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歌式样诞生的词是以何方式出现的?有怎样的特点?

就在唐诗作为有唐一代的显文学逐渐蔚为大观时,我国诗歌王国的另一朵奇葩——词,也在唐代这块沃土上汲取了充足的养料,悄悄地生根发芽,静静地含苞而立,开始等待怒放的美丽时刻。且“太上忘情,太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我辈”,人类之所以能在世间上演千载不磨万古不灭的历史,究在有情之一字耳。而感情是需要宣泄与表达的,无论是豪壮的还是旷达的,绮丽的、还是深情的,表达的方式很多,究其最为敏感丰富者,莫过于文学,文学中最可传情者,又莫过于诗歌。我国历来为诗歌之泱泱大国,诗体发展之成熟,形式之完美,艺术成就之高超,均奔逸绝尘,睨视四海。不过,诗歌这种样式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又有着极为精微的区别。

以诗歌式样诞生的词是以何方式出现的?有怎样的特点?

从诗三百篇始,我们的祖先就在吟咏着关雎之思、卷耳之怀、苯莒之乐、杨柳之哀,先民的情感便在这些文字间保存了下来,不但让后人欣赏体味,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后人抒发感情的范型乃至产生感情的潜在母本。于是,千余年来,中国的诗歌便成为了古人留给后人的一份幽光离合、华美摇曳的情感之影。然而,古诗之抒情,却还是有其枘凿之处,大致有三。效其一,诗体多为齐言,先民之情感或许单纯,故齐言不但可以尽之,且有整齐之美,节奏亦易为掌握,故其文质彬彬,相得益彰。然而,人类历史的童年虽然懵懂,但总要从童年时代走过,经历咿呀学语到青梅竹马,总要继续前行,从知慕少艾到博功取名,那么情感自然也就复杂起来,以此齐言抒发之,颇似以军容饰演轻歌曼舞,其结果自可想而知。

以诗歌式样诞生的词是以何方式出现的?有怎样的特点?

其二,诗歌之美,大半之功在于其声韵之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中,也即音乐性特点。中国古代诗歌在开始时即是声诗,诗三百篇即以音乐之特点而分类,后世之诗歌,莫不踵此。然而,诗歌毕竟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在发展中不由自主地会向自己的领地迁移,随着文人的参与及诗歌自身的发展演变,声诗逐渐而变为徒诗,诗歌与音乐便也分道扬镳了。这也不能不影响到诗歌的抒情能力。其三,中国诗歌历来受国人注目,社会风俗,以诗为尚,千载才人,无不呕心沥血于此,这成就了古诗那不拘一格的艺术面貌,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诗三百中绝大部分本来是各地采上去的民歌,原始先民的心灵弦音皆在于此,然而,它们因为过于被重视了,被打扮成了“经”,于是在香火的缭绕下,面目也竞倨傲起来。

以诗歌式样诞生的词是以何方式出现的?有怎样的特点?

后世之诗歌,既以三百篇为嚆矢,亦效而仿之,再加上后世之诗歌与人的功名利禄挂上了钩,诗也便越发严肃,就好像一个绝色女子突然要母仪天下,自然要板起面孔来。唐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无疑是最为辉煌的,但是,以上三个方面的缺憾也非常明显。从诗体而言,以今体易古体,使齐言得以成熟定型,于是或五或七或绝或律,所有人的所有情感,都必须在这整齐的行列中表达出来;至于音韵,则以格律救之。以此观之,唐人在人类历史上或许正经历到了一个特定阶段,这个阶段的情感与此诗体的形式恰能妙合无间。但是,人类历史总在发展变化之中,叶燮曾说过“中唐非仅唐之中也,乃百代之中也”的话,他说此话的时候,也许都没有意识到,自己说出了中国历史上多么巨大的一个转折。

以诗歌式样诞生的词是以何方式出现的?有怎样的特点?

中唐社会之转型正是这样一个“百代”之转型,中唐后的文学自然也会跟着它的老东家一人 类情感的变化而改服易帜。同时,唐诗发展的巅峰状态,也令后人难以逾越,他们不得不另寻他路。于是,一种新的诗歌式样就这样诞生了,这就是词。关于词的起源,众说纷纭。在中国古代,绝大部分人认为词是源于诗的,所以,一般都称词为“诗余”、“乐府“等,这也反映出认祖归宗的世俗惯性——人们都愿意把一种文化系统中所产生的新现象归结为文化系统中占有优势地位的强大因子,而这种立场鲜有正确的。事实上,词的起源是一项很复杂的文化系统工程,它隆起于中国文学的漫长蜿蜒的山脉中,其实竟可以说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必然。人中唐,是一个经济发达的时代,也是生活在东亚大陆上的华夏民族开始发现市井生活及其享受市井生活的时代。

以诗歌式样诞生的词是以何方式出现的?有怎样的特点?

经济,这只看不见却又有力的巨手悄悄地给唐人带来了都市与“歌酒家家花处处”的都市生活,同时也带来了与此相应的文化娱乐。这种变化可以从新兴与传统两个方面来看,也正是这两个方向的力矩,最终合力产生了词。首先是燕乐的兴起。中国的文化是一种艺术化的文化,然而,被认为是所有艺术的核心的音乐,却并没有给中国文化以应有的自豪。周秦时期,中原音乐主要是雅乐,多用于郊庙祭祀之事,所以典雅肃穆有余而流动婉丽不足;汉魏之时则以清商乐为主,但一来“晋室迁播,其音分散”,二来其音节尚嫌平淡,艺术空间亦嫌褊窄。至唐代,音乐也一如唐代之国势及唐人之性格,强盛、自信、开放、宏通。

以诗歌式样诞生的词是以何方式出现的?有怎样的特点?

再加上政治与军事的因素,少数民族音乐纷纷传人,为中原儒雅平和的音乐吹进了北方凛冽的朔风与不羁的灵魂。如唐代十部乐,就有高丽、天竺、安国、康国、龟兹、疏勒、高昌七部是域外音乐。这样,就形成了唐人喜闻乐见的节奏鲜明、变化多端的燕乐。当时,燕乐的舞台主要在酒筵歌席之畔,它就仿佛隋唐之时的美丽歌伎一样,成为各种宴会上一道不可或缺的佳肴。它适应着都市生活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于是,在这种都市娱乐的要求下,又产生了与乐曲相配的歌词。当时酒席上或想攀龙附凤、或只纵情豪饮的人与在一旁手拂琵琶并轻启朱唇的歌伎们都没有意识到,他们为极耳目之享受而产生的歌词便是笼罩了苏辛周姜等无数才人的新的诗歌一词。

以诗歌式样诞生的词是以何方式出现的?有怎样的特点?

相对于上面所说的新兴因素之外,还要承认另一种传统的因素一那 就是诗歌的繁荣对词体形成的影响。暂且不说诗的兴盛刺激了唐人对于诗美的追求,也不说传统诗歌积淀的艺术感觉对词体的帮助,甚至可以放开诗在酒席间的演唱对燕乐配辞的暗示,仅仅看某些声诗向词的转化就知道了。一些齐言的声诗在席间配乐演唱,乐工对其音节做了改动,最后竞变为了杂言的词牌。当然,这不是词的起源的主流。

我是“五月六月”,执笔走天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了解中国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