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骑驴过县衙:规矩到底给谁定的?管窥古代的所谓礼制。

据《唐才子传》记载,李白离开皇宫后,有钱又有闲,于是骑头驴云游四方、寻仙访道,十分逍遥自在。有人说,唐朝那么大,为什么不骑马要骑驴呢?很简单,慢呗,人家又不是公干,要那么快干什么?要享受的就是这种慢节奏、慢生活,这可是成功人士才能享有的,就像现在一些富豪一样,平时也不是时时刻刻奔驰宝马,往往有空喜欢散散步,骑骑单车。

李白骑驴过县衙:规矩到底给谁定的?管窥古代的所谓礼制。

李白骑驴大概也是这种心态,人家从翰林院辞职,皇帝是恩赐了大笔开销的,足够过上富足日子了。于是成天酒足饭饱、走亲访友,一有灵感,便诗赋满江,过得那个痛快。一天醉醺醺晃悠悠的来到华山下的华阴县,当街而过,路过当地县衙。现在看起来也没什么,但唐朝有规矩,县衙门口只能步行。李诗仙喝多了,哪管这个,估计清醒也未必当回事。

李白骑驴过县衙:规矩到底给谁定的?管窥古代的所谓礼制。

你不当回事,可有人当回事。谁?县令!一听有个书生竟敢公然不下驴从衙门口招摇过市,立马拍案而起:抓!你这违反的不仅是大唐国法,更是践踏我县太爷的脸面,不打你一顿大板还不把本县当干部了!于是衙役蜂拥而出,把当时还不太红的李白抓进来。亏得骑驴没骑马,要不快马一闪而过,还逮他不着了呢。

李白骑驴过县衙:规矩到底给谁定的?管窥古代的所谓礼制。

县令见那醉汉押进堂了,大声呵斥:你是什么人,竟敢如此无礼!看他穿着神态不像一般人,便没有立刻打板子,而是让人给他纸笔,令其将前因后果详细写出来。说白了,先交份检查,看看态度,要是无心之过还好说,要是有意为之,还得大刑伺候。另外也探个底,万一要是哪路神仙,别胡乱得罪了。县令还算是个谨慎人。

李白骑驴过县衙:规矩到底给谁定的?管窥古代的所谓礼制。

  经过一番折腾,李白好歹散了酒,清醒过来了。听说是这么回事,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就这点破规矩也值当这么舞舞喳喳的,你能奈我何?于是嘴角一撇,接过笔纸,略加思索,写下了一段惊世骇俗之言: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

李白骑驴过县衙:规矩到底给谁定的?管窥古代的所谓礼制。

县令一读,大惊失色,满篇狂悖之言!要是给他捅上去,可比衙前骑驴要罪重多了:我曾经喝醉了时,用皇上的手帕擦嘴,他不但不怪罪,还亲手为我调制醒酒的羹汤。为了让我下笔,杨贵妃亲自捧上砚台,高力士给我脱靴。在天子的门前,皇宫大院之外,我都能骑马,真没有想到,到你区区华阴县,还不让骑驴了!

李白骑驴过县衙:规矩到底给谁定的?管窥古代的所谓礼制。

这一堆大话也不需多解释,虽然信息不发达,上面所写的事情,全大唐的人都知道,柯匡华阴县离长安并不远,更是如雷贯耳:只有李白才享受过如此的恩宠。县令马上明白眼前大神到底是谁,马上下跪谢罪:不知道是太白翰林驾到,失敬失敬!李白倒也不愿意为难一个七品小官,大笑一声,扬长而去。

李白骑驴过县衙:规矩到底给谁定的?管窥古代的所谓礼制。

事情就这样离奇地了结了。大家紧张的心情也放松下来,我们伟大的诗仙没有受到丝毫惩罚,反而备受礼遇就继续云游了,羡慕吧?但我的心情似乎平静不下来,我在想,如果不是李白这么牛逼的人物,只是个老百姓,即便是无心之失,结局会是怎么样呢?估计少不了一顿板子吧?看来规矩都是看菜下碟的。

李白骑驴过县衙:规矩到底给谁定的?管窥古代的所谓礼制。

前些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记者招待会上别质问为什么有钱人不排队就能得到核酸检测,特朗普有点无奈地说:这就是人生吧。在号称人人生而平等的美帝尚且如此,在一出生就被细分成三六九等的中国古代社会,更是赤裸裸地体现了人间的千差万别。即便儒家所谓仁义道德,对权贵根本就没有约束力,而对百姓的要求,却条条见血,没有余地。

李白骑驴过县衙:规矩到底给谁定的?管窥古代的所谓礼制。

一个社会文明程度不是看权贵怎么说的,而是要看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是这么过的,有没有基本的尊严和足够的话语权。古代社会强调“礼”,所谓“礼”,就是藩篱的“篱”的变语,“礼”就是一道道约束人的行为的“栅栏”。放眼望去,越往下,栅栏越多越密,老百姓被困在一个个小方格里,要么憋着,要么爆发,于是就有了一次次惨烈的农民暴动。

李白骑驴过县衙:规矩到底给谁定的?管窥古代的所谓礼制。

可惜的是,暴动带头人往往目的是跳到栅栏稀松的上层去,而不是把百姓身边的不合理栅栏清除,所以,农民起义未必就能得民心,爆炸之后很快就被扑灭,很难持续有效地对社会进行改良或革命。所以《易中天中华史》没有专门给农民起义立传,或者选择性地忽略,虽然不敢苟同,但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值得深思反思。

李白骑驴过县衙:规矩到底给谁定的?管窥古代的所谓礼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