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投分享 · 动力煤:行业自救?没用的,胳膊扭不过大腿

四月份以来,煤炭价格遭遇了一轮急跌,动力煤CCI5500价格指数从536元/吨跌至472元/吨,下跌64元/吨,跌幅达到11.94%,绝对价格已经逼近红色区间。

自供给侧改革以来,这是首次出现如此迅猛的下跌行情,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5.6%,行业亏损达到42.3%,引发了行业对2013-2015煤价大幅下跌行情重现的担忧。早在4月15日,就有产业人士提出要克制踩踏式降价,行业协会也呼吁各煤企理性营销,焦煤企业更是被建议5月1日起减产10%。受供给端调控预期升温的影响,动力煤2009合约自4月14日探底后连续反弹,最高升至500元/吨上方,但在随后一周,郑煤却再度回落。

客观来说,笔者认为这种走势实属正常,所谓行业自救,实际上很难对煤炭价格带来多少积极的影响。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煤炭价格在此前并未出现非理性下跌,行业自救无法带来估值的修复;二是经济衰退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陷入亏损才是正常状态,煤炭行业亦没有理由例外。

在4月9日,郑煤二次触及490元/吨一线时,笔者撰文称,抄底时间尚未到来,整体操作思路仍应以逢高沽空为主。彼时,笔者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动力煤相对其他品种的跌幅较小,存在补跌空间。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个问题,在原油、化工产品、基本金属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动力煤下跌过程中的非理性因素远少于其他品种。因此,我们近期看到有色金属强势反弹,动力煤却仍然弱势运行。

如果我们认定煤价下行过程中不存在非理性部分,那么所谓行业自救便成了一个伪命题。站在理性的角度思考,商品价格等于商品价值,那此时的煤炭价格就是市场基于当下的经济形势给出的公允价值。在这种情形下的所谓自救,其实是试图将别人仅有的利润抢到自己手中,这是祸水东引、以邻为壑。在上下游联系紧密的情况下,这绝非长久之计,也非行之有效之计。

从内在价值的角度考虑,煤炭价格一方面代表了煤炭行业的利润,另一方面又代表了下游各行各业的成本。显而易见,内在价值的多少更依赖下游对成本的接受程度,最终是取决于需求的多少。众所周知,分析商品价格时总是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去寻找未来的大趋势,这是因为宏观经济的强弱决定了需求的多少。任何商品,只有存在需求,它才具备价值。对于动力煤价格而言,作为成本被接受的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下游利润的多寡。尽管作为最大需求的火电盈利尚可,但煤化工产业亏损严重,难以对煤价形成支撑。在这种情形下,试图通过非市场手段阻止价格下跌无异于以卵击石。

从相对价格的角度看,众多能化、金属品种都曾触及2015年的低点,而动力煤价格还远远高于当时的低点,表明煤炭的真实价值可能比目前的市场价格更低,煤价存在继续下跌的空间。下面是两张对比图,希望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的估计当下动力煤的内在价值。

建投分享 · 动力煤:行业自救?没用的,胳膊扭不过大腿

图片来源:Wind,中信建投期货

建投分享 · 动力煤:行业自救?没用的,胳膊扭不过大腿

图片来源:Wind,中信建投期货

投资策略方面,笔者不看好行业自救之举,煤价向下运行的趋势难以阻挡,投资者仍应该坚持逢高沽空的策略。不过,考虑到非市场调节措施陆续出台,包括减产、进口管制、安全生产检查、一票煤整治等,煤价下行过程中的震荡将会加剧。具体而言,在470-500元/吨区间上沿进行沽空,在下沿则部分止盈。

写在最后:

基于当下经济形势的定调,煤炭企业应该做的不是试图逆势挺价,而是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缩减各项成本,同时让市场进行适当地优胜劣汰,如此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长久之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