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孩子,我都是为你好……”心理学:这其实是一种非爱行为

最近爆火的电视剧《小欢喜》中有这样一段剧情:英子因为想去南京大学的事情和家里闹翻了,最后不惜要去跳河,以死相逼。这一幕击碎了英子母亲宋倩的心理防线,也让观众看得大呼虐心。

在这个剧中,英子一向乖巧懂事,也是一个学霸。英子的母亲宋倩作为一个单身妈妈,将自己的希望全部寄托在英子身上,她总是说英子就是她的一切。而本身作为教师的宋倩,望女成凤心切,给读高三的英子制定了严格的计划,并且几乎是无时无刻不在监督着女儿的学习。甚至为了方便自己随时掌握到女儿的动态,宋倩在英子的书桌前装了一块玻璃墙。面对控制欲如此强烈的母亲,懂事的英子一向采取忍气吞声的态度。

妈妈:“孩子,我都是为你好……”心理学:这其实是一种非爱行为

但这次英子选择了反抗,她不想再被母亲宋倩管制,以死威胁母亲让自己报考南京大学。她一直想要做个乖孩子,但母亲宋倩的爱让她窒息,只能把上南京大学当作一种逃离的方式。对于英子来说,母亲宋倩的控制欲已成了一种负担,阻碍了她的梦想,所以她隐忍许久的情绪终于爆发,并如此猛烈。而母亲宋倩也为此伤透了心,她很爱女儿并且尽职尽责,一切都是为女儿考虑,可最后还是不被女儿理解。

一、什么是“非爱行为”

宋倩身上真的有很多现在父母的影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都会遇到这样的父母,甚至连我们自己都可能是这样的父母。“我这都是为你好,爸妈能害你吗?”“你要是不听话我可生气了,我过成这样都是为了你,你可不要让我失望。”“如果不是为了给你一个完整的家庭,我早就离婚了。这么些年,我过得容易吗?”类似的话真的是太常见了,这里边包含的爱也太沉重了,沉重得甚至让人窒息。

妈妈:“孩子,我都是为你好……”心理学:这其实是一种非爱行为

心理学上对这种行为有一个界定,被称为“非爱行为”,是指以爱的名义对自己最亲近的人进行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这种爱,往往会附加条件,带着强制或限制性,实质上却是一种对亲近的人的非爱性的掠夺。这种情况容易发生在恋人之间、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之间。而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中,这种非爱行为是最常见的。

二、亲子关系中“非爱行为”的危害

亲子关系中“非爱行为”的伤害其实是双向的。对于父母来说,自己的初衷是善意的、美好的,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这就会让父母为之苦恼、焦虑。当然,相对孩子来说,父母受到的这种伤害要小的多,因为父母毕竟是成年人,对很多事情都有了一定的接受能力,但这种“非爱行为”的危害对孩子来说可不容小觑:

1、容易让孩子产生仇恨父母的心理。

豆瓣网上有个“父母皆祸害”的讨论小组,里边聚集了一群在亲子关系中因受到挫折而思索出路的年轻人,其中不少都是在吐槽父母的那些“非爱行为”让自己难以忍受。当然,这些吐槽其实是当初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迫切希望摆脱这种状态而发出的,就像英子冲到河边要跳河和扬言要逃离母亲宋倩一样。在这里,本应该是孩子的幸福摇篮和避风港的家,成了很多年轻人认为的“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

妈妈:“孩子,我都是为你好……”心理学:这其实是一种非爱行为

2、损害孩子身心健康。

很多时候,“非爱行为”的父母会对孩子提出很多期望,但孩子幼小的身心根本无法承载父母的过多要求,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就拿我自己来说,父母曾经很殷切的希望我能读军校,但我最终因为身高问题而无法从军,这让我很长一段时间为自己的身高感到自惭形秽。此外,“非爱行为”还容易让孩子活在别人的评价和期望中,容易不自信,抗挫折能力也会比较差。

3、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弱化各方面的能力。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过度关爱,便会操纵孩子的生活,为孩子安排好一切大小事务。这间接的剥夺了孩子的思考和动手能力,导致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长大进入社会后极容易成为巨婴。

三、如何改变这种“非爱行为”?

绝大多数父母是爱孩子的,甚至还有的爱得天昏地暗,于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给孩子最好的。可是父母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他们或许也并没有从自己的父母那里得到过真正的爱,所以也不知道怎样给孩子真正的爱,只能凭自己的经验和直觉去爱。殊不知,他们的很多行为是非爱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伤害。那么如何来改变这种现象呢?

妈妈:“孩子,我都是为你好……”心理学:这其实是一种非爱行为

1、了解什么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派克医生(Dr. M . Scott Peck)曾给真爱下过定义:爱是一种为了哺育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长而延伸自我的意愿。后来美国家庭心理治疗家保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定义了真爱的行为: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真爱行为会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从上边的两个观点我们不难得出: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应该是信任包容理解尊重鼓励和支持。遇到问题父母要与孩子多沟通,而不是企图控制孩子。

2、做到对孩子真正无私的爱,不求回报。

父母的“非爱行为”有很大一部分是对孩子有条件的,比如:对于幼小的孩子,很多父母会说“要听话,要乖哦,爸爸妈妈喜欢听话喜欢乖的孩子。”这其实就是父母在暗示孩子要服从自己,按自己的话去做。所以要想克服这种行为,必须让自己改变观念,对孩子不求回报,做到真正的无私的爱。

3、正视亲子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给孩子引导和适当帮助。

父母与孩子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后,两者之间必不可少会产生矛盾和冲突。这并不是坏事,如果处理得当,是可以增进父母与子女之间感情的。在这个时候,父母需要给孩子创造温暖、支持的家庭氛围,然后给予他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这样不仅能缓和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还能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