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文化 從墨者到遊俠

俠客行(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提及俠客,在我們腦海中都能浮現出“快意江湖,除暴安良”等等俠客的詞語,中國人的俠客情懷是古已有之,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更是成為一代經典。在影視等領域“武俠”也是繞不過去的一座碑。


俠客文化 從墨者到遊俠


那麼,在中國歷史上,傳統文化中的武俠,俠客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談及遊俠文化和俠客文化,是怎麼也繞不過墨子的思想,在動畫影視中出現的“鉅子”又或者有什麼“矩子令”等,這些在歷史上都是存在的,只是影視和動畫為了達到效果而進行合理的再創作。

墨家,墨家的組成大多數出自於貧苦的人家,手工藝人,農民百姓等。墨家的組成有別於同時期的其他學說門派。

墨家子弟自稱“墨者”,並且組織了一個“墨者行會”,以自己的身體力行來時間踐實墨子的主張,有言稱:

“墨者,以裘褐為衣,以跤跚為服, 日夜不休,以自苦為極。”——《莊子•天下》

所謂鉅子就是墨者的領袖,由集團中公認的賢者互相傳讓的,第一任鉅子是墨子,墨子的大徒弟、守住宋城的禽滑釐則是墨家的第二任鉅子,後來的“鉅子”有孟勝、田襄子、腹等。

在整個“墨者行會”中,紀律是極為嚴格的,領袖鉅子的命令是必須執行的,與其說是一個學派,不如可以稱為“有組織有紀律的民間武裝集團”。

在這個前提下,加上“墨者”都是出生貧寒,更加了解民間疾苦,也更願意幫助這些人,並且,墨子本人的思想是“支持防守誅討的正義之戰”,反對不義之戰,不義之行,反對強國欺負弱國。“兼愛非攻”。所以,反應到整個“墨者行會”就是幫助弱勢一方,反對恃強凌弱,許多有能力的墨者便開始了“行俠仗義”。

這也是“墨者”中“墨俠”,可以說是俠客文化的“直接體現”。

種俠客心腸其實在當時早已有之,例如“戰國四公子”便是典型的代表,只是皆為勳貴。

這種文化反映到後世,特別是秦漢時期的遊俠兒,只是後來的許多“遊俠兒”並沒有墨者的紀律性和執行力,“遊俠兒”的聲名遠不如西漢初年間那麼擲地有聲,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亂禁”的說法在這個時期展現的淋漓盡致,兩漢之後,遊俠這個特殊的群體也漸漸“消散”了。

俠客文化 從墨者到遊俠

西漢時期的遊俠們,大多數為“重道,重義,重孝,重名聲而輕生死”,正是這樣的自律性和當時的漢朝重武,以及初年間仍有戰爭的環境下,給了他們“振臂一呼,百萬相隨”的能力。有名的遊俠如“朱家”,“劇孟”,“郭解”他們都是符合這些標準的真正的俠義之士,也正是如此才會收到許多“少年人”的追隨。

朱家:名聲起於漢初劉邦時期,項羽手下的季布,即“得千金,不如季布一諾”的季布,因多次助項羽,於是下令全國追捕季布,敢以窩藏者一律重型。

但朱家卻毫不畏懼,不僅收留了季布,而且還通過夏侯嬰向劉邦求情,最後救下了季布,待到季布將軍地位尊貴之後,他卻終身不肯與季布相見。

朱家就下的英雄豪傑多之又多,救助的窮困百姓也是數不勝數,但自身仍舊生活清貧,可謂是“散盡家財為義”。

劇孟:漢景帝時期的豪俠,其所作所為與朱家一致,愛打抱不平,扶弱濟貧,廣交豪士,不求報酬。

《史記·遊俠列傳·劇孟傳》書:“吳、楚反時,條侯為太尉,乘傳東,將至河南,得劇孟,喜曰:“吳、楚舉大事而不求劇孟,吾知其無能為已。”天下騷動,大將軍得之若一敵國雲。劇孟行大類朱家,而好博,多少年之戲。然孟母死,自遠方送喪蓋千乘。及孟死,家無十金之財。”

這樣的描述,給了劇孟極高的評價,也對其的行徑多為贊善。

郭解:以暴徒起名,以俠客為人所知。

“自是之後,為俠者極眾,敖而無足數者。然關中長安樊仲子、槐裡趙王孫、長陵高公子、西河郭公仲、太原滷公孺、臨淮兒長卿、東陽田君孺,雖為俠而逡逡有退讓君子之風。至若北道姚氏,西道諸杜,南道仇景,東道趙他、羽公子,南陽趙調之徒,此盜蹠居民間者耳,曷足道哉!此乃鄉者朱家之羞也。”——《史記·遊俠列轉》

太史公所言,自郭解之後,再也沒有真正的俠士了,像朱家這樣的豪士是沒有再出現的了,的確,自漢之後,後世所謂的俠客也大多沒有如此的豪情了。

但是,中國的俠客文化卻流傳下來了,當下時代,你可能無法做到如此,但是你可以做自己心中的“俠客”,堅持自己的原則,堅守社會的原則,堅守國家的原則。不做不義之舉,愛自己更愛國家。

資料來源:《史記·遊俠列轉》、《莊子·天下》

謝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