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遭遇史上最低增速,但政策决心未变!

统计局在17日公布了一季度宏观数据。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0650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6.8%。增速较2019年四季度回落12.8个百分点。从环比看,一季度GDP下降9.8%,大幅低于2019年四季度的1.5%。这是自1992年中国采用国民账户核算体系(SNA)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186亿元,下降3.2%;第二产业增加值73638亿元,下降9.6%;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80亿元,下降5.2%。

另外,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下降19.0%。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65742亿元,同比下降6.4%。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8.4%。

由于疫情对经济增速的负面冲击幅度、周期和广度明显超预期,一季度GDP增速较大概率负增长是有广泛市场共识的。官方则侧重强调了3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明显收窄,股市层面似乎也对数据反映平淡。

不过,6.8%的负增长还是有些超出市场的预期。而且,由于海外疫情是从3月才开始逐渐在海外蔓延,一季度的外贸数据其实仍然没有真正反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

在官方数据公布前,调查的15家券商中,仅有2家预测对1季度GDP正增长,而其他12家券商对一季度的经济增速预测在-3%至-11%之间。平均值则在-5.72%。

经济遭遇史上最低增速,但政策决心未变!

所以,尽管市场早有预期,但是一季度数据的影响恐怕不是这么轻描淡写就消化掉了的。只谈未来的预期希望,只展望什么“V型反转”,恐怕过于理想化了。

至少,一季度GDP数据的情况,预计将更进一步坐实一季度业绩报变成比惨大赛的局面。

上市公司一季报已变成比惨大会

龙头企业业绩大幅下滑成为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的风向标。除了格力电器盈利业绩预计大幅下滑70%以上,诸多我们熟知的行业龙头也交出了一季度成绩单。苏宁易购一季度亏损4亿元-6亿元,万达电影第一季度亏损至少5.5亿,科大讯飞预计一季度亏逾1.25亿或创下首亏记录,比亚迪一季度净利同比预降至少80%,新能源车销量降近70%。

根据规则,净利润为负的一季报预告需要在4月15日前披露。截止4月15日,choice数据显示,两市共有164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一季度业绩预告,预忧的占比高达69.32%,其中710家公司出现亏损,占比超过4成,预计首亏的公司竟高达437家;

而预喜的公司占比仅3成(其中219家“预增”,28家“续盈”,87家“扭亏”,154家“略增”),表明亏损的企业占据了大头。

其中,创业板802家上市公司已全部披露一季度业绩预告,亏损公司266家,比例超过3成。已经算是相对比较好的了,这主要是受益于疫情的医疗防护、器械、在线教育、在线办公、游戏等企业,大多数都属于中小创板块。

经济遭遇史上最低增速,但政策决心未变!

分板块来看,截至目前预喜率最高的是沪市主板,其次是科创板,不过两者披露数量均较少,分别只有25家和5家。

深市方面,创业板表现相对较好,中小板次之,深市主板则出乎意料的“垫底”。分开来看,创业板预喜率为34%,预忧率为66%,首亏公司占比为21.79%;中小板预喜率28.81%,预忧率为71.19%,首亏公司占比33.15%;深市主板预喜率为17.17%,预忧率为82.4%,首亏公司占比36.48%。

分行业来看,预喜率超过30%的仅有8个行业,其中农林牧渔是唯一超过55%的行业,不过行业内分化也较为严重,预忧率高达45%,17.5%的公司预计“首亏”。有意思的是,得益于猪肉价格维持高位,三大“养猪”龙头牧原股份、温氏股份、正邦科技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三者不仅预计实现“扭亏”,净利润上限更是分别高达45亿元、18.97亿元、10亿元。疫情期间表现较好的食品饮料、电子、医药生物、化工4大行业预喜率超过40%。

交通运输行业预喜率垫底,仅有9.52%,预忧率高达90.48%,47.62%的公司预计一季度将会“首亏”,这也是因为疫情导致的封路封城对交通运输企业的打击最直接;此外,建筑装饰、休闲服务、建筑材料等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预喜率也较低。

经济遭遇史上最低增速,但政策决心未变!

简单说,从目前已经披露的一季报预告情况看,除了受益于疫情的少数板块外,就大部分行业一季度的情况都非常惨淡,在这种情况下,是谨防对股市层面的冲击的。尽管毫无疑问统计局在竭力强调经济中的亮点。

好在,真正给希望的是——

决策层依旧强调坚决“完成全面小康”,为此正微调稳经济方略

在4月7日的金融委会议,4月8日ZZJ(强化对今年完成全面小康的坚决),4月9日印发“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体改意见,4月10日下放土地审批权、4月15日的金稳委会议等最近几次重磅会议或文件中,最高决策层再度重申了对完成“全面小康、脱贫、翻一番”既定目标的坚持。

如果说,此前疫情对经济冲击的影响存在被低估的可能,但现在,在决策层已非常清楚形势严峻(相信最高决策层掌握的信息比普罗大众更全面精准),且也深知经济分析界(包括体制内高层智囊)频频对今年经济预期发警告情况下,依然强调对既定目标不变,我们认为,可能有必要重新考量:是否市场(包括国内主流机构)都低估了决策层应对疫情对中国经济冲击的能力?或低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

实际上,我们注意到,中国除了跟随海外,在财政和货币政策方面的极力双宽松,明确把促进内需作为稳定经济的最重头(消费券,拉长假期,家电下乡等),并强调资本市场要在稳定实体经济方面发挥枢纽作用外,

在向来最为拿手的投资拉动经济方面也进行了扩大范围——从之前特别侧重“新基建”,而对传统基建非常谨慎。现已转变为“协同并重”,不再过于纠结“新旧”,承认部分传统基建及房地产投资,对拉动经济依然很有必要。

为实现既定目标,决策层似已决定“新、老并重”

正如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所言:在欧美各国对中国经济施压,疫情对经济冲击程度远未被真正认清,而中国最高决策层又反复强调必须坚决顶住外部压力完成全面小康既定目标的特殊时期,中国有必要去从战略决策上思考在没有世界的情况下,中国如何重新发展自己,现在如果还只想通过一般性的复工复产、减税、放开流动性、扶持制造业企业和外资企业、扶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等政策性措施来达到恢复和振兴经济的目标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促消费,投资方面,需要依靠的增长动力也已不可能再简单停留在立足长远但短期效应不明显的“新经济、新基建”上。在吃饭的问题都面临考验的时候,再纠结新经济还是旧经济就显得有点矫枉过正了。现在必须“新老同步共振”,中国必须重新考虑对基建、地产等传统经济的松动力度了。这才是真正能够“一业带百业”,将钢铁、水泥、建材、机械设备、能源、交通运输、通讯、电子设施,也包括现在“新基建”所拉动的与高科技产业相匹配的许多领域的上下游产业都有效地带动起来的有效稳经济手段。

何况,经济本就是一个互相成就的系统。一旦经济增长慢下来,风险偏好就不会成立,投资于高风险领域的资金会成倍减少,新经济也不会成立。过去多年财政有那么多钱做科技补贴,首先是来自于传统经济带来的增长红利。所以,在特殊的艰难时期,必须依靠具有短平快立竿见影效果的基建和地产,首先解决老百姓的就业问题、收入问题,然后才会有余力去思考更多的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新经济的问题。

事实上,中央很明显已经意识到需要调整对投资拉动经济的做法。就在上周中央重磅文件发布,要求覆盖“全要素”之后,不少地方在楼市以及基建方面的新政并没有再出现之前那种“前脚放松,后脚取消”的情况,表明有些地方政府已敏锐地捕捉到了政策风向。

传统基建方面:4.10日,深圳9条地铁线最新规划获国家批准;

4.11日,南京启动“四新”行动:推进总投资5454亿元346个新基建项目。在建设“新都市”方面,计划完成全市300万㎡棚户区改造。

4.8日—14日,作为疫情中心的武汉在解封后,更是快马加鞭加大了投资拉动力度,路线宣布100个重大项目同时开工,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民生基建和地产项目。

而楼市调控再度出现放松调控,刺激购房的迹象。4.10日: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房地产行业特点是资本密集型行业,而且周期很长,央行一直非常注重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和一致性。房地产市场的“三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基调中,稳预期尤其重要,预期不稳反而对经济伤害更大,下一步还是按照中央总体要求和精神,围绕“三稳”目标做好工作。

4.11日,青岛推新规鼓励改善需求入市,5年限售变2年;

4月14日,兰州调整商业地产贷款的首付款比例,由现行的70%调整为50%。并且宣布力争用5年时间,新建公共租赁住房9万套,使全市公共租赁住房保有量达到12万套。

这些动向说明,在稳增长、保稳定的大局面前,中国已不再纠结于经济增长的“新旧成分”了,只有走向全要素发展模式,让“新旧共振,共同增长”,中国今年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胜算才更大一些。可以预料,接下来会看到更多地方公布的宏大基建项目以及楼调调控的放松。

而股市方面,投资者需要提升对“传统基建”和房地产板块的相对关注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