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廣寒
公孫勝是老資格的梁山元老,歷經晁蓋、宋江兩朝不倒,非但不倒,而且還一直位列梁山革命集團領導核心層,最終在宋江自甘墮落為朝廷走狗、以眾兄弟的鮮血染紅自己的頂子時飄然出走。公孫勝是梁山的政壇長青樹,最終全身而退,肯定有其獨到之處。
我一直認為公孫勝是革命理想主義者。他並不好財,晁蓋、宋江及眾將多次送他金銀都推之不受,他參與劫生辰綱,是為了獲得革命的啟動資金,而不是李逵般的“大碗喝酒、大塊吃肉”。
他第一次離開梁山,就是在宋江上山之後。那次出走事件,我認為是他已經看出了宋江不是個好鳥,與自己的革命理想有所分歧,於是借探母之機返回二仙山跟隨羅仙人繼續深造。
但是即使公孫勝在看清了宋江的為人之後,對於自己昔日的戰友們還是放心不下,在打高唐州時再度出山,顯示了其對革命戰友的同情心理。
除此之外,也很有理由懷疑“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這把戲就是他一手操作的,畢竟他是這49名道士之中的一員,很難想象沒有他這樣的一個被神化了的人物,宋江怎麼能如此完美的泡製這一子虛烏有的事件。
也就是說,公孫勝同學長期從事梁山的領導工作,對於宋江的一些裝神弄鬼的東西很是瞭解的,像那些什麼九天玄女之類的事件,瞞別的粗人可以,瞞他這個半仙可不行。
在北宋特別是徽宗時期,道教是第一大宗教,群眾基礎深厚,公孫勝利用其道士的身份,在神化宋江,包括神化這一百零八人是上應天宿方面,是比較不受懷疑的,這對於凝聚眾多有著封建迷信思想的老粗們是很有作用的。
上面說過了,公孫勝同學是有著革命理想主義、浪漫主義的牛人,其個人能力也超強,宋江和他的關係,肯定是互相利用、互相防範的作用。
公孫勝雖然與吳用並列梁山上的執掌機密軍師,但吳用早已倒向宋江,而公孫勝同學一直與宋江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係,這從領導核心宋江的角度上來看,這就很令人生厭了。
厭煩是厭煩,但是宋江是拿他沒辦法的。一則公孫勝的實力在那擺著,暗算不起作用,二則公孫勝是革命元老,說話還是算用的,所以當公孫勝看不慣宋江而選擇主動離開的時候,宋江也裝模作樣挽留一番,實際上兩個人都心知肚明,只是大家沒有明著反目。
所以說公孫勝第一個離開宋江,是他最先看清楚了宋江的本質,反正遼國也破了,自己仁至義盡,所謂道不同不足以與謀。所以,聰明人一定要學會激流勇退。然而,激流勇退說說容易,做到卻難,公孫勝同學因為是有特殊身份的牛人,所以他做到了。
實際上歷史上像這樣一直處於政治權力核心而又能全身而退的人物還是如鳳毛麟角般的稀少的。因此,宋江受招安後公孫勝回薊州出家。淮西平定後,遵師命辭別眾兄弟,功成身退,回家奉母,修習道術。
如見首不見尾的入雲神龍,從此隱居在山林泉石之中。隱居時以每日作詩飲酒為樂最後享年82歲。公孫勝淡泊名利,正因為他的性格讓他選擇閒雲野鶴的生活,他無疑是梁山好漢中最幸福的人物之一。
六音坊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這是公孫勝的高明之處。
公孫勝在江湖上也是有名的,道號一清道人。
他的武功很厲害,晁蓋的十多個莊客都攔不住他。
但公孫勝厲害的不僅僅是武功,還在於江湖經驗。
書裡說,公孫勝行走江湖多年,江湖上所謂一清道人也是赫赫有名的。
他和晁蓋一夥搶劫了生辰綱案發,被迫逃上梁山。在逃上梁山之前,公孫勝也和阮氏三雄他們一起殺了不少官兵。
到了梁山以後,晁蓋他們發現王倫不願意收留,又無處可去,就聯合林沖火拼了王倫。
當時,公孫勝就感到了危險。
外面是大宋官兵圍剿,內部還有這些火拼的可能。
好在晁蓋這個老大很講義氣,也重情義,將公孫勝列為第三位,僅次於晁蓋和吳用。
但是,公孫勝以自己的江湖經驗,認為晁蓋這個人頭腦比較簡單,不夠心狠手辣,怕是不能成就大事,也難以約束住部下的野心派。
自然,那時候晁蓋的部下還比較簡單,不過是阮氏三雄、劉唐之流,都是比較直爽的漢子。
但宋江上山以後才幾天,公孫勝就藉口回老家探望母親,一去不回。
大家注意,晁蓋拿出一盤金銀作為路費,公孫勝只拿走了一半。
要知道,當時十萬貫生辰綱可是公孫勝出力搶走的,他應該至少分1萬貫鉅款。
但現在公孫勝連一盤金銀都只拿走一半,一是裝作真的是回去看望母親,另外則是說明他是不惜代價,寧可不要錢也要離開梁山。
為啥?
公孫勝明白一山不容二虎的道理,知道宋江絕對不是什麼好角色。
以當時江湖名氣來說,宋江名氣遠遠大於晁蓋,也強於柴進,堪稱江湖第一人。
以手腕來說,宋江畢竟是個官吏,很懂政治,精通爾虞我詐的政治手段,這是老粗晁蓋比不了的。
而且,宋江這人心狠手辣,也不是相對仁慈的晁蓋可以相比的。
宋江為什麼殺閻婆惜?並不僅僅是閻婆惜接著梁山的書信敲詐他。
其實閻婆惜就是個弱女子,宋江劈頭蓋臉捶幾拳,搶回書信燒掉就是了。
空口無憑,閻婆惜沒了證據還能要挾他嗎?
而宋江卻直接殺人,擺明了是滅口,不讓他私通梁山的風聲洩露出去。因為私通賊寇,是滿門抄斬的罪名,宋江不願意冒險,就乾脆殺人。
閻婆惜雖然不良,好歹是宋江的小妾,一日夫妻百日恩。
宋江殺起來毫不手軟,頭都割了。
再看,宋江為了招收霹靂火秦明,不惜派人假扮秦明殺死了青州城外無數百姓。
這些百姓又有什麼罪?僅僅為了招募一個將領,宋江就能殘殺這麼多無辜,可見這個人的狠毒程度。
相反,晁蓋主政梁山以後,下令不得濫殺無辜,連搶劫也是隻要東西不殺人。
這些公孫勝都看在眼裡,他明白晁蓋絕對不是宋江的對手。
宋江上山以後,梁山的局勢會發生變化,下面肯定是一場內鬥。
後來聰明的如吳用、林沖、劉唐之流,直接倒戈投靠到宋江那邊去了,不和晁蓋一條心了。
相比起來,公孫勝聰明程度不亞於吳用,但他比較正直,不願意背叛之前的大哥,就乾脆離開梁山這個是非之地,跑路了。
事實證明,公孫勝跑的很正確。後來沒多久,晁蓋就不明不白被射死了,宋江成為梁山大哥。
之前就投靠宋江的吳用、林沖、劉唐大體被重用,但阮氏三雄則被冷凍。以阮氏三雄的武藝,又是對於梁山極為重要的水軍,阮小二不過排列36將的第27位,阮小五第29位,阮小七第31位,幾乎都是最末流了。
書中最後寫道,平定淮西后,公孫勝就脫離了宋江陣容,回到老家繼續做道人,最終得以善終。
而其他107個兄弟,善終的也就是十分之一吧。
公孫勝,也是一個高人。
薩沙
刀墓觀點:特性,不如說是心性。作為道人,他是失敗的;作為英雄,他是成功的!
在一百單八將裡,最神秘的要數入雲龍公孫勝。之所以神秘,不僅因為他能呼風喚雨興雲起霧,還因為他的一些行為確實讓人捉摸不透。相比吳用,公孫勝才是最懂政治的人。
除去法力第一不說,他還佔著兩個“一”:
他是一百單八將中唯一一箇中途出走“躲貓貓”的人,也是第一個和宋江說再見拜拜的人。單就這兩個一,就很值得同大家討論一番。
生辰綱東窗事發後,公孫勝和晁蓋等人死力殺退官軍,逃到梁山泊,火併王倫,晁蓋當上梁山泊的老大,公孫勝也扶搖直上,成了梁山泊的三當家。在這一系列活動中,公孫勝始終是積極主動、全力以赴的。他為的是什麼?是權力。半生的拼打,不正是為了今天嗎?志得意滿、功成名就的公孫勝怎麼會去做道士呢?怎麼會突然離開權力場,躲進了深山呢?
因為一個人——宋江。
公孫勝判斷:一個不愛錢財也不好色的人,一定會熱衷於權力;一個熱衷於權力而放著二把手不當的人,就是想當一把手。可是,梁山泊已經有一把手了,那就是晁蓋。
如果宋江真的當上了老大,梁山泊還會有晁蓋的立身之地嗎?而沒有晁蓋,還有公孫勝嗎?是晁蓋讓公孫勝當了三把手,是晁蓋給了公孫勝現在擁有的一切權力和富貴。他們同甘共苦、並肩戰鬥,才開創梁了山泊的今天,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他已經看出了宋江不是個好鳥,與自己的革命理想有所分歧,於是借探母之機返回二仙山跟隨羅仙人繼續深造。
但是即使公孫勝在看清了宋江的為人之後,對於自己昔日的戰友們還是放心不下,在打高唐州時再度出山,顯示了其對革命戰友的同情心理。
除此之外,也很有理由懷疑“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這把戲就是他一手操作的,畢竟他是這49名道士之中的一員,很難想象沒有他這樣的一個被神化了的人物,宋江怎麼能如此完美的泡製這一子虛烏有的事件。
如果第一次出走完全是他自己做的決定,那麼第二次徹底離開宋江就不只是自己的意願,還是遵從師父羅真人的法旨。
這一點五十三回反映的很清楚。戴宗找到公孫勝時,高唐州的軍情已是十萬火急,可公孫勝還跟戴宗,因為這回不是他一個人在戰鬥,還有他師父這個強有力的“後盾”。羅真人當戴宗面替徒弟回絕“吾弟子已脫火炕,學煉長生,何得再慕此境?”
這個“火炕”,很顯然是公孫勝對羅真人述說的那個梁山,也許是晁蓋式的梁山,也可能是宋江式的梁山,公孫勝跟戴宗走,完全是被動的服從師命而並非出於真心。總而言之,公孫勝作為一個英雄人物,是梁山英雄智慧者的代表,也是灑脫道家不甘淪落紅塵的體現。
尊師重孝、足智多謀、道術多變、嫉惡如仇。但是,他也有其他道者不同的一面。重視友情,體恤民生,擁有了一個道家不該有的濟世情懷。
辨別善惡忠奸,把自己的能力用在合適的地方,公孫勝用俗人的肉體完成了濟世,用道人的仙骨,完成了他的終其一生的修道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