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問鼎,秦始皇撈鼎:周代著名的“九鼎”來自何處?


鼎是流行於商周時期的重要青銅器,從其功能來說,通常被當做炊煮器。很多人對青銅鼎的理解是“煮肉的鍋”。這種認識當然不能說完全錯誤,但實際上這些肉是獻神的,因此在談到鼎的時候,最好強調它的祭器性質,而不是把它當成食器。

如今我們可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見到目前出土的“”頭號大鼎司母戊鼎,它的總重量超過八百公斤,在生產水平相對低下的商代,鑄造這樣一個大鼎必然是曠日持久的過程。不過司母戊鼎重新被發現、被重視是最近一百年的事情,而“九鼎”的傳說已經有三千年了,還形成了“一言九鼎”這個國人非常熟悉的成語。


楚莊王問鼎,秦始皇撈鼎:周代著名的“九鼎”來自何處?

那麼,“九鼎”是誰鑄造的,大致是什麼模樣?

(一)文獻記載中的九鼎

記錄有九鼎存在的現存最早文獻是《左傳》。“宣公三年”(公元前660年)中,王孫滿對“問鼎之大小輕重”的楚莊王說:

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遠方圖物,貢金九牧,鑄鼎象物,百物而為之備,使民知神奸;故民人川澤山林,不逢不若,螭魅魍魎,莫能逢之。用能協於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遷於商,載祀六百;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天祚明德有所厎止,成王定鼎於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今天對九鼎形態和功能的認知,大多出自這段話。《史記·周本紀》說:“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周公復卜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與《左傳》中所表達的“成王定鼎”一致。鑄鼎的時期是在夏朝,鑄鼎的目的在於“象物”,在鼎身上大約會有“百物”的圖形,它的目的是“使民知神奸”,對神,“協於上下,以承天休”,對奸,能夠在川澤山林中擺脫螭魅魍魎的危害。而鼎為周室執掌,是因為周有德。此外,《左傳·桓公二年》“武王克商,遷九鼎於洛邑。”可見九鼎製作地點不在洛邑周邊,而周室是在“克商”以後得到(或者製作)它的。這就是我們能從可靠性比較高的《左傳》裡看出的東西。


楚莊王問鼎,秦始皇撈鼎:周代著名的“九鼎”來自何處?

《左傳》之後,記載九鼎的史籍還有不少。如果說《左傳》所呈現的是春秋時期對九鼎的認知,那麼《戰國策》中就記錄了戰國時期秦、齊、梁等諸侯國垂涎九鼎的模樣。九鼎是象徵王權的寶器,公元前七世紀的王孫滿還能以“天命”來辯解甚至震懾楚莊王,到了公元前三世紀,諸侯就不把“問鼎”當做對天子的冒犯了,或者說,諸侯和周天子都習慣了這種冒犯。公元前290年,張儀試圖說服秦惠王設法得到九鼎:“秦攻新城、宜陽,以臨二週之郊,誅周王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能救,九鼎寶器必出。據九鼎,按圖籍,挾天子以令於天下,天下莫敢不聽。”當齊國也對九鼎感興趣時,周大臣顏率通過誇大九鼎的重量來欺騙齊王,聲稱九鼎難以搬運到齊國:“昔周之伐殷,得九鼎,凡一鼎而九萬人挽之,九九八十一萬人,士卒師徒,器械被具,所以備者稱此。今大王縱有其人,何途之從而出?臣竊為大王私憂之。”如今我們知道,在商周時期,絕無可能鑄造出需要“九萬人挽之”的大鼎。

九鼎最終去了哪裡?《史記·周本紀》說,秦“取九鼎寶器,而遷西周公於憚狐。”《秦本紀》也說:“(昭襄王)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不過後來又發生過秦始皇“泗水撈鼎”一事,司馬遷在《封禪書》中解釋說,“秦滅周,周之九鼎入於秦。或曰宋太丘社亡,而鼎沒於泗水彭城下。”《史記》中的記錄是矛盾的,可見

在司馬遷生活時,“九鼎”的去向就成了一大謎。


楚莊王問鼎,秦始皇撈鼎:周代著名的“九鼎”來自何處?

始皇撈鼎,東漢,山東嘉祥武梁祠左石室石刻


(二)大禹鑄鼎:司馬遷的戲談

從文獻上看,最起碼在周成王至周朝滅亡這段時間,洛邑確實存在代表“天命”、“周德”的九鼎。那麼,九鼎由誰鑄造呢?

《墨子·耕柱》最早言及鑄九鼎之人:“昔者夏後開使蜚廉採金于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九鼎既成……”“夏後開”即大禹之子夏啟。不過後來更流行的觀點是將鑄鼎者視為大禹,因為《史記·孝武本紀》說:“聞昔大帝興神鼎一,一者一統,天地萬物所繫終也。黃帝作寶鼎三,象天地人也。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遷於夏商。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伏而不見。”

後來有不少研究者根據《史記》中的這段話來說明“大禹鑄九鼎”,恐怕並不可靠。從目前考古發現來看,夏朝初年絕無可能製作出能夠成為國之象徵的大鼎,甚至能不能做出銅鼎還要打個問號。在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已經發現了一些表現“中原地區青銅冶鑄業已經處於興起和發展的階段”的青銅器,但二里頭遺址本身很可能包含早商文化,這些青銅器是否能夠斷為夏代製品還有爭議。


楚莊王問鼎,秦始皇撈鼎:周代著名的“九鼎”來自何處?

從二里頭出土的這些青銅器來看,其體積比較小,合金成分還不穩定,製作工藝比較簡陋,花紋也相當簡單。下圖為出土於二裡頭遺址的一件方格紋銅鼎,也是如今發現的年代最早的青銅鼎,通高20釐米,口徑15.3釐米,底徑10釐米。這件青銅鼎的工藝水平尚且如此,在大禹時期絕不可能鑄造出“九鼎”這類的大型禮器。至於《史記·孝武本紀》所說五帝時代的大帝、黃帝所作的寶鼎,更不可能是青銅鼎了。

楚莊王問鼎,秦始皇撈鼎:周代著名的“九鼎”來自何處?

方格紋銅鼎,二里頭遺址出土

在引用司馬遷在《史記》中所說的“大禹造九鼎”時,要注意其語境,正確判斷司馬遷本人的態度。“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鬺烹上帝鬼神”這句話,並不是司馬遷本人的陳述,而是“有司曰”,這個“有司”是哪個機構、哪些人群?言必稱大帝、黃帝、上帝鬼神的,很可能是儒生、史官或方士。司馬遷雖然也是史官的一員,但他把自己視為歷史的記錄者與評價者,看多了方士的拙劣表演,他對這些“以神士( 通仕) 者”並沒有多少好感,《史記》中從來沒有肯定過招搖撞騙的方士,《史記·封禪書》裡,司馬遷冷靜地展現出不學無術的方士們哄騙漢武帝的荒誕,方士們通過臆測、編造出的虛幻內容引動漢武帝求仙,以之謀取私利,原本嚴謹隆重的祭祀活動成為鬧劇,司馬遷在《史記·孝武本紀》以嘲諷的態度記載了漢武帝與方士的聯合演出,與其說司馬遷相信所謂“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不如說他認為這些話純屬無稽之談,記錄下來以暴露漢武帝和方士的可笑。

楚莊王問鼎,秦始皇撈鼎:周代著名的“九鼎”來自何處?

司馬遷像

(三)九鼎從何處來

與其相信《孝武本紀》中的“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不如相信《史記·周本紀》中所說,周武王克殷之後,“命南宮括、史佚展九鼎保玉”,《逸周書·世俘》也說,“辛亥,薦俘、殷王鼎”,大約在商代末年時就已經出現了九鼎,但此九鼎是不是西周存於洛邑的九鼎,還不能肯定。

楊寬教授曾經提出一個很有意思的觀點,他認為在西周初年可能有兩套九鼎。

一套在宋太丘社,後來沉於泗水,秦始皇曾經命人打撈。另一套在周成王時遷於洛邑,是《左傳》中楚莊王問輕重大小的真正的九鼎。這種推測似乎也有可能。宋國的地位比較特殊,周朝遵循“興滅繼絕”的傳統,將商紂王的兄長微子啟封於商朝舊都,建立宋國,特准其用天子禮樂奉商朝宗祀,在宋國保存著從商代繼承而來的一套九鼎也是可以理解的。


楚莊王問鼎,秦始皇撈鼎:周代著名的“九鼎”來自何處?


我們更應該把九鼎視為西周初年的造物。在商代之前,先民們的技術水平還不足以製造大型銅鼎,這一點是無可懷疑的,必須尊重歷史事實。商周鼎革之後,周室繼承了商代部分巫術文化不假,但他們更願意劃清商周之間的界限,鼎為祭天的重器,如果採用商鼎祭天,接受祭祀的究竟是商的先祖還是周的先祖,它所象徵的是商的天命還是周的天命?周人認為 “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在周朝建立時就強調了“德”的重要性,天命會因“德”而轉移,這與商民族對祖先神簡單而熱烈的崇拜有重要的區別。郭沫若說,“周人根本在懷疑天,只是把天來利用著當成了一種工具,但是既已經懷疑它,那麼這種工具也不是絕對可靠的。在這兒周人的思想便更進了一步,提出了一個‘德’字來。……(德)根本的主意是‘人定勝天’。”周人清除商代濃郁的巫術文化氛圍、截斷商代祖先神的脈絡尚嫌來不及,怎麼會把商代鑄造的銅鼎鄭重地放在洛邑、用來承載周德?《逸周書·克殷》說,“乃命南宮百達、史佚遷九鼎三巫”,此時的九鼎恐怕已經是西周新鑄的九鼎了。

商代時鑄造了大量的方鼎,司母戊鼎是方鼎,殷墟婦好墓、殷墟商王大墓都曾出土有大型青銅方鼎,其體積、重量都在當時所鑄造的圓鼎之上。比如殷墟婦好墓同時出土了方鼎和圓鼎,兩件方鼎的外形尺寸比圓鼎更大,單件方鼎用銅量超過圓鼎一倍有餘,可見的祭祀活動中方鼎更受重視。但目前所見西周時期所鑄造的大型銅鼎幾乎都是圓鼎,淳化大鼎、大盂鼎、大克鼎皆是三足大鼎。作為祭器的青銅器是為了巫師通神之用,方形或者圓形必定反映著商周之際不同宗教觀念的轉換,很可能與祭祀活動的不同對象有關。商代重方,周代重圓,存於洛邑、承載周德的九鼎如果存在的話,有極大可能是圓鼎。


楚莊王問鼎,秦始皇撈鼎:周代著名的“九鼎”來自何處?

如果要推測九鼎的具體形態的話,可能與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的子龍鼎的形態相似——二者鑄造時間相近,子龍鼎通常斷代為商末周初。九鼎的形制應該與其相差不多,系造型雄偉的三足圓形銅鼎,器頸部與足上端裝飾有高浮雕式獸面紋,銘文少或無。在難以看到真正九鼎的情況下,到中國國家博物館觀瞻子龍鼎,大抵也能想象出周代寶器“九鼎”的模樣。

(四)結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對九鼎的認識:九鼎大概率是存在的,推測其鑄於西周早期,紋飾與形態類似於子龍鼎。到了周代末年,它可能被秦國掠走。1923 年 11 月 19日,顧頡剛在《討論古史答劉胡二先生》一文中說“九鼎的來源,我以為當是成王建立東都時鑄下的大宗器(或商末所鑄而西周所遷)用來鎮撫王室的。”這應該是比較接近事實的觀點。

我們也不能忽視一個奇怪的事實,那就是作為王權代表、又是“通天之器”的九鼎卻不見於《詩》《書》,而最早提到九鼎諸事的《左傳》已經是春秋末期的著作了。只要九鼎未能通過考古發掘出土,我們就始終會處於謎底無法解開的困惑之中。

“九鼎”雖然消失了兩千多年,但關於護邦保國的神器“九鼎”的傳說依舊在華夏大地上流傳。從某種意義上說,“九鼎”的物質生命早已結束,但它卻一直存在於國人的想象之中,作為華夏民族的一個符號,作為大一統的象徵……


楚莊王問鼎,秦始皇撈鼎:周代著名的“九鼎”來自何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