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丨这些上不了学的传言,为什么总是盯着连元街?

文/吴婷婷


前几天我就连小54平入学标准的传言写了篇文章(点击可查看原文:重要通知!关于连元街小学的这个谣言,别信!!),结果文章的留言区还有我的朋友圈引发了很多争议:


有人说54平确有其事,因为自己听学校老师说过;有中介说曾目送自己的客户进学校确认此事,也有人说这个规则曾内部执行过但后来执行不下去就不了了之了……


各有各的说法和真相,不能问,问了也是说不清,道不明。


但相比这件事的真相,我更关心:


这些上不了学的传言,为什么总是盯着连元街?锡师、扬名、南长街、东林怎么没有?


我认为,根源可能是连小的施教范围真的太大了。


讨论丨这些上不了学的传言,为什么总是盯着连元街?

▲无锡龟贝壳内近3/4(图中红色、蓝色、黑色圈内)是连小的施教区,此外,崇宁路占1/4,还有一丢丢是锡师附小


施教范围大会带来很多问题。


比如,房子太多,要上学的孩子就很多,连小能不能一直这么塞下去?


再考虑的实际点,施教区那么大,房子那么多,要买连小学区房的人选择面太大,选择面大了,价格就上不去,你看人家锡师的学区房价为什么总能创新高,人家盘子小,房子少,物以稀为贵呀!怎么办呢?


学生数量的问题,有学校来解决,目前的方法是扩班。


但也有人想,如果到了扩班也解决不了的那一天,怎么办?


于是各种流言就出来了:什么连小要造分校,连小要收掉XX小学做分校,施教区边缘的孩子要被分流、公寓的学区只能一次性……


其中传的最有鼻子有眼的,就是这个54平之说↓


讨论丨这些上不了学的传言,为什么总是盯着连元街?


流言直接影响了连小学区房的价格和交易。


比如“边缘说”筛掉了施教区边缘的房子,“公寓说”筛掉了公寓,“54平之说”筛掉了54平以下的房子,房源量少了不少,房子的稀缺性也上来了,价格,自然也上来了。


尤其是54平之说,刚传出那两年,连小54平以下的房子全线滞销。


而这部分房源数量,差不多占了连小所有在售二手房的1/4。


与此同时,54平之说影响之大让传言人始料未及。不止影响了连小,锡师、崇宁路、扬名、五爱低于54平的房子压根无人问津。任凭各小户型房东各种保证确认可以上学、甚至还调低了房价,买房人就是不动摇。


转机出现在去年5月,新一届的小学招生通告出炉。


大家睁大了眼睛在连小的招生通告上看了几遍,都没看到所谓的面积限制和对应的落户要求,才意识到,54平可能只是个谣言。


讨论丨这些上不了学的传言,为什么总是盯着连元街?


买房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


当晚,54平以下的房子迎来报复性涨价,当月,54平以下二手房的成交量也迎来爆发性增长。


其实类似方式的卡入学在深圳也发生过。


2018年12月4日,深圳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在其官网挂出的《关于学位申请的补充要求告示》,申请该校学位的房产进行户型面积段及居住年限等方面的“升级”要求:

1、住房面积小于或等于30平方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6年以上,且在深圳市内没有其他更大面积住宅类商品房。


2、住房面积大于30平方米且小于或等于50平方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4年以上,且未被锁定。


3、住房面积大于50平方米的,需购房及实际居住满一年以上,且未被锁定。


4、上述购房年限,均以当年4月30日为基点向前倒算。


不过不到48小时,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就发声明称已要求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撤下“告示”,并对因为“告示”引起担忧的家长,诚恳地表示歉意。


有法律人士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2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


按照法律,就近入学只要求“户籍所在地”,而未有其他要求。将入学和房子面积大小挂钩,是法律之外的“额外要求”,缺乏正当性,属于违法无效规定。


看看深圳的这个30平、落户6年,再看看无锡传言的这个人均18平、落户3年、唯一住房,一旦也落到纸面上,恐怕也会遭受非议,相信无锡不会有人愿意做这样的出头椽子。


包括这次,一周前,54平之说重现朋友圈的时候,我发现,信谣的人也明显少了。


甚至出现部分中介出来站台,提醒大家“这个是谣言,大家不要相信!”


这是个好现象。


今日讨论:你听说过哪些学校和学区房的流言?怎么看待这些流言?你买学区房时会考虑哪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