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络论

一、经络论


建立在经络解剖基础上的经络理论,所以能阐明人体生理功能,病理过程以及疾病诊断和治疗原则,有效地指导中医各科的医疗实践,正是以其独到的认识,突出的功效,而得以历经千年而不衰。
经络的生成与古代的经络观察:经络从初步概念的生成,到形成一个集解剖、生理、病理等诸种特征和属性为一身的完整理论体系,并不是空穴来风,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古人在认真观察人体的生成、结构的实践中总结整理和逐步完普的。

经络的生成:古代医学工作者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对人体,包括人体的胚胎发育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灵枢.经脉》篇指出:“人始生,先生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告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可见两千年前的中国古医家对人体的胚胎发生发展过程的记述与现代认识是何等相近:人开始生成,是由于两性交合后,先形成于受精卵,中医称作“精”,受精卵形成后胚胎中最先生成是“脑髓”,而后逐渐形成的骨干为干架。中医认为脉包括血管和经脉两部,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固,而成为人体后,毛发才能生长,水谷入口到胃,人的血气才能运行,滋养全身,才能成为有生命的机体。


相比之下, 现代医学的胚胎学起于17世纪,当时有两种学说: 一种先生论认为,微小的人体藏在精子的头部或卵子内,交合后人体逐渐长大出世。另一种是渐(后)论认为,在胚胎早期并不存在微小的人体,而是由无结构的物质逐渐演变成具有各种器官结构的人形胎儿。直到19世纪发明显微镜后,观察到受精卵是三胚层的结构:由胚层分化成各种器官;胚胎发育最早的第三周出现脊索后发育成神经管以及脑髓。从而否定了有微小人体的先成论和后成论学说。这不能不令人惊异中国古代医学家在两千年前,对人体形成阐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一、经络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