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喆:實現“六保”,要“送福利”也要“給空間”

  中新經緯客戶端4月23日電 題:《萬喆:實現“六保”,要“送福利”也要“給空間”》

  作者 萬喆(中國黃金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中新經緯特約專家)

  經濟之本在於流動,給企業、個體更多空間,才能調動市場主體的積極性。

  全球疫情肆虐、經濟前景晦暗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六保”目標,每一“保”都有其針對性,但又相互聯繫。其中,“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就是密不可分的整體。

  就業是“六保”中的重中之重。一季度數據顯示,GDP增長雖跌入負值區間,但失業率總體平穩,且好於市場預期。一季度恰逢“春節”,“長假”多多少少吸收了一部分“停擺”衝擊。而春節前後往往是跳槽高峰期,也可能導致一季度失業率統計數據偏低。

  二季度開始,中國復工復產有序進行,但全球疫情大流行,美國二季度陷入衰退已基本是事實,這意味著中國的出口貿易及其他都會受到需求疲弱的影響。而且,一季度拖累主要是製造業,二季度服務業的拖累可能會凸顯,而其納含的就業人口更多。

  但保就業並不能孤立運行,必須與保民生、保市場主體並行。有幾個方面尤需注意。

  一是發消費券、發錢要與其他舉措並施。從目前全球“紓困計劃”來看,美英等國都拿出真金白銀髮放給中小企業和失業人群,引發中國呼籲“發錢”熱潮。但我們的情況有所不同。比如,美國居民儲蓄率較低,在經濟“停擺”情況下,其“耐受”能力很差,不“發錢”就無米下鍋;而中國居民儲蓄率相對較高。

  另外,儘管我呼籲財政擴大赤字,但今年財政應會處於緊張情勢,面對未來壓力,低保申請人數可能會上升,而對社會低收入人群的民生保障必須到位,因此,把錢用在“刀刃”上至關重要。

  二是對中小企業的“紓困”要落到實處。目前,很多省市都推出了相應的企業幫扶計劃,中央也在貨幣、財政上採取放鬆態勢,但更要注重落實情況。

  三是必須繼續放管服到位,降低制度性成本,鼓勵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世界性難題,但中國改革紅利空間還很大,降低制度性成本,讓小微企業有更大空間自主經營,是接下來的關鍵。除了繼續降低稅費、讓利於民以外,還要多創造有利於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的環境,這是改善營商環境的核心。

  “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不只是對原有經濟體系的維持,更重要的是創造新崗位、新職業、新企業。在這方面,中央提出“新基建”方向其實大有可為。

  當基本交通問題解決得差不多了,“新基建”會在知識、文化、技術的流通上予以更多助力,而這些“軟流通”,正是當今經濟轉型升級所需要的。

  我們常常談論“消費升級”,消費升級是從必需品到非必需品、從物質到精神消費的一種升級過程。而經濟升級往往意味著,產業結構中,第三產業即服務業有更多經濟貢獻。兩種升級都指向——文化服務是未來“升級”的重點。

  支持“新基建”,重要的是支持其服務內容。“新基建”中,無論是5G、人工智能,還是互聯網等,作為信息高速公路,都只是載體,是放大器。要想對經濟起到大作用,需要與之相匹配的文化內容作為商品服務。也可以說,如果缺乏相應的文化產品、內容創新等,新基建就像沒有車的高速路,難言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和對消費的升級改善。

  基建並非目的,經濟發展需要“源頭活水”。就此而言,開拓文化產業發展空間與“新基建”應該互為表裡。重要的是,文化產業發展更加靈活,更與個人智力、才華的輸出直接相關,對於保就業、保民生的促進作用也更明顯、有效。

  中國在疫情防控得力的形勢下,經濟應會逐漸恢復,但囿於全球形勢,壓力仍巨大。經濟之本,在於流動。經濟根本不只是在於政府“發力”,唯有拿出更多的政策空間,給予市場、個體更多機會,調動所有市場主體的積極性,才能度過眼前危機。(中新經緯APP)

萬喆:實現“六保”,要“送福利”也要“給空間”

萬喆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本文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