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刷墙广告”鼻祖,员工曾超15万,史玉柱都专程“拜访求经”

在如今这样一个年代,要想将产品卖出去,除了做好产品之外,更需要做好营销。而正在“消费升级”的农村,更是现在的营销重点区域。想必不少人在年节回家的时候,能够看到一些涂刷在墙面的广告,看起来很土,但是却很重要。就连小米、华为、vivo这样的手机厂商也难以免俗。但是国内的这些墙面广告应用得最早的,应该是一个做“三株口服液”的三株公司。

他是“刷墙广告”鼻祖,员工曾超15万,史玉柱都专程“拜访求经”

对于这个名字,或许许多人都已经完全忘记,甚至可能连听到没有听过。但是在中国的商业历史上,它却有过无比辉煌的战绩。销售额一年高达80亿,员工人数超过15.7万。然而就是这样的一家企业,却因为被人“冤枉”了一次之后,彻底被淹没在了茫茫商海中。

塞翁失马,“因病得福”

三株公司的创始人叫做吴炳新,在参加工作之前,吴炳新仅有小学学历。但是在1956年,能够有小学读,已经是一件幸运的事情。由于读书的年龄太大,小学毕业的时候,吴炳新已经是17岁。凭借着小学学历,吴炳新在当时也算是找到了一份好工作,既在村里当过会计,也在矿务局当过工人。原本吴炳新倒也十分喜欢自己的工作,但是1987年的一场大病却不得不让他从工作前线退了下来。

他是“刷墙广告”鼻祖,员工曾超15万,史玉柱都专程“拜访求经”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病好以后,吴炳新想着反正自己也没有事情做,干脆开启了一家小商店。不料正是这一次创业经历,让吴炳新在创业的道路上越走越远。1989年,吴炳新因为在上海交大接触到一种口服液类型的保健品,吴炳新决定将其代理过来,并且发现该产品十分好卖。于是在1994年,吴炳新成立了三株公司,而公司的运营方向,则是生产自己的口服液,这也就是后来的三株口服液。

做好营销,创造80亿销售奇迹

有了产品之后,吴炳新自然是开始为产品寻找销路,而他的第一个战场则是盯上了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也就有了开头所说的“刷墙广告”。当时三株公司在全国设立超过13.5万个工作站,堪比现在随处可见的快递点。三株口服液的广告几乎没有落下一个乡村。而除了刷墙广告之外,三株公司还在报纸和电视上刊登三株公司的事迹,并且还是以报告慈善事迹等为主,丝毫不提广告的事情。这大概就是国内最早的“广告软文”。

他是“刷墙广告”鼻祖,员工曾超15万,史玉柱都专程“拜访求经”

除了广告之外,三株公司还带着各个医生和专家下乡“义诊”。这样的套路,就跟如今的演讲卖书差不多,医生会在“看病”之后不动声色地向村民们推销三株口服液。据吴炳新回忆,当时最鼎盛的时候,三株公司包括销售团队在内员工人数超过了15.7万。而据统计,腾讯2019年的员工人数才6.2万,阿里巴巴也仅10万出头。在广告轰炸和营销团队的努力之下,1996年,三株口服液销售额高达80亿元。而这一年,遭遇危机的巨人集团史玉柱,据传还曾北上济南找寻吴炳新取经。

应对“风波”危机公关能力不足,明星企业深陷泥潭

然而三株口服液的辉煌时期十分短暂,就在三株口服液创造出销售奇迹的那一年,一个常德老人在喝了8瓶三株口服液之后,因为过敏而去世。之后三株口服液被老人的家属告上了法庭。吴炳新显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事件。面对诉讼,三株公司的态度十分坚决,认为这并不是自己的责任,拒绝赔偿。之后经过三年的官司,三株公司在二审之中胜诉。免去了20万元的赔偿和1000万元的罚金。

他是“刷墙广告”鼻祖,员工曾超15万,史玉柱都专程“拜访求经”

但是三株口服液看似在官司中胜利,却在市场上输得一败涂地。在如今的舆论压力之下,一旦公司出现公关危机,没有一个企业是不希望事情早点平静下来的。但是在1996年到1998年这三年的时间,三株公司却是一直被困在这件事情当中。虽然当时的信息传递没有今天这么快。但是在二十多家媒体的争相报道之下,三株公司的负面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一个月的销售额直接降到了几百万,而员工人数也不得不裁剩2万人。

他是“刷墙广告”鼻祖,员工曾超15万,史玉柱都专程“拜访求经”

实际上三株口服液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三株公司没有对过敏原进行标注,导致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在舆论危机出现的时候,三株公司也没能迅速地将这件事情平息下来。若是三株公司一开始的时候对家属进行赔偿,并且对三株口服液的过敏原进行标注,或许不会导致舆论发酵三年,最终让三株公司身败名裂。

如今的三株集团虽然仍然存在,但是民众对于保健品的态度已经处之漠然,三株集团要想再创奇迹,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