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家庭 如何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

親子關係緊張,自古今來,都是一個困擾家庭的難題。疫情期間,長時間的隔離使得父母與孩子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有的家庭生活融洽,有的家庭卻爭吵不斷。人們相信“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為何隔離期間的陪伴卻反而成為了一部分父母與孩子爭吵的的“助燃劑”呢?其實,是我們陪伴的方式出了問題。

採寫:本報記者 梁茹欣 實習記者 李鑫宇

長時間的陪伴卻換來“戰火升級”

徐女士已經記不清這是她與自己的孩子發生的第幾次爭吵了。她的孩子今年12歲,是一個活潑好動、熱愛足球的男生。這次疫情給了忙碌的她一次陪伴孩子的好機會,但與兒子的相處卻遠遠不是她想象的那麼融洽。“上學的時候他很乖的,每天都會自己完成作業。但不知道為什麼他這個假期變得這麼愛玩手機,我看著心裡也很焦急,總是忍不住會指責他。”徐女士說道。

不僅是徐女士,隔離期間,12歲的兒子也逐漸煩躁。據徐女士說,自己的兒子最近總是因為一些瑣碎的事情發脾氣——餐桌上的飯菜他不喜歡吃,就直接撂筷子拒絕吃飯;父母多叮囑他兩句,就會顯得很不耐煩;上網課的時候若出現什麼問題,也會變得煩躁不安。在徐女士眼裡,這些都不是她平日乖巧懂事的兒子會做的事情。

在這次隔離期間,徐女士與孩子的爭吵越來越多。這讓徐女士不禁開始反思——究竟是自己的教育方法出了問題?還是自己不會跟孩子相處呢?事實上,在疫情期間,與徐女士一般,許多家庭都存在著這樣的問題:疫情下,如何建立健康的親子關係?

錯誤溝通方式導致矛盾升級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李雪認為,溝通不良是親子關係緊張的主要問題,而在特殊時期的長時間相處使這一問題在許多家庭中爆發。疫情下,親子之間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本就存在溝通問題的家庭在此情況下變得更加地突出。父母在疫情中產生了負面情緒,在溝通中又潛移默化地將其傳遞給孩子,使得孩子也變得情緒化,這導致了溝通上的惡性循環。

其實在父母和孩子的溝通中,許多問題是很容易解決的,只是父母帶有焦慮的情緒使得問題擴大化。例如孩子在家玩手機,父母其實只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好學習計劃,並規範好孩子每日玩手機的時間便可解決這個問題,但一部分父母卻只要看到孩子玩手機便開始指責孩子,這種情緒化的指責不僅不能規範孩子的行為,反而還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並在無形中將焦慮的情緒傳遞給孩子。

其次,孩子因疫情不能如期上學,甚至不能外出活動等原因產生應激反應也會使得親子之間的溝通惡化。從生理反應上看,有些孩子會出現行為上的應激反應。例如,孩子表現出食慾不振、坐立不安、噩夢、胸悶、頭暈乏力等。而從心理反應上看,當今中小學生未曾經歷過17年前的“非典”,面對此次疫情最常見的表現就是困惑。除此之外,還有因困惑導致緊張、害怕、恐懼、焦慮、擔憂等情緒。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南京腦科醫院兒童心理研究中心主任陳一心表示,這些都是典型的突發事件引起的應激反應。家長要注意區分孩子的應激反應情緒,不要一昧地指責孩子,而是應該在孩子出現類似情緒時跟孩子進行溝通,緩解其的焦慮不安。

學會用科學的辦法解決負面情緒

當疫情帶來的負面情緒已經影響到親子之間的溝通時,父母和孩子都需要作出一些行動來消除這一問題。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孩子們都處於在家上課的狀態時,家長更需要作出表率,讓孩子看到父母也在努力地對抗負面情緒,從而引導孩子也去與之對抗。那麼父母又該如何調整自身的狀態呢?

給每天的生活做計劃,飲食和睡眠要規律。長時間的隔離生活使不少父母的生活作息都亂了套。殊不知不規律的作息除了傷害身體以外也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由於晚上的睡眠時長不夠,白天便會出現犯困、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從而使人易怒易躁。規律的睡眠和飲食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有計劃地看書、聽音樂、寫字、抄書、打遊戲(時間不要太長)。在家時,儘量不要讓自己閒下來,過長時間的閒著也會使人不安與焦慮,可以適當地找一些自己的興趣愛好,通過充實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內心平靜。

跟家人在一起時,認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務和聊天。很多人剛開始可能不習慣這樣與家人溝通,但後來會發現說著說著就習慣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聊天的時候應該聊點有趣的事情,不要老是指責或者吐槽家人。

協助孩子正視疫情,調節心理

其實,父母跟孩子相處時最需要的便是同理心,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當孩子情緒出現波動的時候,先別急著生氣,想想如果自己是孩子,為什麼會因為這件事情煩躁。當父母能夠理解孩子的“脾氣”來自何處的時候,就能提高自己與孩子溝通的效率。

疫情期間,無論孩子的認知水平是怎麼樣,都會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焦慮。焦慮的背後,其實是有一種重獲控制感、重獲安全感的需要,而這一切需要的基礎便是父母與孩子良好的溝通。對於疫情期間如何跟孩子溝通,深圳福田區慢性病防治院心理衛生科醫生、“陽光心理先鋒隊”的成員韓耀輝給出了以下幾點的意見。

放低姿態,走進孩子的心靈,以孩子同齡人的心態對待孩子,真正成為孩子的朋友。如果孩子長期在壓抑的環境中出不去,找不到吐露心聲的朋友,容易情緒失控,造成不良反應。所以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多站在孩子的角度理性分析、處理好關係非常必要。

允許每個人每天有一定的時間用來無聊。每天至少有一些時間是放下手機的,而無聊和發呆其實都是很好的心理重整過程。所以,要讓孩子學會接受自己的“無所事事”。

與孩子聊聊受困的意義。只要願意去尋找和發現,每件事的發生都自有其意義。行動受限固然會不舒服,但好好“頭腦風暴”一下,說不定會發現:當家人們長時間地呆在一起時,會有意外的好處。跟孩子一起列出這些好處,列出越多,就會讓孩子對家庭有越多的認同,越能夠增加家庭的凝聚力。

設計一些可以跟孩子一起做的事情或遊戲。對於這些事情,不用再去追求效率和結果,重點在於“一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