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教師因上網課超時受處分,對這個問題你怎麼看?

吃貨的修成記


網課是基於手機或者是電腦等屏幕為媒的一種教學方式,它容易造成人的視覺疲勞,和對老師的審美疲勞,網課的時長應該比面授時長要短一些,這樣才能保證學生學習的注意力


石電春秋


基於對事實負責任的態度,筆者在網絡上以“網課 超時 處分(處罰)”等關鍵,進行了搜索,並沒有見到有任何的媒體報道。但如果用“網課 超時 舉報”為關鍵詞進行搜索,則有不少的信息:比如,如何舉報網課超時;有教師上網課超時被舉報;還有重慶市民在“重慶網絡問政平臺”對學校的舉報。

但客觀地說,並沒有在網絡上看到有老師因為上網課超時被處分的報道。

那麼,現實中有沒有可能因為網課超時被處分的事呢?個人認為,這種情況,一般是提醒,最多就是談話,真的進行處分,應該是不存在的。

但也說不清楚,如果拒不改正甚至還有其他情節,被處分也是有可能的。我們下面談談與之密切相關的幾個問題:

一是各地為什麼要對網課時間進行限制

疫情爆發後,各地在“停課不停學”的原則下,開展了網課。但網課從一開始,就備受指責,最關鍵的原因兩個:一是對健康特別是對視力的影響。目前看來,這一影響,是非常明顯的,雖然沒有權威的比較數據,但筆者周邊的孩子,視力基本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筆者的孩子,從裸眼4.8下降到了4.0——要知道,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還是很關注這個問題的。

二是對網課教學效果的擔心。毫無疑問,目前看來,由於管理跟不上、輔導跟不上,缺乏直觀的形象的認知,網課的效果,肯定不及線下教學。

而對網課的時間限制,肯定是基於對健康特別是對視力的影響。目前,中學階段基本上是40分鐘,小學階段要求是20分鐘。這都是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身體特徵制定的,總體來說,是具有科學意義的。

二是為什麼教師容易出現網課超時

那為什麼老師容易出現超時的問題呢?

沒有做過老師的人,很難理解老師的心理——老師把不得多給學生講一些,多讓學生練習一些,然後學生學得多一些。

可以說,再佛系的老師,都是這樣的。

所以,不僅僅是網課,平常的上課,拖堂問題,都是一個老大難。

但另一個方面,也顯示出教師教學觀念的問題:你講了,你要求練了,學生就懂了、掌握了嗎?

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真正的知識,必須是在實踐中掌握的知識!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沒有鈴聲。在學校上課,是有鈴聲的控制的——鈴聲就是指令。而網課,沒有鈴聲,就沒有指令,老師講得興起,就容易忘記時間。筆者有一次給學生講岳陽樓記,連續兩個小時——學生不提醒,我高興了,搞忘了。

三是應該如何理性對待教師的網課超時

前面談到,網課本身就會影響視力,超時,就會加大對視力的傷害。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對下一階段上課老師的影響。

筆者經常會到線上去聽所在區域老師的網課,就發現有老師超時,上下節課的老師,苦等無人,在學校的群裡吐槽。

但對於老師的網課超時,個人認為,還是需要理性看待。畢竟,老師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學生,不能動不動就舉起處分的大棒。

有地方我為了治理教師拖堂,曾經將拖堂作為教學事故,個人認為,這就是小題大做了。

從管理的角度,還是需要給老師做一些溝通工作,提醒老師注意超時的負面影響。可以在技術層面,來做一些提醒。比如,在直播間設置時間報警器,到了時間,就會有提醒,避免老師忘記。

而那些動不動就舉報的家長和學生,還是要分清楚是非,要理解老師的一片好心。再說了,有些意見和建議,是可以通過更合適的途徑,來表達的。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三水三心


說實話,我認為教師上網課超時受處罰,這個是不合理的。

首先,上網課不可能經常超時,如果偶爾超時的話,也是可以接受的。

其次,有的章節內容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多,重點難度大,老師會做重點講述,這個時候就容易超時。

再次,網課應該富有彈性空間,在時間的精準上難免沒有把握的那麼好,一次兩次的超時,也會讓老師進行反思,並不是用處罰來制止老師的超時。

最後,我想請問一下,誰願意拖長超時?誰不希望早點下課休息了,這也不是老師自己所想的。

但是老師上課經常超時的話,確實有一些不好的影響。比如說計劃好的時間一下子被打亂,或者是影響了下節課中間的休息時間,一旦拖課給孩子帶來焦慮著急的心理,拖堂的那段時間絕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果。

因此,我覺得老師拖堂還是有一些原因,但情有可原的部分我們可以原諒,老師也需要進行審視反思,及時的改正。

但是用處罰來限制,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不容易被人接受,也會讓老師感到很委屈。這就是我個人分享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