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困中之困”硬骨头——陕西宝鸡交通决战脱贫攻坚侧记

草长莺飞,春意盎然。关中平原西端,秦岭层峦叠嶂,渭河平原平畴沃野,巍巍六盘山生机涌动。宝鸡,这座以路而兴的城市,正在焕发新活力。

啃下“困中之困”硬骨头——陕西宝鸡交通决战脱贫攻坚侧记

眉县村民悠闲等公交(资料片)

两千多年前,宝鸡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如今,中华民族延续千年的小康梦想正在这里照亮现实。托起梦想的关键支撑,正是交通。

近年来,在交通运输部第六结对帮扶工作组对口支援下,宝鸡市交通运输系统扎实践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努力发挥先行官作用,高质量建设扶贫路、小康路,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时代考卷上写下了奋进的答案。

宝鸡市交通运输局局长胡公尚介绍,目前,宝鸡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67万公里,公路密度达92.2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13公里,二级以上公路里程1608公里,116个镇(街)、1159个建制村实现了100%通沥青(水泥)路、100%通客车。

一条条县乡通道宽阔平坦,一条条村组道路连环成网,一条条产业道路承载梦想、通进民心,一批批贫困县乡村摘掉“穷帽”、奔向小康……

“交通+”模式蓬勃发展 群众脱贫增收多了新引擎

从宝鸡市区出发,驱车两小时便来到了麟游县九成宫镇丰塬村。在华盛绿能(麟游)光伏农业产业园,村民们在园区内劳作,有的正在采摘时下最畅销的香椿,有的正在“侍弄”着多肉植物和花卉,有的在精心培育即将上市的蔬菜,人们干劲十足。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总规划用地6000亩,一期工程预计今年9月份建成并网发电。

2016年,麟游县引入“光伏+农业”产业扶贫项目,在丰塬村建设了华盛绿能光伏农业产业园区,采取“棚上发电、棚下种植、园区旅游”的立体生产模式,将太阳能发电、高效农业、观光旅游业有机结合。

“项目不仅给予农民和贫困户土地租金,还向贫困户倾斜招工,孵化贫困户和农民创业项目,实现共同发展、共享收益。”华盛绿能(麟游)光伏农业产业示范产业园负责人说,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2421万千瓦时,主要生产高端苗木、茶叶,吸纳游客16万人次,实现产值8000万元、利税2000万元,可安置城乡富余劳动力600多人。

交通便利是吸引该项目落地的关键条件之一。2015年年底,306省道通车,后来通村路也由土路变成水泥路,高速公路麟游县收费站口离园区仅3公里。这个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国家级贫困县,迎来值得期待的“交通+光伏”发展前景。

“‘交通+’打开了发展的大门。”交通运输部挂职干部、宝鸡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王福恒告诉记者,随着交通的畅达,麟游县“东部苹果西部菜,中部畜牧+药材”的产业布局已初具规模。当地的生态资源日益成为脱贫致富的发展优势。如今的麟游终于抹去了“闭塞”“落后”“贫穷”的标签。

产业发展到哪里,公路就延伸到哪里。同属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风县,发展势头十足的“交通+”模式,为农业、旅游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扶风县交通运输局先后为陕果集团扶风万亩猕猴桃基地、元宝枫产业园、杨继岭农庄、扶杨现代农业产业园修建了16条产业路共82公里。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大型物流和快递企业相继落地扶风。全县已建成农产品销售市场4处,7家农村货运物流企业在农村布点153处,极大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

“县委、县政府全力支持我们探索推广‘交通+’模式,交通运输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先行官’作用。”扶风县交通运输局局长刘满忠自豪地说。

近三年,扶风县发展苹果、猕猴桃等3.55万亩,苗木4210亩,设施蔬菜、食用菌2325亩,养殖畜禽44.6万头(只),产业覆盖率达到91.7%,群众脱贫增收有了新的“引擎”。全县贫困人口由过去13625户51407人减少到2019年的1377户2808人,71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1.45%下降到1.17%。

在位于陕甘宁三省区交会之地的陇县,“借袋还菇”的故事家喻户晓。

宏盛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布局陇县温水镇坪头村,已成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省级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基地、苏陕扶贫协作产业扶贫示范园。园区基地为贫困户免费提供生产菌棚、供水供电、技术培训,借给贫困户每棚8000个菌袋,园区基地以每斤3元保底价回收香菇,每季每棚保底收入8000元。

陇县交通运输部门坚持将园区道路通达作为吸引投资、保障农产品产销的重要举措,与园区同谋划、同实施,确保园区建到哪里、道路就配套跟进到哪里,累计硬化园区道路110公里,实现了所有园区道路硬化全覆盖。目前,已有200余贫困户参与“借袋还菇”,每年户均增收1.6万元。

扶风县、陇县的交通答卷不是个案。近年来,宝鸡市按照县域经济特点,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发展与交通运输建设结合起来,优先安排帮扶贫困地区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建设,“交通+”多种模式实现蓬勃发展,为贫困地区精准注入脱贫致富动力。

围绕“粮、果、畜、菜”四大支柱产业,宝鸡市发展果蔬大棚7174亩,畜牧养殖5.3万头,药材种植2.5万亩,低质低产园改造0.5万亩,农业产业结构更加合理,质量与效益不断提升。2019年5月,陕西省政府发布公告,2018年陕西省共有23个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其中,宝鸡市扶风县、千阳县、麟游县、太白县、陇县5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据统计,5县农村居民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8%、8.5%、9.5%、9%、10%。

综合交通网渐次铺展 更大发展动能精准注入

曾经,交通运输不畅,给当地老百姓出行和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不少群众一直没有脱贫。直到2017年年底,宝鸡市还有贫困村430个,贫困人口4.2万户共11.77万人,贫困发生率6.49%。位于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风县、千阳县、麟游县、陇县,更被称为“困中之困、贫中之贫”。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围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宝鸡市交通运输局将交通扶贫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全力以赴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聚力解决农村群众“出村穿皮鞋、进村穿泥鞋”的尴尬,努力改善农村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条件。

立下愚公志,啃下“硬骨头”。2016年,宝鸡市全面启动农村公路进村“最后一公里”项目建设,并定下“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目标。经过两年努力,列入市级投资计划的通村公路联网工程和村庄道路硬化工程全部完成。

目前,宝鸡市农村公路进村“最后一公里”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0亿元,共建成通村公路8856.8公里,已实现65.92万户门前道路水泥硬化,硬化覆盖率93.8%。

在麟游县崔木镇杨家堡村,几年前村里交通不畅,村民生活十分艰苦。如今,水泥路和公交车通到村民家门口,村里成立公司发展旅游业,土豆、中药材、烤烟及特色养殖产品逐渐走俏。“大伙脱贫致富了,闲暇时既可以坐公交出行,又能在村民大舞台上演出文娱节目。”望着村里的变迁,麟游县崔木镇杨家堡村党支部书记梁超言语间流露着自豪。

从乡村到城市,更大的综合交通网越织越密。

近日,连接宝鸡和咸阳的交通大动脉——菏宝高速公路旬邑至凤翔段全线已经掀起施工热潮。旬凤高速公路2018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建成通车。届时,将彻底改变麟游县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也将有力支撑沿线经济社会发展。

目前,宝鸡市“三横两纵两环”的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正在形成,重大高速公路项目达到10个,建设总里程超过600公里。

铁路、民航发展齐头并进。目前,谋划建设的城际铁路项目已有3个,其中全长21公里的西安至法门寺宝鸡境内城际铁路项目正在建设。宝鸡经汉中至巴中铁路、宝麟铁路北延及电气化改造等项目加快推进。宝鸡市还将实施宝鸡凤翔支线机场项目,支持实施麟游县、眉县、金台区、陇县、凤县通用机场建设。

“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全国第二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正在加快构建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将为宝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更精准的动力。到2025年,宝鸡将基本建成“内通外联、公铁互补、空地立体、衔接顺畅”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城乡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巩固

“活不重,特别好!”陇县天成镇马曲村贫困户闫战海是村里一名公路管护员。2016年通村公路建成后,村上就给他提供了这份公路养护工作。

闫战海每天工作三四个小时,负责从柿树园路到范马大道路口全长一公里左右的路段清扫,以及道路两旁的绿化维护工作。公路管护员工资加上政府的低保补助,减轻了不少生活压力。

在天成镇,同闫战海一样,拥有公益性岗位的贫困户共有124人,均不同程度地改善了家庭经济条件。陇县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加快交通项目建设的同时,宝鸡市全面加强公路管理、养护、运营,推动城乡客运高质量发展,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017年,宝鸡市政府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标准提高了一倍,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标准分别达到每年每公里县道14000元、乡道7000元、村道2000元,并全额纳入市县两级财政预算。

宝鸡全市建立了以村为主的管护责任体系、以贫困群众为主的管护队伍、以财政补助为主分级负担的投入机制,拓宽了贫困户就业渠道,为加强乡村治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了经验,受到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2019年,全市共投入管护资金6952万元,选聘贫困人口4591名。

2019年,宝鸡提前实现全部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列入项目库的建制村通畅、通村公路油返砂、深度贫困村通村通组路三类交通扶贫项目已全部完成。

各地结合实际创新公路养护工作。“建设是基础,管护是关键。”千阳县坚持“畅”字当头抓管护,构筑“政府负责、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网格化农村公路管理体系。县乡公路推行分段承包和“四定一包”(定人员、定路段、定责任、定报酬,包路况良好)的养护模式,实行“月查季评”的考核机制,做到养护覆盖率、经常性养护率达到100%。目前,全县共选聘专职人员344人,农村公路管护工作走向了日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农村公路不但要建好、管好、护好,还要运营好,才能为脱贫攻坚提供更有力的保障。宝鸡市交通运输局认真组织摸底核查,逐村制定工作方案,推进建制村通客车。2019年9月底,全市100%建制村按时实现通客车目标。

在继续巩固现有通村客运成果的基础上,宝鸡市大力发展农村公交,有序推进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引导建立县级财政负责的农村客运公交亏损补偿机制,落实农村公交补贴资金,使城乡居民真正享受到均等化的交通运输服务。目前,宝鸡至眉县、宝鸡至凤翔、宝鸡至蔡家坡3条城际公交线路已经开通,县域20公里范围内的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行率达到40%,城乡公交串起了“四好农村路”,成为百姓的暖心路。

“四好农村路”的综合效益还在深度显现。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的原则,宝鸡坚持把客运服务与旅游业发展相结合,与城市交通、产业园区、行政中心、学校景点相衔接,努力让出行更便利。

宝鸡还依托全市8个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108个镇级服务中心、951个村级服务站,大力扶持农村物流企业,实施电商扶贫项目155个,带动一批贫困村的脱贫攻坚工作。

如今的宝鸡大地上,悠悠古道依然留存着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印记,曾经的声声驼铃已经被滚滚车流所替代;日益铺展的交通运输网,蜿蜒盘旋在山水之间,描绘出一幅幅美好生活的水彩画,托举起着老百姓的致富愿景。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在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宝鸡市交通运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将继续肩负先行官的时代重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服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坚强的交通运输保障。

六盘山下,人民群众更美好的日子正在路上!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