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一部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为人处世之奇书

近些年来,传统文化受到推崇。华夏五千年历史,确实有很多经典到现在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在明神宗万历年间有一个叫洪应明的思想家、学者,写下了一部奇书《菜根谭》。后世把它和《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


《菜根谭》一部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为人处世之奇书


《菜根谭》早在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就有好几种版本流传到日本。到现代社会,依然被日本各界奉为修身教材,受到广泛的热爱。甚至《环球》杂志介绍《菜根谭》时说:“有关企业管理的书籍成千上万,而从根本上说,多数抵不过一部《菜根谭》。”

《菜根谭》深得儒释道思想之三味,语言精炼优美,寓意深刻隽永。是一部有益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练意志的书籍。

宋代一位大儒曾说:“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古语云:“性定菜根香”。菜根是做菜弃之不用之物,而菜根之香非性定者不能体会。可见菜根中自有真味。

《菜根谭》是一部论述修身、处事、待人、接物的格言集。是作者对自己一生为人处世、宦海沉浮的体悟和总结。分上下两卷,格言共计360则。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作者认为像是这种大鱼大肉啊,美酒佳肴啊,都不是真正的美味,因为就算是山珍海味,你经常吃,也会有腻烦的时候。真正的美味是粗茶淡饭,虽然寡味,但是却能常吃不腻。有益于身体健康。


《菜根谭》一部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为人处世之奇书


就像在我小时候,记得那时生活水平都不高,谁家如果有办喜事的,大家去吃席,一定是肉菜先被一扫而光。而现在生活水平普遍都提高了,吃饭时,大家反而都吃青菜少吃肉了。

推及到人生也是如此,有些人喜欢到处炫耀,喜欢标新立异,很怕自己不被人认可。而那些越有才学、有能力的人反而越是低调,谦逊。就拿三国时期的很有才的杨修来说,很有才华的人,曹操曾说,杨修才能快出他三十里。可是他却急于证明自己,几次惹怒曹操,终于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 。


《菜根谭》一部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为人处世之奇书


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作者从天地运转,日月轮换中体悟到人事变易之道。天地日月看似万古不变,但却又无一刻不再变化中。君子处事,也要有做到未雨绸缪,张弛有度。闲时时要有一种居安思危的紧迫感,而在纷繁忙碌时又要学会忙里悠闲,处事不乱的从容心态。

现代社会的人,生活节奏快,就更要学会忙里偷闲。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当。比如今天晚上就把明天要用的东西准备好。不要事到眼前才手忙脚乱。还可以培养一种兴趣爱好,用来排解工作生活中的压力。


恩里由来生害,故快意时需早回首;败后或反成功,故拂心处莫便放手。


《菜根谭》一部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为人处世之奇书


古人讲究月满则亏,做事不可太过。所以在得意时要有冷静的思考,要知道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在古往今来中,有多少人不理解这个道理从而给自己招来祸患。当初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经过十年时间终于打败吴国,而范蠡就告诉文种“鸟尽弓藏”该是离去的时候了。而文种不愿走,最终被猜忌赐死。然而此时已悔之晚矣。

再有比如,现在商业竞争如此激烈,即使现在一时领先,也要有忧患意识,为企业下一步发展做好规划。推及到各方面都应如此。


《菜根谭》一部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为人处世之奇书


那么,如果处在劣势,也不要灰心,应该要坚持下去。战国时的苏秦,早年曾立志要闯出一番事业,然而却落魄回家,乡亲朋友,就连家人都不理睬他。他从此发奋读书,终于成功说服六国参加合纵共同抵御秦国,成为了佩戴六国相印之人。

《菜根谭》里面关于为人处世的内容博大精深。以上不过是我自己的一点点理解,其中的真味还需要仔细琢磨研究才行。书中有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无为思想和释家出世思想于一炉。对于修身养性、为人处世都有很好指导作用。 我们阅读此书,无异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愧是一部奇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