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的書法有什麼特點?

筆尖寫字課堂


小楷《玉版十三行》是王獻之所書,被譽為"小楷極則″,雍容華美,飄逸爽朗。用外拓法,筆勢伸展。顧盼生情。

(玉版十三行原石)

王獻之是東晉書法家,字子敬,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他的楷書以《洛神賦十三行》為代表作品。

(玉版十三行原石)

雖然他隨父學書,但風格各異。王羲之小楷書法內斂含蓄,如君子藏器。而王獻之筆勢開張外肆,飛動瀟灑而奇險。

(玉版十三行原石)

此帖用筆輕快靈活,乾淨爽利。骨力勁健。結構欹側取勢,變化多端。章法布白十分靈活,打亂安排,橫不成列,豎不成行,都未對整齊,參差錯落,通篇自然,氣韻足。有氣質、有風度。

(玉版十三行原石)

張懷瓘評:"能極小真書,可謂窮徽人聖,筋骨緊密,不減於父。″

(個人淺見,僅供參考。不當之處,敬請包涵。上圖書法作品為王獻之書。)


神韻軒書法


王獻之的書法特點,可以用十六個字來概括:丹穴鳳舞,清泉龍躍。精密淵巧,出於神智。

王獻之以行書和草書聞名,但他的隸書和楷書也是相當有功力的。王獻之的傳世名作有《洛神賦十三行》,又稱“玉版十三行”;《鴨頭丸帖》;《中秋帖》等。



王獻之自幼跟父親王羲之學習書法,後期兼取張芝,別為一體。王獻之天資聰明,胸有大志,學書刻苦,善悟,並有創造精神,他創造的“一筆書”,變其父上下不相連之草為相連之草,往往一筆連貫多個字,這些在他的《中秋帖》中表現最為突出。



王獻之的書法藝術主要是繼承家法,但又不墨守成規,而是另有所突破。在他的傳世書法作品中,很容易看出他對家學的傳承及自己另闢蹊徑的蹤跡。



以上為回答為個人觀點,一家之言,僅供參考。如果各位網友對此有不同看法,歡迎留言和評論!


中州耕牛堂主


謝謝悟空小秘書邀請。也謝謝你的邀請。王獻之的書法,是王羲之之後重要的繼承者和發展者。

我們從一個方面來說,就足以證明,王獻之的重要貢獻。這就是王獻之的“一筆書”。


什麼是“一筆書”?有的說是一個書法作品,從第一個字到最後一個字,如一筆寫出一氣呵成。

有的說是一個字映帶牽絲如一筆寫成。

我們不管這些說法對不對,有一點很清楚,那就是寫字如何更快一點,王獻之的書法作品,是非常明顯的,這是書法家對社會的重要貢獻之一。


王獻之能夠在書法上有這麼一點重要的貢獻,那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所以,他能夠與父親王羲之齊名,在歷史上的書法家中,只有他們父子能夠並列成為“二王”,足以說明王獻之的成就,不在父親之下。


為什麼寫得快非常重要?我們知道,在王獻之這個時代,中國書法還在實現偉大轉變的路上。

這個時代,已經有草書,也有行書,其中草書是書寫速度最快的。

所以,王獻之就趕上這個時代的需要,對草書是非常痴迷的。


草書的重要意義就在於,能夠最大限度的與思維速度保持一致。

而在王獻之之前甚至更早,我們漢字的寫法,都沒有比較快的方法。這對記錄思想是很大的一個限制。

所以,漢字能不能有快速的寫法,就成為一個社會問題了。

所以,漢代末年,已經出現了草書。但是,這種書寫方法,只有很少一些書法家才能做到,一般人還是做不到的。

王獻之老爸王羲之,也對草書非常痴迷,一生最大的夢想就是能夠龍飛鳳舞地寫字。

但是,王羲之也只能做到“小草”的程度。

什麼是小草?就是每一個字都是草書,但是,是獨立的草書。

到了王獻之,為了加快書寫速度,幾個字連起來的寫法,逐漸突出了。

這是草書重要的發展。因為,幾個字互相連綴而書,明顯會加快書寫速度。

今天我們看到的《鴨頭丸》、《中秋帖》雖然不是王獻之的真跡,但是,王獻之的書法特點已經與王羲之有很大的不同了。

王獻之的書法特點,前人認為是“外拓”。什麼叫外拓?拓就是“推”的意思。外拓,就是向外開張。

王獻之的書法,確實有一種向外奔去的感覺,這可能是他敢於突破前人的最大勇氣了,值得我們學習研究。

據說,米芾對王獻之有特殊的研究,所以能夠獨樹一幟。學習二王,不要忘記王獻之的厲害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