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谷雨,春将尽,夏将至,又是农忙时节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也是唯一将物候

时令与稼穑农事紧密对应的一个节气

节气释义

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谷雨将“谷”和“雨”联系起来,蕴涵着“雨生百谷”之意,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

春将尽,夏将至。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时节气温升高加快,降雨量增加。

我国古人将谷雨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

今日谷雨,春将尽,夏将至,又是农忙时节

天气现象

按照二十四节气,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处在暮春时节的谷雨,意味着春将尽,夏将至,冷空气大举南侵的情况比较少了,但影响北方的冷空气活动并不消停。

4月底到5月初,气温要比3月份高得多,土壤干燥、疏松;空气层不稳定,上层风动量下传,锋面气旋活跃,共同引发的大风、沙尘天气比较常见。淮河流域是江南春雨和北方春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区,从秦岭、淮河附近向北,春雨急剧减少。

今日谷雨,春将尽,夏将至,又是农忙时节

谚语云:“清明谷雨雨常缺”,意思是说,在这两个节气期间,雨水紧缺。谷雨期间,海南岛、川西、广西西部、西北、华北的人们更加渴望雨水,一般年景,晴天多、日照强、蒸发大、多风沙、空气干,此时的雨水更是贵如油。

越冬作物冬小麦、油菜等进入成熟期需要雨水,春天播下的谷子、玉米、高粱、棉花、蔬菜等,也要有雨水才能根深苗壮,茁壮成长。如果冬季降雪少,容易出现旱象。

对于十年九春旱的地区,采取节水灌溉、实施人工增雨等措施就显得十分重要。春旱也是林草火灾的帮凶,林区加强林火监测,防火宣传,也到了紧要的阶段。一般来说,4~8月是一年中强对流天气的高峰期。

进入5月,在南方的许多地区,局部的雷暴、冰雹、狂风、龙卷风等灾害性天气会明显增多。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江南一带,往往开始明显多雨,而特别是华南,一旦冷空气与暖湿空气交汇,往往形成较长时间的降雨天气,也就进入了一年一度的前汛期。云雨中夹裹着的强对流天气,不仅会带来冰雹、雷暴等灾害性,有的还会伴随着短时间的、局地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24小时的雨量可达300或400毫米以上,造成江河横溢和严重内涝,而时间较长的暴雨还会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

气候农事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画上句号,气温攀升的速度加快。谷雨虽有春天清新的气质,但已初具夏天的性格,降水明显增多。

谷雨时节种谷天,南坡北洼忙种棉”。这一时节,正是稻谷下种催苗的时候,也是冬小麦的抽穗扬花期,春播作物玉米、棉花的幼苗期,这些作物都需要充沛的雨水来促进发育生长。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这时,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

今日谷雨,春将尽,夏将至,又是农忙时节

西北高原山地,仍处于干季,降水量一般仅5至20毫米。华南谷雨前后的降雨,常常“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因为“巴山夜雨”以4、5月份出现机会最多。“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清”,这种夜雨昼晴天气,对大春作物生长和小春作物收获是颇为适宜的。谷雨时气温偏高,阴雨频繁,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搞好三麦病虫害防治。

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这时,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雨水较丰,常年4月下旬雨量约30至50毫米,每年第一场大雨一般出现在这段时间,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

今日谷雨,春将尽,夏将至,又是农忙时节

谷雨时气温偏高,阴雨频繁,会使三麦病虫害发生和流行。广大农村要根据天气变化,搞好三麦病虫害防治。

民俗文化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谷雨时节,谷雨茶、走谷雨、祭祀文祖仓颉、食香椿等习俗广为流传。

在南方,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芳烟)叫“谷雨茶”。其特点是细嫩清香,味道最佳,有清火的功效。北方有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今日谷雨,春将尽,夏将至,又是农忙时节

来源:24节气网

农林卫视新媒体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