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滾粗腳盆雞


自古包辦婚姻就沒有什麼好的結果,乾隆和烏拉那拉氏就是屬於典型的“包辦婚姻”,只是皇室家族更加體面而已。烏拉那拉氏比乾隆小了七歲,在雍正年間就已經入到乾隆帝的府邸,是乾隆的第三位側福晉。在後宮的所有後妃中,乾隆最敬重的是皇后富察氏,最寵愛的是貴妃魏佳氏,烏拉那拉氏雖然為人聰慧,質樸賢淑,卻並不得乾隆的寵愛,入宮很多年,連一兒半女都沒有生下,連“母憑子貴”的幻想也破滅了!幸而烏拉那拉氏和太后特別的投緣,極力保她,也因為太后,她才得以有一個嫻妃的稱號。



後來皇后富察氏在東巡途中病逝,奉太后懿旨,封烏拉那拉氏為皇后(討好婆婆多重要啊親們),這一下子就觸碰了乾隆的底線,本來乾隆就不喜歡,這下子更是惹惱了他,兩人同處一室都不說一句話,直到三年以後,乾隆突然感覺到歉意,兩人的關係有所緩和,烏拉那拉氏生下了一子一女,但是這種關係也就持續了沒幾年,隨著女人的年老色衰,乾隆更加寵幸新來的年輕妃子,雖貴為皇后,統率六宮,卻連皇上的面都很難見到,加上乾隆晚年貪戀美色,揮金如土,奢華至極,烏拉那拉氏幾次勸阻都沒有作用。

之後就憤而斷髮,出家為尼,因為滿族的風俗比較忌諱剪髮,所以皇帝一怒之下收回她所有的冊封並打入冷宮,使得她精神和肉體都受盡了折磨,連死後的葬禮級別都相當簡陋,比皇貴妃還要低!烏拉那拉氏四十九年的皇室生涯就此結束!


秦桑之


烏拉那拉氏是乾隆第二任皇后,16歲嫁給還是寶親王的弘曆,乾隆即位後封為嫻妃、嫻貴妃,後來以皇貴妃身份代掌後宮之事,等於說行使皇后權利,5年後正式冊封為皇后,併為乾隆生下2子1女,乾隆不管去哪兒都把皇后帶著,等於說那拉皇后是十分得寵的,但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到杭州時,忽然讓御前侍衛福隆安把隨巡的那拉皇后遣回了北京,並剝奪了對她的冊封和一切待遇,第二年烏拉那拉皇后去世,乾隆用貴妃禮下葬,並抹去了眾多烏拉那拉皇后的遺存。

圖為福隆安畫像,當年他護送那拉皇后先行回京。

乾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把那拉皇后打入冷宮,讓滿朝措手不及,乾隆給的說法是,那拉皇后性情忽變,像瘋了一樣,在自己老媽面前胡言亂語,不守孝道,這是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說法,後來御史大夫李玉鳴為那拉皇后葬禮鳴不平時,乾隆直接罷官發配伊犁,不留絲毫情面,世人不知道到底是皇后性格變了,還是乾隆性格變了,讓乾隆能如此之恨,後世對於那拉皇后被廢流傳許多版本,有據可查的是十年後嚴譄案。

乾隆時期,郎世寧為皇帝妃嬪都作了畫像,流傳下來的唯獨沒有那拉皇后,現在清宮傳有一張未著名身份、與郎世寧同時期的畫像,被懷疑為那拉皇后。

軍機處《清代文字獄檔》記載,那拉皇后死了十年後,一個都察院的書記官叫嚴譄,他感覺朝廷腐敗,於是給乾隆上書抨擊時政,摺子裡除了希望皇帝興政外,還捎帶了當年那拉皇后在時以國母身份體恤國事,但皇帝不聽,皇后就輕生了這樣一段事情,當時大學士舒赫德接到摺子後,大吃一驚,一面逮捕了嚴譄,一面把摺子偷偷遞給了乾隆,乾隆看後也憤怒無比,事隔十年了還有人戳其痛處,於是下大獄受審。

那拉皇后被乾隆廢黜,但因大臣極力反對勉強保留了封號,死後葬在純惠皇貴妃墓裡。

後來嚴譄在獄中供詞,當年乾隆巡遊到杭州後,一時興起,想封令貴妃為皇貴妃,那拉皇后死活不同意,情急之下把自己頭髮剪了,在當時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觀念下,把頭髮剪了和把頭砍了意義一樣的,所以乾隆和皇太后都非常生氣,乾隆直接把她一擼到底。其實那拉皇后心思可以理解,清宮裡皇貴妃是個特殊的等級,皇后在位時,是不立皇貴妃的,只有皇后沒了,才會提一個皇貴妃,再過渡為皇后,而那拉皇后在位,乾隆立個皇貴妃,無疑是打那拉的臉,但她心胸狹隘,行為過激,斷送了自己的後程。


圖文繪歷史


烏拉那拉氏雖然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但是從一開始跟乾隆就相當於青梅竹馬的那種,所以說從感情方面來講,烏拉那拉氏相當於乾隆的自己人,畢竟皇宮那種地方步步都充滿了危險,要知道在乾隆沒有成為皇帝之前不知道受到過多少暗算,能完完全全的長大成人已經很不容易了。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乾隆的內心一直希望有一個可以把後背放心的交給她的這樣一個人存在,而這個人就是當時的烏拉那拉氏,也就是後來的嫻妃,從第一任皇后富察掛掉之後,直接被乾隆提到了正位。

但是當時乾隆名義上的母親也就是我們所知道的甄嬛還在世,在雍正時期甄嬛與烏拉那拉氏不知道爭了多少年,明面上看起來大家都和睦相處,但是真要算起來比上戰場殺敵都來的要誇張。

反正最後甄嬛勝了,而上一任烏拉那拉氏被關到死,本來這事也就算是完了,但是烏拉那拉氏在自己快要掛掉的時候不甘心,表示自己的烏拉那拉氏一定會永遠光芒萬丈,再一次回到皇宮的舞臺上。

當時的甄嬛並沒有太在意,並且乾隆的皇后人選也不是烏拉那拉氏,所以就沒有太過擔心,直接富察出現意外掛掉後,烏拉那拉氏的新人選嫻妃直接以最快的速度成為了新一任的皇后。

這個時候甄嬛才有了危機感,旁人誰都可以當皇后,但是唯獨烏拉那拉氏的後人嫻妃不能當,因為甄嬛又一次想起了雍正時期的事情,那可是一輩子的陰影。

於是甄嬛又一次開始重操舊業,也就是以前相當熟悉的宮鬥,但是在最一開始嫻妃可是乾隆唯一可以信任的人,甄嬛也不知道偷偷在乾隆身邊安排了多少的內線,可是誰都無法動搖嫻妃的地位。

因為別人不管再怎麼陷害嫻妃,但是隻要乾隆相信她,那麼就一定沒有事,就算是被人給陷害到冷宮之中,但是說出來還是出來。

並且甄嬛越是陷害嫻妃,而嫻妃在乾隆的心中就越重要,畢竟這可是唯一可以和自己交心之人,別人都是外人。

在經過多年以後甄嬛終於明白了,單純的陷害嫻妃是一點用也沒有的,所以開始改變策略,那就是用力的捧嫻妃,當一個人被捧的太高的時候,很有可能會得意忘形,從而掉落下來。

於是甄嬛開始不在針對嫻妃,而是當起了嫻妃的保護傘,反正她也知道這些小打小鬧根本就不會對嫻妃造成一點傷害。

可是這樣一來出現問題了,乾隆是一個疑心病相當嚴重的人,而嫻妃相對來說又是一個很簡單的人,也就是說乾隆一直相信嫻妃的主要原因就是嫻妃心思簡單,也從來不拉幫結派。

但是現在甄嬛這個皇太后居然直接成為了嫻妃的後臺,這其中會不會是嫻妃與甄嬛已經偷偷在私下裡結成同盟,會不會有什麼害自己的想法出現,再加上乾隆正好又生了病,這下子疑心更重了,不會是嫻妃與甄嬛一起合謀要害自己吧。

要知道信任這種東西是一種根本說不清也道不明的事情,當有了懷疑的想法後就會如同春天的小草一般根本就除不清。

等到時機成熟之後,甄嬛終於下手了,但是從不是自己親自動手,而是引用別人的一些小矛盾直接引發到嫻妃的身上。

而這個時候乾隆已經不在相信嫻妃,那麼問題也就出現了,不管是什麼樣的問題,但凡到了皇帝的眼前,那就是大問題,可嫻妃又是一個直脾氣,以前可能會因為這個原因而讓乾隆一直相信她,可是在有了懷疑的念頭後,這個直脾氣就成了致命的弱點。

於是乾隆直接降罪於嫻妃,而嫻妃這個人可以說一輩子就生活在乾隆的影子下面,現在乾隆不太相信她,那麼她存在的目地也就消失了,當一個人的信念消失的時候,要嘛直接瘋狂,要嘛直接消失在這個世上,而嫻妃選擇的就是自己離開這個世界。

當乾隆聽到嫻妃去世的消息後才發現自己可能錯怪了她,但是自己可是一個皇帝怎麼可能會給一個女人道歉,為了不讓眾人知道自己的這個小毛病,直接就下令銷燬烏拉那拉氏的所有消息。

只能說乾隆皇帝會這樣做主要還是因為對自己做過的錯事的一種掩蓋,並不是真正的討厭她。

小夥伴們記的點關注啊。


虎頭山小妖


乾隆這個人本身就刻薄寡恩,並非一個多麼好的丈夫或者情人。許多人說富察皇后是他的所謂白月光,而他則厭惡烏拉那拉氏,估計是受了電視劇的影響或者說,是一廂情願認為乾隆也有所謂的、符合我們現代愛情觀的所謂“愛情”。

【多次飾演乾隆的聶遠】

乾隆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是怎麼去世的呢?富察皇后是一個賢后無疑,她的個性是崇尚節儉,做皇后的時候從來不佩戴金銀珠寶,只佩戴通草絨花,正月時只給皇帝送了鹿羔絨毛做的荷包,因此得到乾隆的敬重——但請注意,乾隆的所謂敬重只不過是做出來的,是一個皇帝對“賢惠”的皇后應有的態度,而不是出自真心。因為乾隆本人並非一個節儉的人,他好大喜功、貪圖享樂,哪有喜歡極致享受的能和極度節儉的能成為什麼靈魂伴侶的?

富察皇后還喜歡勸諫乾隆節儉——這也是一位賢后必備的素質,但是乾隆是富察能勸諫得了的嗎?他表面上連連稱是,但他的奢侈行為什麼時候停止過呢?假如他真的敬愛富察皇后,好歹也要做做樣子吧?但他不但不做樣子,還在富察皇后剛死了二兒子的時候(他和富察皇后的大兒子早已夭亡),乾隆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硬要帶著富察和他的親媽鈕祜祿氏出去遊山玩水——可笑的是,富察皇后並不喜歡乾隆出巡,多次勸諫乾隆不要勞民傷財,但乾隆不但不聽,還要帶她出巡,說是給她散心,最後富察因勞累過度致病,不治身亡。儘管死後極盡哀榮,乾隆寫了一堆詩紀念她——不好意思,他同樣寫了很多詩給別的死掉的嬪妃。

這樣的乾隆,對賢德的富察皇后尚且如此,那對剛烈的烏拉那拉氏又怎麼會有什麼好臉色呢?烏拉那拉氏本身是一個個性很強的人,但個性強不代表她不賢惠,她的節儉和富察皇后是一脈相承的,只是富察皇后溫和,她則相對剛強,她同樣勸諫乾隆不要出巡,不要奢侈,不要揮霍——乾隆不只是一家之主,更是一國之主,清朝從乾隆由盛及衰,不得不說是乾隆本人窮奢極欲的結果,烏拉那拉氏的勸諫是非常正確、也是一個皇后應該做的,但是乾隆這樣的人,富察溫和的勸說都不能說服他,何況是烏拉那拉氏呢?

一次烏拉那拉氏再一次勸諫乾隆不要迷戀江南,卻遭到乾隆皇帝的無情辱罵,烏拉那拉氏一氣之下,將頭髮剪掉,乾隆便讓烏拉那拉氏先回京城,回京之後第二年,烏拉那拉氏便病死了,大臣們上疏請求按皇后禮儀安葬,乾隆卻不同意,理由當然是因為烏拉那拉氏違背了祖制,最終她以皇貴妃的禮儀下葬,不過乾隆並沒有削去她的位號,並再也沒有立過皇后了。

筆者並不認為,反對乾隆奢靡就是不賢德,相反筆者認為兩位皇后都是非常賢德的皇后,只是乾隆本人不是好丈夫罷了。


潯陽鹹魚


乾隆其實並不討厭第二任皇后,也不討厭她生的兒子。乾隆後來立皇十五子永琰為太子,跟令妃沒什麼關係。繼皇后被冷落,也跟令妃沒有關係。至於繼皇后跟乾隆有什麼矛盾,這個歷史上並沒有確切的說法,至今是一個謎。


乾隆繼後,輝發那拉氏出身,這個家族是海西女真四部之一,也屬於滿洲老牌家族。雍正十二年,由雍正做主,當時只有十六歲的繼皇后下嫁給當時還是寶親王的乾隆為側福晉。注意了,側福晉不是小妾,雖然側福晉的地位不如嫡福晉高貴,但也是要由禮部冊封,有朝廷定製冠服的夫人。庶福晉才是小妾,不入冊,也沒有冠服,不經過朝廷冊封。

乾隆繼位後,嫡福晉富察氏被冊封為後,繼皇后則被冊封為嫻妃。富察氏病死後,側福晉出身的繼皇后名正言順的晉封為攝六宮事的皇貴妃。兩年之後,繼皇后終於修成正果,被冊立為皇后。



從繼皇后的晉封順序看,屬於正常冊封,乾隆對她並沒有刻意的打壓,甚至還有點寵愛。尤其是坐上皇后寶座後,乾隆不管是下江南、還是盛京祭祖,亦或是木蘭秋獵,都會帶著她一起。乾隆要是不喜歡,怎麼會帶在身邊呢?並且,繼皇后還給乾隆生了兩兒一女,要是不喜歡,怎麼會臨幸她呢?所以繼皇后跟乾隆的關係還是可以的,並不像某些電視劇中說的那樣不堪。

至於後來繼皇后跟乾隆搞掰,我個人認為應該是繼皇后自己的問題。


因為根據史料記載,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和繼後下江南。在南巡初期,一切都很正常,兩人依舊和睦。並且在下江南的途中,乾隆還為她慶祝了四十八歲的生日。只不過是到了杭州之後,兩人發生了爭執,繼皇后就再也沒有露面,被乾隆派人送回了京城。

重點來了!在杭州的時候,乾隆並沒有想過要廢掉繼後。這一點是有記載的,當時繼皇后雖然被乾隆派人送回了京城,但是排場並沒有降低,繼皇后乘坐的船,仍然是乾隆給她慶祝生日時用的大船。並且有司也提前通知了繼皇后回京路上的官員,讓官員一路請安問好,不能怠慢。

繼皇后回到京城後,就把自己頭髮剪了。但是貌似乾隆也沒有計較。在剪頭髮之後,還給她的侄子訥蘇升了官,以示褒獎。


這就很納悶了,繼後跟乾隆吵了一架,乾隆把她送回了京城;繼皇后回京後把頭髮剪了,犯了滿洲人大忌,乾隆也沒有追究她,並且還給她侄子升了官。這就可以看出,乾隆至少給了繼後兩次道歉的機會。

但是貌似繼後後並不領情,鐵了心的要跟乾隆鬧彆扭,甚至用出家的方式申請離婚。只不過天底下哪有皇后嫌棄皇帝的道理?皇后必須是母儀天下,賢惠恭順,乖巧懂事型的人設。皇后主動把皇帝給甩了,這讓十全老人的面子往哪擺?

於是,當年五月乾隆回宮後,就下令收回了繼皇后手中的四份冊寶,即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裁減了她手下的部份傭人,等於實質上把她皇后的身份給廢黜了。不過乾隆這個時候還是給繼皇后留了點面子,再寫給訥蘇的硃批裡,乾隆只是說繼後忽然想出家,他沒有別的意思,你們家族不要多心。



到了七月份,繼皇后病死。乾隆在上諭中也說她自冊立以來未有失德之舉,只不過在巡幸江浙之時性忽改常,福分不夠。這也就是說,乾隆也認為繼皇后沒有對不起自己的地方。乾隆最早也想挽回她的心,但是繼皇后就是鐵了心的要跟乾隆鬧離婚。乾隆實在沒辦法了,才拿出了一個皇后剪頭髮,大不敬,大不孝的罪名把她給廢黜了,如了她的心願。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就是一樁很正常的夫妻吵架鬧離婚的事件。乾隆晚期好大喜功,而繼後又剛好更年期發作,所以兩人就吵炸了。但是在當時,皇后不能離婚,只能申請被廢,於是繼後想到了一作到底。這大概是她唯一能想到的,能以和平方式離開的辦法。

而站在乾隆的立場,皇后和皇帝之間不是單純的夫妻關係,更身兼利用關係。皇帝可以不喜歡皇后,但絕對不能輕易得罪皇后。因為皇后背後的利益集團,是足以能給給帝帶來的威懾和幫助的龐大勢力。所以,乾隆對她的行為一忍再忍,即使是鬧到最後也沒有正式的把她廢掉,只是不再受到恩寵,並且把責任推到了繼後身上,彷彿這一鬧劇與他無關似的。



說到廢皇后,清朝唯一被廢掉的皇后是順治的博爾濟吉特氏(廢為靜妃)。史料上記載,為了廢掉靜妃,順治沒少跟前朝後宮(主要是孝莊)起衝突。後來還是孝莊太后點頭了,順治才廢了皇后。試想,廢皇后如此之困難,乾隆也不願意給找麻煩吧。

關於令妃,乾隆皇帝對她其實也並沒有格外的恩寵。她是死後二十年才追封皇后,這一點就遠不如繼皇后了。或許在乾隆心裡,還是原配富察氏跟他最合得來。至於其它的女人嘛,在乾隆眼裡或許只是替大清朝延續龍脈的生育工具而已。(說乾隆是因為寵妾滅妻的人,可以退下了)





總的來說,我感覺繼皇后跟乾隆鬧掰,就是典型的兩口子沒感情了,而繼皇后的膽兒又特別肥,是個有個性的人,她不像富察氏跟乾隆那麼合的來,也比不上富察皇后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既然合不來,那就裡了離了拉倒唄。


Mer86


在上一道題中,我曾經分析了乾隆對他第一任皇后富察氏的真摯感情,感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

應該說,富察氏之死對於乾隆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同時,對當時乾隆朝的政治和父子、君臣關係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但是,天下不可一日無皇后,乾隆礙於禮制,很快再次冊立了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但是,乾隆其實並不是對烏拉那拉氏有多麼討厭和厭惡,而是因為他對第一任皇后富察氏愛戀太深。

乾隆曾吐露心跡:不是不喜歡烏拉那拉氏,而是對富察氏思念太深

乾隆十三年(1748年),富察氏皇后病故。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就冊立了烏拉那拉氏。

烏拉那拉氏也是乾隆當皇太子時所娶的。根據《清史稿》的記載,富察皇后死後,“循序進皇貴妃”,過了三年,立為皇后。由此可見,乾隆對烏拉那拉氏還是有感情的,否則,也不至於先把她封為皇貴妃,然後再等三年才封皇后。

烏拉那拉氏是佐領那爾布女,也算是名門之後。不過,由於乾隆對富察氏感情太深,因此,乾隆始終對烏拉那拉氏始終提不起興趣。

有時候,晚上一起就寢的時候,乾隆都不跟烏拉那拉氏說上一句話。

後來,在1751年富察皇后去世三週年的時候,乾隆寫了一首詩表露了自己的心跡:

獨旦歌來三忌周,心懷歲月信如流。
豈必新琴終不及,究輸舊劍久相投。

這句詩的意思是,想想今天,富察皇后已經離開我三年了,歲月流逝,對你的思念卻一直還在。有人說,有了新歡就可以忘卻舊情,但是我對你的思念卻始終不能忘卻。

從這首詩我們就可以看出來,乾隆並不是對烏拉那拉氏討厭,而是始終忘不了富察皇后。

烏拉那拉氏藥剪髮當尼姑,惹怒乾隆,被髮配冷宮

當然,烏拉那拉氏皇后一直備受冷落,她自己的內心肯定也一直處在壓抑的狀態之中。

因此,這個矛盾終於在乾隆三十年(1765年)爆發。這次是在乾隆南巡的路上,乾隆等人來到杭州,不知道是因為什麼,乾隆和皇后產生了矛盾。

烏拉那拉氏當眾剪掉了自己的頭髮,說要去做尼姑。乾隆皇帝大怒,滿洲習俗,剪髮是非常忌諱的事情。烏拉那拉氏這麼做,的確非常過分。於是把烏拉那拉氏打進了冷宮。一年之後,烏拉那拉氏就死在了冷宮。

自此以後,終其乾隆的一生,都沒有再立過皇后。

那麼,乾隆和烏拉那拉氏究竟是因為什麼矛盾呢?史書中對此諱莫如深,例如《清史稿》裡面只寫了:三十年,從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後剪髮,上益不懌,令後先還京師。

那麼,烏拉那拉氏究竟是忤了什麼旨意呢?

有學者推測,可能是乾隆在此地私生活放縱。富察氏死後,乾隆性格大變,從一個專一的帝王變成了濫情的帝王,不僅娶了四十多后妃,還要在南巡的路上沾花惹草。地方官為了討好乾隆,進獻的美女,乾隆皇帝也照單全收。

因此,烏拉那拉氏很有可能是看不慣乾隆沾花惹草,尤其是和很多漢族女子卿卿我我。這對於滿洲人來說,是違反祖制的。

也許烏拉那拉氏是因為這個事與乾隆爭吵。這件事呢,本身就是乾隆的過錯,所以不好明說,於是史書中就只好含糊其辭了。

《清史稿》裡面記載了乾隆的一句話:“其後自獲過愆,朕優容如故。”這句話背後,似乎有乾隆做錯的意味。


兮兮說事兒


烏拉那拉氏出身於滿族八大姓之一的那拉氏,在清朝前期的幾位皇帝中,出過好幾位皇后,現在的滿族中的“那”姓,也是源於那拉氏。

努爾哈赤的大妃(相當於皇后)阿巴亥,雍正皇帝的孝敬憲皇后,都是烏拉那拉氏,雍正帝在位時,也給兒子弘曆封了一位烏拉那拉氏的側福晉,弘曆的嫡福晉是富察氏。

嫡福晉富察氏與弘曆感情最深,弘曆即位後,她也順理成章的上位成為皇后,與乾隆二人感情深厚。

側福晉烏拉那拉氏在弘曆即位後被封為嫻妃,直到十年後才被封為貴妃,可見這段時間的烏拉那拉氏並不受寵,側福晉作為皇帝的原配之一,在皇帝繼位時,大部分一上來至少從貴妃做起。

烏拉那拉氏一直沒有生育,不曾受寵,她只好多走太后路線,把皇太后鈕鈷祿氏孝敬的挺舒服,沒辦法,這段時間乾隆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富察皇后身上,然後就是貴妃高佳氏,烏拉那拉氏幾乎沒有存在感,苦熬宮中歲月。

乾隆十年,高佳氏去世;乾隆十三年,皇后富察氏去世。烏拉那拉氏在皇太后那裡的投資開始起作用,她終於熬出了頭。

憑藉皇太后鈕鈷祿氏的大力推薦,再加上自己的出身和資歷也都在那裡明擺著,烏拉那拉氏坐上了皇貴妃的寶座上,攝六宮之事。

但這時候,另外一個強力對手也開始湧現,她就是剛從嬪晉級的令妃。

烏拉那拉氏把握住了機會窗口,在兩年後的乾隆十五年,終於登上繼皇后的位子。

乾隆皇帝對她在之後的歲月裡,也還不錯,短短几年中,她迅速生下了二子一女,站穩了腳跟。她多次陪著乾隆皇帝和皇太后東南西北四處巡視遊玩,在後宮的管理方面也都沒出什麼差錯。

但烏拉那拉氏的性格比起乾隆鍾愛的富察皇后,肯定還是有差距的,有了心目中的“白月光”做比較,烏拉那拉氏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並不突出,雖然她被“廢黜”的具體原因無從得知,但至少可以判斷出,她的性格脾氣並不是那種比較內斂的類型,以至於觸了乾隆的黴頭。

乾隆三十年的一次南巡中,烏拉那拉氏和魏佳氏共同作陪,史料中留下了這樣的記載:

“至杭州,忤上旨,後剪髮,上益不懌,令後先還京師。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

記載中只顯示“忤上旨”三個字,並沒有詳細介紹烏拉那拉氏究竟與乾隆皇帝產生了怎樣的矛盾衝突,但很顯然,尤其是在她自行剪掉自己的頭髮之後,乾隆動了雷霆之怒,把她一個人先行打發回了北京城。

據說當年乾隆南巡時看中了幾位漢族美人兒,想納入後宮,遭到了烏拉那拉氏的激烈反對,不惜與乾隆產生了語言上的正面衝突,讓乾隆的面子很下不來臺。這倒罷了,烏拉那拉氏在一氣之下,熱血上湧,居然還交掉了自己的一綹頭髮,以示抗議,這是個完全可以上綱上線的舉動。因為按照滿族的俗例,婦女剪頭髮是一種非常“喪”的詛咒行為,這象徵著家裡死了男人,你守著乾隆這樣發洩自己的情緒咒乾隆死,也無怪乎乾隆會異常暴怒。

發怒歸發怒,烏拉那拉氏怎麼說也是皇后,“廢后”這兩個字,說說簡單,真要是行動起來,對皇帝也是非常考驗的,你得去堵住天下眾生的悠悠之口,這種皇家醜聞萬一流傳出去,一定會成為街頭巷尾長盛不衰的話題,乾隆也不敢輕易做出這個決定,於是他採取了冷藏的態度。

回到京城後,乾隆收回了烏拉那拉氏的四份冊寶,逐步裁剪她手下的傭人,到最後只剩下兩名宮女,與最低等的“答應”待遇相同。

可憐的烏拉那拉氏在這種冷宮待遇下,精神崩潰加重,繼而引發了身體健康問題,轉過年來就離開了人世。

烏拉那拉氏死後,乾隆對她的瘋病仍然耿耿於懷,雖然宣稱並不會剝奪她的皇后名號,但下葬之禮卻實際降低到了“嬪”的等級,更過分的是,身為皇后,既沒有享受附葬裕陵的待遇,也沒有為她單建陵寢,僅僅是葬在了旁邊的妃園寢內,最最過分的是,她直接被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側位。

也有人考證,乾隆的繼皇后烏拉那拉氏其實是輝發那拉氏,並不如烏拉那拉正統。烏拉那拉氏也是《如懿傳》中如懿的原型。


歷來現實


乾隆皇帝的第二個皇后烏拉那拉氏,為何遭到乾隆皇帝討厭厭惡?

烏拉那拉氏是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以她為原型的影視形象有很多,我們熟悉的有《還珠格格》裡容嬤嬤的主子,有《如懿傳》裡的女主等,《延禧攻略》裡的那拉氏皇后,她的人生是一個悲劇,不光是因為自己的性格問題,也是因為那麼特殊的時代。

一、烏拉那拉氏何許人也?

滿洲正黃旗人,乾隆帝的第二任皇后,一等承恩公、佐領那爾布之女,他是大清最後一個烏拉那拉氏皇后。

側福晉——嫻妃——嫻貴妃——皇貴妃——皇后,這是烏拉那拉氏的升遷之路,前兩個階段是正常的升遷程序,但是後面兩步更多的是奉皇太后懿旨的應付。她的命運轉折點是在乾隆第四次南巡的時候,南巡還沒有結束,烏拉那拉氏就被乾隆送回了京城,而後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冊寶,即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裁減了她手下的部分傭人。到最後,那拉皇后手下只剩兩名宮女,按清宮制度,只有常在才有兩名宮女。可見乾隆對烏拉那拉皇后的討厭。

二、烏拉那拉氏的喪葬之謎。

據考證,烏拉馬拉皇后的墓是空的,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古代帝王的婚姻大部分是為了政治的聯姻,乾隆皇帝也不例外,所以在老婆多的情況下,有從來就不喜歡的也很正常,烏拉那拉氏就是這麼一個從開始就不被皇帝喜歡的女人!

在皇后死了,乾隆心裡沒有一絲波動,只是淡淡的說是她福薄所致,並且不肯為她舉行皇后等級的葬禮,最後乾隆下旨按照皇貴妃的形制安葬,但實際上只是嬪妃級別的,而且是將她與已經去世四年的純惠皇貴妃葬在了一起。

按照清制,凡妃、貴妃、皇貴妃死後都設有神牌,供享在園寢之內,祭奠時在殿內舉行;而嬪、貴人、常在、答應則是不設神牌,祭奠時也只是把供品擺放在月臺上而已。而烏拉那拉皇后雖然有皇后的頭銜,最後只是草草埋葬,無神牌,無祭奠,比起民間的葬禮都不如。

三、為什麼乾隆爺討厭烏拉那拉氏?

皇帝的婚姻本來就是沒有感情基礎的,感情都是在成婚後的相處中培養起來的。為什麼烏拉那拉氏會得不到乾隆的喜歡呢!我想應該是自己的性格和價值觀不符合封建王朝的政治婚姻吧!

乾隆帝討厭烏拉那拉氏的原因,最流行的就是第四次南巡中的吃醋撒潑說。乾隆的南巡說直白點就是江南獵豔之旅,作為一個女人,在感情上永遠是自私的,怎麼能看著自己的男人跟別的女人卿卿我我,這就是烏拉那拉氏的理想主義。

封建社會的男人卻覺得男人三妻四妾是最正常不過的,尤其是作為九五之尊的皇帝,天下都是他的,玩幾個女人有何不可。

烏拉那拉氏的性格估計也是那種剛烈型的吧!你既然不聽我的讓我難受,那我也要讓你難受難受,但她忘記了自己硬剛的男人是掌握著生殺大權的乾隆,所以才落得個悲慘的下場。

所以,不管是什麼時候,作為社會上的一個人都要清楚自己的位置,這樣才能適時發揮自己的能力,活出光芒!

【我是中簡堂歷史文化交流群第六指,歷史中簡堂寫手團隊中的“六指天魔琴”西域鷹眼,專注於西域邊疆歷史的研究和整理,望大家多多支持關注!謝謝!】


歷史中簡堂西域鷹眼


眾所周知,皇帝乾隆愛慘了第一任皇后富察氏,弘曆與富察皇后結褵 22年,伉儷情深、恩愛甚篤。皇后賢淑節儉,以通草織絨 作首飾,不佩戴金玉珠翠,並用鹿皮和絨氈給皇帝做荷包、佩囊,以示不忘關外先世之遺風,弘曆對她十分愛重。在那麼多的嬪妃中,只有富察氏是乾隆心中的白月光,乾隆十三年,隨帝東巡,崩於返京途中,年三十七。乾隆心中痛不欲生,兼程還京師,服縞素十二日。並制《述悲賦》。此後,弘曆多次南巡,路過濟南,怕觸景生情, 引起悲懷,永不進入濟南城。所以在皇帝心中永遠存在著一個白月光,而且這個白月光已死的時候,就證明任何女人都無法再成為乾隆的心頭摯愛,並且再沒有機會翻盤。而對皇帝乾隆來說,摯愛已死,那麼誰來做皇后,只要能管理好後官可以不出亂子,那麼就都可以。而這時,嫻妃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因為雍正十二年(1734年)十一月初八日,16歲的輝發那拉氏嫁與時為寶親王的愛新覺羅·弘曆,為側福晉。乾隆即位後一個月,最初給其封號“嫻”,而這個字在內務府《鴻稱通用》中記載意為“安和的、恬靜的”。這說明當時嫻妃在皇帝乾隆的心中是個溫婉美好的印象。而相對於其他嬪妃來說,嫻妃也是在皇后去世的時候陪伴乾隆皇帝時間最長的女人。所以富察皇后去世後,晉封嫻貴妃輝發那拉氏為攝六宮事皇貴妃,為新後人選。同月,乾隆將輝發那拉氏一族由滿洲鑲藍旗抬入滿洲正黃旗。這說明當時的情況來看,嫻妃都是得寵的,並沒有受到乾隆的厭棄。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七月初十日,諭旨詔封輝發那拉氏為皇后。八月初二日,舉行了冊立皇后之禮,十六日,追封其父佐領那爾布為一等承恩公,冊封其侄訥蘇肯為一等侯。十七日,為慶賀立後之喜,乾隆皇帝偕新後奉皇太后自京師啟程,巡幸嵩洛、展謁祖陵。自此,輝發那拉氏登上了皇后寶座。輝發那拉氏自正位坤寧以後,皇帝無論江南巡幸、盛京祭祖,還是木蘭秋獮、皇陵展謁,都令皇后伴駕同行。並且生下兩子一女。元宵節乾隆一般都是去圓明園看煙火的,乾隆十一年孝賢孕中,弘曆因為擔心去圓明園車馬顛簸,又不放心愛妻留守,乾脆留在宮裡過節,算是非常體貼了。

乾隆三十年正月,輝發那拉皇后陪乾隆帝第四次南巡。這次南巡成了輝發那拉皇后命運的轉折點,南巡初期,一切都很正常,在途中,皇帝還為她慶祝四十八歲千秋。閏二月十八日,他們來到杭州,在風景秀麗的“蕉石鳴琴”進早膳時,皇帝還賞賜給皇后許多膳品,但到了當天晚上進晚膳時,皇后就沒有再露面,陪著皇帝進晚膳的只有令貴妃魏氏、慶妃陸氏、容嬪和卓氏。此後,皇后再也沒有露過面,後來才知道,在閏二月十八日那天,乾隆派和碩和嘉公主額駙福隆安把皇后由水路送回京師。南巡結束,回到京師不久,乾隆即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冊寶,即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裁減了她手下的部份傭人,孃家並撥回原旗即滿洲鑲藍旗,到了七月份,輝發那拉皇后手下只剩兩名宮女,按清宮制度,只有位分最低微的答應才配備兩名宮女。那麼,究竟是什麼事情導致帝后反目的呢?皇帝自己的說法是,皇后剪了頭髮,大不敬,大不孝。但這只是強勢一方的一面之詞,而且是時隔十幾年之後為了反擊來自民間的指責才作出的解釋,是真是假無從得知。

皇帝其實在杭州的時候應該還沒想著廢后,閏二月繼後斷髮三月還給她侄子升官表揚來著。繼後回京的路上還有官員一路請安問好,用的還是那年給繼後慶祝生日用的大船。五月回宮了才想起要收回寶冊實質廢后。在寫給繼後侄子的信裡他說繼後是忽然想出家。在民間傳說是因為乾隆喜好美色,而皇后進行了勸誡並且指責乾隆,可是乾隆不聽勸誡反而當場另皇后難堪。於是皇后一怒之下剪了頭髮,在古代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規則上來看,皇后斷髮不可謂不嚴重,並且自求出家,於是激怒了乾隆。當然,這都是民間傳說,實際上無從考證。但是一位皇后,什麼都不管不顧的來做這些,也恰恰說明皇后此時對乾隆皇帝已經失望透頂。

在南京博物院“走進養心殿”特輯中 [2] 展出的一份“十五阿哥請安折”或許有助於解開皇后剪髮之謎。其中乾隆硃批提到,“跟了去的女子三名,當下你同福隆安審問他們十八日如何剪髮之事,他們為何不留心,叫他們出去他們就出去嗎?要尋自盡難道他們也裝不知道嗎?”可見皇后是屏退宮女獨自在屋內斷髮,剪髮時乾隆並不在場。“再令阿哥公主福晉們進去,福隆安有持去的旨意,你看著,阿哥們念,他怎麼禮、做何光景,一一記下,不必寫摺子,涿州接駕你再奏。”“諭王成皇后此事甚屬乖張。如此看來,她平日恨我必深。宮外圓明園他住處、淨房,你同毛團細細密看,不可令別人知道,若有邪道蹤跡,等朕回宮再奏,密之又密。”乾隆認為“她平日恨我必深”,又讓眾人觀察皇后接旨時的反應,可見乾隆本人對那拉氏為何剪髮也是懵然無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乾隆皇帝和烏哪啦那氏皇后初期相得甚好的感情破裂後,回宮一年就因折磨和凌辱而去世,去世後輝發那拉皇后的喪禮比皇貴妃的級別還要低,按皇貴妃的喪儀規定,每日應有大臣、公主、命婦齊集舉哀、行禮一項,在輝發那拉皇后的喪事中,這項被取消了。輝發那拉皇后既未附葬裕陵,也未單建陵寢,卻葬在了妃園寢內,更有甚者,按慣例,凡葬在妃園寢內的,無論地位有多低,都各自為券,而輝發那拉皇后卻被塞進了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位於一側。根據大清會典,皇貴妃棺木應用梓木,漆飾35道,抬棺夫96人。從內務府記載的檔案中看,輝發那拉皇后所用的棺為杉木製,抬棺夫64人,僅為嬪等級而已,這也符合發掘清理的純惠皇貴妃地宮裡輝發那拉皇后的棺木狀況。

而至於為什麼不廢后,大約也是因為皇后並沒有做出什麼重大過錯的理由給乾隆,礙於囚禁皇后已經造成了朝中的不滿,所以乾隆帝為了安撫朝野並沒有廢后,但是背後一年皇后去世也恰恰說明了在宮中的日子是何等的淒涼,實際上這個世界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突然而來的絕望,如果不是因愛生恨,或者中間有什麼難以原諒的曲折,大概皇后也不會這麼決絕,而乾隆也不會這麼狠心吧。。。


青殤小阿阮


乾隆的第二個皇后,也就是《甄嬛傳》裡的青櫻。青櫻原本是雍正第二個皇后指給三阿哥弘時的,可弘時不喜歡青櫻傲嬌的樣子,並且青櫻對朧月公主也是相當不友好。三阿哥說,他喜歡的是溫柔賢淑的女子,於是就有了後面瑛貴人躺著也中槍的悲劇。



三阿哥不要青櫻,皇后就把青櫻指給了四阿哥做側福晉。也合該青櫻有福,後來愛阿哥登基為帝了,青櫻也就封為嫻妃了,甄嬛還給她賜了名字,叫如懿。

如懿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坐上皇后的寶座,也就是乾隆第二個皇后。後來據說如懿因為斷髮惹惱了乾隆,以至於乾隆收回她手中的四份冊寶,即皇后一份、皇貴妃一份、嫻貴妃一份、嫻妃一份,裁減了她手下的部份傭人,到了七月份,那拉皇后手下只剩兩名宮女,按清宮制度,只有位分最低微的答應才配備兩名宮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