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道家重道而輕器,傳統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正是中國製造的魂

近年來,隨著我國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製造”已經逐步佔領了很多國際市場。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要弘揚工匠精神,那麼這個工匠精神從何而來呢?

老莊道家重道而輕器,傳統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正是中國製造的魂

作為六經之首的《易經》有句話叫“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簡言之,抽象地稱之為“道”,具象地稱之為“器”。再通俗一點,我們可以把技術作為“道”把工具作為“器”。《說文解字》中解釋“技,巧也”“器,皿也”。從中看來“技”在本義上是指主體作用於對象的熟練靈巧度。“皿”則本義是指物品,繼續延伸為工具。

老莊道家重道而輕器,傳統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正是中國製造的魂

在《莊子·天道》中的“輪扁斫輪”的故事,面對齊桓公的生死問答,輪扁作出了“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期間”精彩回覆,可見輪扁在製作車輪時候並不是機械式的工作,通過不斷地思考體會,掌握了製作車輪的精妙技巧,也充分體現了輪扁作為一個車輪工匠的鑽研精神。當然文中所謂聖人言乃是糟粕一說,也是見仁見智,我並不認為齊桓公閱讀聖人言就是奉行照本宣科的拿來主義。必然還有揣摩思考的味道。

老莊道家重道而輕器,傳統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正是中國製造的魂

《莊子·達生》中“佝僂承蜩”,那個佝僂之人,從“累丸二而不墜”一直練習到“累五而不墜”才有了“承蜩猶掇也”的水平。佝僂者通過大量的練習,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身體化作枯枝,用心去感受蟬,才會像隨便撿一樣的捕蟬。連孔子都對自己的弟子說他“用志不分,乃凝於神”。這也是工匠的專注精神。

老莊道家重道而輕器,傳統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正是中國製造的魂

《莊子·知北遊》中的捶鉤者,從二十歲開始喜愛捶鉤,也就是鑄劍。直到八十歲時他打造的寶劍仍能“不失豪芒”,這是為什麼呢,文中說這個人“於物無視也,非鉤無察也”,就是說自己所看到的東西只有劍,除此以外什麼都沒有。當然這裡可以排除視力的問題,只是強調這個捶鉤者的工匠精神,就是他口中的“有守也”。同樣是強調工匠精神中的專注。

而在《莊子·達生》中的“津人操舟”則有了昇華,一個“忘水”就點出了精妙所在,水性好的人只有“忘水”才能更好的操控船。文中強調“外重者”必“內拙”。這個“外”和“內”就可以理解為“器”和“道”。更有“梓慶削木製鋸”,這裡的鋸是指古代一種類似鐘的大型樂器。梓慶在製作的時候,首先會靜心凝神3天,然後忘掉功名利祿,到第5天的時候就會排除外人對我“非譽巧拙”,到第七天的時候已經可以進入忘我的境界。這個時候再去樹林中挑選製作需要的木材,“以天合天”用自己的初衷去迎合木材的自然天性,看到樹木的形態就彷彿能看到一個“鋸”就在眼前,然後把木材砍回來,稍微一加工就好了。“鋸成,見者驚猶鬼神”說明梓慶製作的成品非常好。

老莊道家重道而輕器,傳統文化中的工匠精神,正是中國製造的魂

以上列舉的這些工匠,在實際的工作中都沒有突出“器”的作用,操舟、斫輪和鑄劍很顯然都需要工具,可工匠們的關注點並不在“器”上,而是在自身技能所能達到境界,也就是更關注“道”的修煉。而且他們在工作中全神貫注,甚至有“忘器”的效果。這說明道家有著“重技輕器”的傾向。而這種傾向在《老子》中表現得更為突出,老子認為“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技巧,奇物滋起”甚至提倡“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當然這裡並不是狹隘的提倡不使用工具,而是為了推崇重“道”而輕“器”的工匠精神。這種重“道”的工匠精神也正是我們當今發展急需創新精神的重要基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