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劍歌】疫情中重讀《明朝那些事兒》

作者:王建斌(鹽城市阜寧縣人民檢察院)


在工作之餘,我陸陸續續看過不少書,有輕鬆的、膚淺的、也有深沉的、厚重的。然看得最投入、最沉醉、回味最久的,便是《明朝那些事兒》,有感於文中歷史小人物身上折射的人性光輝。


今年疫情期間,腳踝扭傷,內外交困,請假在家,禁足於小區叢林孤島,俯臥家中書房,俯視中華地圖,想起疫情,不由黯然,遂拿起塵封的當年明月當年舊作。國難讀史 ,按王夫之的說法,也許別有一番滋味。


【青蓮劍歌】疫情中重讀《明朝那些事兒》


圖片來源網絡


對明史在新時代重新解讀演繹的眾網絡寫手中,我獨對當年明月簡直欽佩得五體投地:浮世滔滔,一個人究竟需要怎樣的積累和沉澱,才能寫出這樣一部洋洋灑灑,既貼合史實,又如此精彩的洪荒之作!


明朝是中國最後一個漢族朝代,也是大專制時代最有個性的王朝,帝王將相又是個個頗具特點:55歲還橫刀立馬、衝鋒殺敵的成祖朱棣;從小要飯起家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有喜歡比自己大17歲女人的朱見深;被敵人俘虜後能用人格魅力使敵人成為自己生死之交的朱祁鎮,力挽狂瀾、清廉一生的于謙;第一大學士超級人材首輔張居正;第一蠢蛋宦官王振;第一超級宦官魏忠賢……


然而書中有一段不出名的小人物張子明的描寫卻震撼了我:


“張子明給陳友諒的第一印象,是一個呆子,站在那裡,手都不知往哪裡放。


這個人容易對付。


陳友諒開始給張子明做思想工作,從拉家常開始,到天下一統、民族大義等等,張子明只是不斷地點頭,到最後他也說煩了,表達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我合作,誘降洪都,你就能活;不合作,就死。


張子明連忙說,“我合作,我合作。”


於是,陳友諒派人押著張子明到了洪都城下,讓他對城內喊話,讓城裡的人投降。


張子明連聲答應,走到城下,大聲喊道:


“請大家堅守下去,我們的大軍馬上就到了!”


陳友諒傻眼了,他沒有想到這個柔弱的讀書人有這樣的膽量,氣急敗壞,拿刀殺了張子明。


他這才明白,這個書生並不怕死,只是他的使命沒有完成,他還不能死。他還一直記得張子明臨死前那嘲弄的眼神。


看到這一段時,我閉上眼睛,仰起臉,把湧到眼眶裡的淚水忍回去。柔弱與勇敢,竟是以這樣的形式共生於一個書生的身體與靈魂之上。螻蟻尚且貪生,何況人乎。然而他依然選擇了死——只為了更多的人能活下去。這樣的人,太值得崇敬!如此震撼,如此感動。


每當讀方孝孺《聞鵑》中“憶昔在家未遠遊,每聽鵑聲無點愁;今日身在金陵土,始信鵑聲能白頭”的詩句時,總有一種深重的傷感和同情。他以儒家的入世的積極態度抗爭到死——即使被滅十族,也絕不放棄自己的信仰。雖然我並不討厭朱棣,真心認為他皇帝當得不錯,但是當他下令誅殺方孝孺並滅其十族時,仍忍不住嫌他沒有曹操的胸懷。


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時讓我迷茫不已。比如楊朱、莊子、陶淵明、嵇康、劉伶、林和靖。我很嚮往,但也忍不住要問,如果這是中華民族的主流思想,是大多數人的選擇,那麼我們的民族、我們的文化能延續幾千年嗎?如果沒有張子明們無數的平民英雄,沒有那些熱血與激情、夢想與努力、奮鬥與搏殺,我們,還能在這裡氣定神閒仰慕隱士們嗎?也許,我們還是應該多一些擔當、多一些奮鬥的激情、多一些抗爭的勇氣和精神的吧。


《明朝那些事兒》還記載:土木之變時,明英宗的孝莊皇后錢氏用她堅貞不渝的愛情和哭瞎眼睛、哭斷腿的代價等來了心愛的人——朱祁鎮,雖然朱祁鎮此時已不是皇帝,而是囚徒。但她依然不離不棄,而男人朱祁鎮也用實際的行動遵守了和女人之間定下的誓言,他們的行動甚至可以令今世許多人為之汗顏;明憲宗成化年間在無數的太監、宮女、嬪妃共同齊心合力下,自發的組織起來在戒備森嚴的後宮冒死養大了小男孩——苦命的明孝宗朱祐樘,使之躲過了明憲宗萬貴妃的追殺,最終成為一代大明聖皇,而從小保護皇帝的親生母親雲貴土司之女紀氏卻在被血腥謀殺之後都沒能留下自己的姓名。


歷史也正是有了這無數的平凡人而變得不再那麼血淋淋,充滿了人性,社會終究是人的社會,歷史也畢竟都是人的歷史。引用作者當年明月一段話:


“讀史多年,唯一的發現是:幾千年來我們似乎在重複著同一種遊戲——即權力與利益的遊戲,整日都是永遠也上演不完的權力鬥爭、陰謀詭計,令人厭倦到了極點。但明史記載的上述這些事件似乎是個例外,它們真正地打動了我們。”


中國這個古老國度有著漫長的歷史,長得似乎看不到盡頭,但我卻始終保持著對這“故紙堆”的熱情。因為我始終相信,在那些充斥著流血、屠殺、成王敗寇、爾虞我詐的文字後面,人性的光輝與偉大將永遠存在。歷來改朝換代的歷史無非都是圍繞著權力的鬥爭,其間充滿了血腥征戰,不過當年明月這個獨特的感受和發現,我倒是非常得支持,那就是——歷史人物背後的人性,歷史人物中不光充滿了黑暗和血腥,也充斥著光明的人性,他們的所作所為真正使我感動。


【青蓮劍歌】疫情中重讀《明朝那些事兒》


圖片來源網絡


叔本華在其名著《愛與生的苦惱》裡說,歷史的人性和歷史結局本身一樣終極都是指向悲劇性的。古希臘的悲劇美學和魯迅先生都認為所謂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人看。


在我國,五代名畫《韓熙載夜宴圖》就形象地描摹了這個主題。


【青蓮劍歌】疫情中重讀《明朝那些事兒》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每個人都是胸懷躊躇滿志的意志力艱難的生存著。所謂活著,可以理解為以透支生命來換取生存。也許某個風花雪月的時刻,我們談愛,我們講幸福,但所謂幸福和愛只不過是慾望和感性的人格化力量的凸現。但這卻是我們活著的第一動力。史書裡也有不少成功和掌聲的盛宴,盛宴中英雄主人公在希望的榮光裡觥籌交錯、推杯換盞,但待賓客做鳥獸散後,今夜也許只有一彎殘月西斜。主人安在,淚灑清輝者也。歷史之滄桑,本真也。平民之人性,唯美也。人生之希望,須臾也。命運之悲絕,亙古恆常也。


魯迅說:“絕望之於虛妄正與希望相同!”然也。魯迅先生的話就是我的歷史人性觀。有希望終歸是好的。因為,我對歷史人物裡的人性始終抱著“性本善”的目光審視。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盛宴之後,淚流滿面!”每每品讀這句頗有古風色彩詠史詩句時,就使我的心靈深深震顫!但使我震顫的是那些悲涼悲劇背後的人性大愛和那一道道平凡歷史人物演繹的“真善美”風景。


“在複雜的歷史人性中,你可以瞥見今人的善良臉龐和良心脈搏。”我的恩師,清史學者,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後劉海峰教授曾對我說。其實歷史人物和今天每個平凡人一樣,都無所謂純粹的高尚和庸俗、唯美和醜陋,它只是一部人群的人性史,當然裡面也夾雜著一些末枝的所謂“歷史人物”的帝王家譜史和官僚酷吏們的權欲史。但,我真正想讀是卻是一部平民和小人物的柴米油鹽史,因為唯有這些篇章裡才不時地閃耀出“人性的光輝”。


【青蓮劍歌】疫情中重讀《明朝那些事兒》


圖片來源網絡


柏楊先生他在《中國人史綱》裡說:讀封建歷史我看不見個體的中國人,在“醬缸”週期循環裡,儘管每個人都是犧牲品和衍生物,但他們還是堅強而驕傲的活著。因為,他們是平凡而偉大的中國人,因為一部《二十四史》掩藏不住人性的光輝,因為這個民族叫中華民族。


“當我的紫葡萄化為深秋的露水,當我的鮮花依偎在別人的情懷,我依然固執地用凝霜的枯藤,在淒涼的大地上寫下:相信未來,相信人性。”


我想起了當年明月的詩句……


我想說:讀歷史,耳畔總有一種抽泣的聲音在迴盪,在一片片大英雄人物的倒塌聲中,我心中總有一縷激昂和憂鬱的雙重情愫纏著我的腳踝,使我舉步維艱、踉踉蹌蹌。剎那間我的愛、善、真、美、憂患、責任、哀傷、深沉感全數襲來,彷彿要將我頃刻撕裂!


讀史,彷彿在一堆堆廢墟的煙塵裡我瞥見了我們每個人的前世今生,在一個個平凡人物的微笑裡站立起一個個深情的人、率真的人、堅韌的人、唯美的人,熱愛生活、熱愛真理正義和大自然的人,這才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純潔、最寬廣的脊樑。這個脊樑叫作“人民群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