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就代表要吃?别把自己的肌体想得太简单!

对于大多数减肥者来讲,节食都是减肥路上必经的一站,有人在节食中低血糖晕倒了,有人得了胃病,也有人配合着运动真的瘦下来了。

饥饿就代表要吃?别把自己的肌体想得太简单!


事实上,节食不等于饥饿。无论是跑步还是减肥,节食还是饥饿,都应该是有度的。今天,小编就和跑友们聊聊不同程度的“饥饿”对于我们意味着什么?

轻度饥饿 新时尚还是新谬论?


在中国古代就有辟谷的养生方式,而这种养生方式所带来的直观感受就是轻度饥饿。


据资料记载,传统的辟谷分为服气辟谷和服药辟谷两种主要类型。服气辟谷主要是通过绝食、调整呼吸的方式来进行;而服药辟谷则是在不吃主食的同时,通过摄入其他辅食如:坚果、中草药等,对身体机能进行调节。

可见,在中国古代,人们就认为轻度的饥饿能达到养生的目的。而现代科学杂志《分子细胞》上也曾发表过研究,证明了轻度饥饿养生的说法。


研究表示:人体内有一种酶是延缓人体老化关键因素,减少卡路里摄取量能够有效保持这种酶的活性。


减少摄取卡路里不仅有助于延缓衰老,还有利于推迟糖尿病、癌症等患病期,且越早减少卡路里摄入量效果越明显。虽然这种说法还没有更多的科学佐证,但是也能为我们日常保健提供一些科学指导。

饥饿就代表要吃?别把自己的肌体想得太简单!


抛开学术和古代哲学,我们日常的感受更直观的显示了轻度饥饿的效用。

首先,轻度饥饿能减轻肠道压力,对于重油重盐的现代人来讲,是一种更适应饮食习惯的自身计划;

其次,轻度饥饿能稳定血糖、血脂,让大脑思维更清晰、更活跃,有利于提高工作表现;

第三,轻度饥饿能刺激体内激素分泌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骨骼、肌肉的生长,长期保持轻度饥饿的饮食习惯,能够提升跑者身体的基本素质,减轻跑步过程中胃部的负担。

重度饥饿 不太会有好下场


有人说:饥饿是最好调味品。诚然,轻度饥饿能让我们更快乐的享受食物,而重度饥饿则让我们饥不择食。

在生活中,我们在重度饥饿的情况下也会产生:什么都想吃!多少都吃得下!的错误想法,这种想法往往导致我们购买过多的食物而造成浪费。

饥饿就代表要吃?别把自己的肌体想得太简单!


有研究显示,重度饥饿分泌的荷尔蒙会让人倾向于选择更高热量的食物,久而久之,让人养成暴饮暴食的习惯,增加胃部负担。

在运动中,重度饥饿会让身体更易疲劳,降低运动表现。在长跑或是其他高耐力运动中,重度饥饿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这也是跑者在跑步过程中需要不断补充水分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原因。

饥饿就代表要吃?别把自己的肌体想得太简单!


而重度饥饿后的暴饮暴食,则会加重胃部负担,让人饭后昏昏欲睡,没有精神,更不要谈饭后半小时去运动了。

由此可见,保持轻度饥饿有助于健康,而常常经历重度饥饿则会让我们的身体机能紊乱,更不利于运动。和跑步一样,饥饿也是有“度”的,把握好“饥饿的度”,无论是对减肥还是提升运动表现,都是非常有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