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農民# #農民豐收節# #小麥# #小麥收割# @頭條號 @頭條三農 @頭條精選

小麥豐收

今年小麥豐收,中原地區的冬小麥已經開始收割,收麥季總是農村一年中最忙的時節,也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候。

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我的好友出差見到正在收割的麥田,興奮的給我發回照片,給我講他小時候收麥子的故事。

新疆30年前的麥收季

好友的老家在新疆,那個美得像夢一樣的地方,小麥要到六月底才能成熟。三十年前,機械化收割機還沒有普及,那時候是用鐮刀收麥子的,割麥子就是這麼來的吧。

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先用鐮刀割麥,打成捆,用架子車拉到場上,鋪開曬乾後再用四輪拖拉機帶著石碾子打場,還需要藉助風揚場,整個過程要幹十多年天,才收穫金燦燦的麥子。

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在農活兒上,永遠是聽著沒有看著難,看著沒有動手難。每道工序都是技術活。

用鐮刀割麥,人彎著腰,左手一把從麥秸的半腰抓住,右手用鐮刀一下子就從麥秸的底部把左手中的這把麥子割斷。動作行雲流水,要是生手,一把麥子能割好幾下,不小心還能割到自己。

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打成捆,有專人負責把所以割下來的麥子打成很粗的一捆一捆的,立在麥地裡,方便拉到麥場曬乾。隨手在麥地裡抽出幾根麥子,左一擰右一擰地,就纏好了。這個步驟儘管好友描述的簡單,但我知道,我是從來沒有弄明白學會過的這個。

收麥是體力活,一般會幾戶人家湊在一起幹活,共建一個麥場。那幾天的伙食也會好一點,有條件的割點肉,日子緊吧的也拿出過年後醃製的鮮雞蛋。提前會把鐮刀、架子車、叉木鍁等這些農具打磨修繕,迎接麥收季。

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麥剁裡的童年

孩子們,尤其是大一點兒的孩子,也不閒著。幫忙割麥、用鐵叉挑起麥捆裝車、攤場翻場揚場,也能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燒茶水送到地頭兒,或者照顧一下家裡的牲口。農村的孩子早當家,就是如此了吧。

金色的麥田在風中搖擺,麥浪在輕輕的點頭,那個場景,什麼時候想起來都會是美美的。因為心中充滿收穫的喜悅,孩子們很是興奮高興,而且,孩子似乎有使不完的精神頭兒,跑來跑去的。

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太陽落山後,整個麥場更是孩子們的天下。捉蜻蜓、捉迷藏、數星星。

打完麥子的草垛像小山一樣堆在麥場中,孩子們在草垛裡玩捉迷藏,不停的鑽出來、鑽出去,出來的時候,滿身的草屑,也顧不上這些了,再一次鑽進草垛裡。時不時,還要比一比看誰能先爬到草垛上面去。

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夜晚不用回家睡在屋裡面,幾個小夥伴在場上支個帳篷看場。隨意的躺在地面上,卸去一天的疲勞,聞著麥秸的香味,在漫天星空中數星星找星座。話說,那個時候是可以用眼睛直接看到星座的,美好。

聽著好友講他這單純的童年生活,平凡、簡單、快樂,甚是羨慕。

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

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我好友說,他讀書時有假期,回家收麥。工作後,利用週末回家收麥。

不在乎收成多少,這是我們這代工作中城市的農村人懷念家鄉的一種形式。一方面,繼承勤勞的我們不願意荒廢土地,另一方面要保留城市和家鄉的鏈接。

現在,機械化給農村帶來了便捷,聯合收割機一畝60元解決了好多天的農忙,可他總還是回憶小時的麥場,那段充滿麥香味的夏天。

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誰不懷念自己的童年呢?也許過幾十年,現在的孩子也會懷念它們小時候的手遊是多麼有趣,討論哪款手遊好玩。

誰不懷念自己的家鄉呢?雖然她可能現在不夠美麗不是一線大城市。

回家收麥,是我們的一種表達,是我們對家鄉無比深沉的愛戀。

有一種個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每一捆麥子都有一個童年,有一種對家鄉的懷念叫回家收麥

你對家鄉的懷念是什麼?

每個人都有對家鄉的懷念方式,你的是什麼,留言分享吧。

家鄉的花?家鄉的食物?家鄉的人?家鄉話?

歡迎閱讀我以往文章:

不是荔枝葡萄,吃了1000多年,它才是咱老百姓的夏天水果之王!

小滿後的小麥收割季——麥秋不是秋天噢

真的有藍蓮花嗎?藍蓮花是存在於傳說中的花嗎?

夏天高溫天氣吃“凍梨”?也算應季水果?吃完肚子痛?

虞美人被當罌粟,被提醒不要惹麻煩!

愛陽光,愛生活,在這裡與大家分享各種美好,感受生命的力量。

喜歡就關注我,歡迎轉發、收藏、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