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成子篡位,孔子建議魯哀公伐齊,算不算“言之不怍”呢?

陳成子,即田恆,即田成子,因其家族出自陳國,也稱為陳恆。公元前481年,田恆發動政變,殺死了齊簡公,擁立齊簡公的弟弟為國君,就是齊平公。可以說田恆時期為“田氏代齊”打下堅實的基礎,至公元前391年,田恆四世孫田和廢齊康公。公元前386年,田和放逐齊康公於海上,自立為國君,同年為周安王冊命為齊侯。公元前379年,齊康公死,姜姓齊國絕祀。田氏仍以“齊”作為國號,史稱“田齊”。

陳成子篡位,孔子建議魯哀公伐齊,算不算“言之不怍”呢?

簡公,即齊簡公,姜姓,呂氏,名壬,是齊悼公之子。最終被田恆所殺。本章的內容就是孔子在得知田恆弒殺齊簡公後,非常憤怒,孔子認為唯名與器不可假人,他很莊重的覲見魯哀公,請求發兵伐齊。但沒有得到魯哀公與季康子的支持。

陳成子篡位,孔子建議魯哀公伐齊,算不算“言之不怍”呢?

這件事被記載於《論語.憲問篇》第二十一章,其原文是:陳成子弒簡公。孔子沐浴而朝,告於哀公曰:“陳恆弒其君,請討之。”公曰:“告夫三子!”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之三子告,不可。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

陳成子篡位,孔子建議魯哀公伐齊,算不算“言之不怍”呢?

這段文字從字面上看比較好理解,齊國大臣陳成子弒殺了齊簡公。孔子得知後,馬上齋戒沐浴覲見魯哀公,請示道:“陳恆弒其君,請你出兵討伐他。”哀公說:“你去報告季孫、孟孫、叔孫三家吧。”孔子退朝後說:“我曾位列大夫,所以有國事不敢不來報告君主,而君主卻說‘你去告訴季孫、孟孫、叔孫三家吧’!”孔子去向那三位大夫報告,但三家都不願採納孔子的意見,孔子又說:“因為我曾經做過大夫,所以不敢不來報告呀!”

陳成子篡位,孔子建議魯哀公伐齊,算不算“言之不怍”呢?

文中有兩個問題需要解釋一下,一個問題是孔子先後兩次說“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其內含有什麼不同,為什麼要記載兩遍呢?第二個問題就是《論語》上一章記載的孔子說過“其言之不怍,則為之也難”,孔子在建議伐齊的時候,是不是存在過於理想化的問題,魯國當時的國力如果去伐齊,會不會自取其辱,更直白點說,那就是去找死。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孔子所謂的勸諫是不是他自己所說的“言之不怍”呢?

陳成子篡位,孔子建議魯哀公伐齊,算不算“言之不怍”呢?

先說第一個問題,第一次說“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這句話,朱熹認為孔子這句話是覲見完魯哀公出來後自言自語所說。意思是弒君之賊,按道理必須討伐。身為國家的上卿大夫,有為國家出謀劃策的責任,對這種事應該及時彙報君主並提出合禮的建議。現在國君甚至不能自己命令那三家權臣,卻讓我去向他們報告。這是在發牢騷呢。

陳成子篡位,孔子建議魯哀公伐齊,算不算“言之不怍”呢?

第二次說這句話則是告知完三家權臣,得到不採納的回覆後,離開三家後,自語所言。孔子依君命去報告,季孫、孟孫和叔孫這三家魯國的權臣,則一向從心底裡無視君主,與齊國陳成子互為聲援,所以三家肯定會阻止孔子的謀劃。孔子明知此結果,但依然進行了彙報,孔子再次說“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這句話,警告三家權貴的用意是非常明顯、深刻的。

陳成子篡位,孔子建議魯哀公伐齊,算不算“言之不怍”呢?

對於第二個問題,後世儒學者多認為不存在“言之不怍”的情況。想想也情有可原,孔子被尊為至聖先師了,還怎麼去評批呢?《左傳》中也記錄有此事,內容更詳細。“孔子三日齋而請伐齊三,公曰:‘魯為齊弱久矣,子之伐之,將若之何?’對曰:‘陳恆弒其君,民之不與者半;以魯之眾,加齊之半,可克也。’”孔子不僅從禮法的角度分析了討伐的必要性,也對軍事力量方面進行了對比。孔子認為雖然齊強魯弱,但陳恆弒其君在前,齊國民眾至少有一半不會贊同陳恆的所作所為,以魯國一國之力,再加上齊國反對陳恆的力量,是可以打敗陳恆的。錢穆先生就認為如果孔子只是討論禮法的必要性,而不考慮實際力量的對比,就是“言之不怍”,個人意見的發表猶有不可,更何況向君主討論和彙報國家大事呢?

陳成子篡位,孔子建議魯哀公伐齊,算不算“言之不怍”呢?

朱熹在《論語集註》中引用了程頤的註釋,程頤認為《左傳》所載的內容並非孔子所說,認為《左傳》所記孔子所說過於側重力量的對比,而輕視了禮法的力量。後世學者多認為這種解釋有失偏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