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堅持寫作還是鍛鍊,總是半途而廢,飛輪效應幫你指明出路

無論堅持寫作還是鍛鍊,總是半途而廢,飛輪效應幫你指明出路

以前我們知道有個“美國夢”,現在我們要實現的是“中國夢”。

任何一箇中國人都想實現自己的“中國夢”,可是很多時候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很多人在付出努力一段時間後就放棄了,原來是什麼狀態,現在還是什麼狀態。

每一個人都想成為一個成功的人,可是努力半天沒有成績就自動放棄了。

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飛輪效應。

心理學定律-----飛輪效應:為了使得靜止的輪子可以飛快轉動起來,一開始你需要費很大的力氣。而當飛輪越來越快的時候,到達某個臨界點時,我們無需再費很大力氣,只需中間稍微照顧下,飛輪依舊可以越轉越快,並一直轉下去。

無論堅持寫作還是鍛鍊,總是半途而廢,飛輪效應幫你指明出路

通過飛輪效應給我們兩點啟示:

一、努力的方向要正確

如果你奮鬥的方向有以下特徵:社會有需求、需求大、價值高,後期可以產生複利。

舉個例子,諸如鍛鍊身體、寫作、演講、理財、技能提升、軟件設計等.

方向正確與否,可以借鑑前人經驗來判斷。

無論堅持寫作還是鍛鍊,總是半途而廢,飛輪效應幫你指明出路

談到寫作,應該很多人不陌生,後期可以產生複利,可以通過寫作提升晉升職位,可以通過寫作投稿增加收入,可以通過寫作出書掙版權費,可以通過寫作開培訓班等等。

談到演講,好處就更多了,起碼培養了口才,可以用來講課培訓,可以用來銷售,可以用來管理人際溝通中也大有裨益;對於提升人際關係晉升職位增加收入都是收穫頗多。

我們都知道持續

鍛鍊身體,後期收穫的是健康的體魄,一個好處是節省了醫藥支出,一個好處是有更多精力來做事,最後一個好處是健身經驗可以用來謀生

以上說的是三個努力的方向,也是努力後可以產生複利的方向,當然還有理財、技能提升乃至軟件軟件設計等等。

說到這裡,我們套用飛輪效應來說一下,我們努力的方向應該在騎自行車上面,而不是跑步上面;騎自行車才會越來越輕鬆,而跑步如果是在一條路上跑只會越來越累。

二、持續努力直到突破

無論堅持寫作還是鍛鍊,總是半途而廢,飛輪效應幫你指明出路

找對方向,下來就是努力了,只有達到足夠數量的努力,才能產生質的改變,形成突破。

沒有足夠的量變,哪來根本的質變。

而當我們在堅持寫作也好,鍛鍊也罷、開始那個苦,真的很苦,很多人第一階段就放棄了。

苦在哪裡?苦在你的積極意識在和你的惰性意識在鬥爭;惰性意識會很容易佔據上風,當你要改變的時候,你原先的意識是以惰性為主,你需要不斷積累積極意識才能從意識上戰勝惰性意識。

苦在哪裡?苦在你的意識在和你的身體意識在鬥爭;當你改變的時候,你的身體一開始是不適應的,你的身體意識會和你的積極意識在反抗,你需要慢慢積累更多的積極意識來改變身體意識。

無論堅持寫作還是鍛鍊,總是半途而廢,飛輪效應幫你指明出路

這些苦好比你蹬自行車的第一腳,那個勁和力度是需要很大力氣的,那個付出也是很大的,這樣你才能讓輪子飛轉起來。

很多時候,第一週是最難熬的,接下來是第一個月,慢慢的是半年;直到你掌握它、精通它,並熟練運用好它。

讓它成為你的翅膀,成為你的助力,你只需偶爾溫習,就可以讓它繼續保持更快的速度飛轉。

寫在最後:

用《真心英雄》的兩句歌詞祝福大家:

無論堅持寫作還是鍛鍊,總是半途而廢,飛輪效應幫你指明出路

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希望把握生命裡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實現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祝大家美夢成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