,當地文物部門在此進行考古勘察,發掘屍骨百餘具,還修建了長平之戰遺址展示廳。百餘具散碎的屍骨就堆放在巨大的泥坑中。

那些被“封神”的邯鄲人(七)——骷髏王

永錄村北行5公里到長平村,這裡就是長平古城,難以相信,這裡曾經就是那數十萬大軍浴血廝殺的戰場。

周邊許多村名都還與那場慘烈的戰爭有關,如圍城村、箭頭村、趙莊等:圍城村相傳為趙軍被秦軍圍困之處,趙括就死於該地;箭頭村,因曾出土大量長平之戰的箭頭而得名;趙莊村,相傳趙括戰死後,葬於村北的二仙嶺上,為使子孫後代不忘趙國,遂將此地改名為趙莊。

部分材料來自博客@漢陽劉建華,在此致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