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為何三次下葬,揭開其不為人知的祕密

秋者,主肅殺之氣。1908年的秋天,在中國近代史上較為特殊。

慈禧太后為何三次下葬,揭開其不為人知的秘密

因為這個秋天,大清國的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相隔不到一天就雙雙離世,這一情況,對中國乃至世界當時都引起了巨大的關注:因為此前半個世紀,大清國處於一種事實上的“二元制”格局:既光緒帝是名義上的元首,而慈禧太后是事實上的元首。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幾乎同時去世。大清帝國的兩位元首同時去世,自然是影響世界的大事。

慈禧太后去世後,其葬禮上發生了三件事,幾乎每一件事,在中國封建史上,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情。

慈禧太后為何三次下葬,揭開其不為人知的秘密

第一件。按照大清國的慣例,歷朝皇太后大多居住於慈寧宮,去世後也應該將靈柩停放在慈寧宮。而慈禧太后則較為特殊。她去世後,靈柩停留在皇極殿。在清朝歷史上,這座宮殿曾經是乾隆帝擔任太上皇帝期間居住的地方。之所以這樣處理,是因為滿清貴族和宗室認為,慈禧太后雖然是太后,但事實上行使了皇帝的權力,並且確實對大清國做了貢獻。

慈禧太后為何三次下葬,揭開其不為人知的秘密

第二件。自古以來,不論是皇帝、太后還是老百姓,去世後都要在靈堂內用蠟燭(窮人家用油燈)點長明燈若干天。而慈禧太后則別出一格,她的靈臺沒有點蠟燭,而是點了電燈。傳統印象中慈禧太后是一個守舊的人,但事實上則不然。慈禧太后為人十分時髦:比如照相技術傳入大清國以後,慈禧太后成了照相的發燒友,甚至還和李蓮英等人一起合影;並且,慈禧太后還乘坐過汽車和火車,對這些近代交通工具並不排斥,因此,用電燈代替蠟燭,也非常符合慈禧太后的意願。

慈禧太后為何三次下葬,揭開其不為人知的秘密

第三件。慈禧太后去世後,和大清國有外交往來的各國也紛紛舉行了哀悼。其中最為典型的是日本。日本明治朝廷宣佈全國為慈禧太后守孝二十天。其餘各國使節,也紛紛來到慈禧太后的靈柩前表示悼念——在現代視角來看,慈禧太后是一個誤國之人。但是結合當時的歷史條件來看,大清帝國作為一個傳統農業國家,面對各資本主義工業國的打壓,能避免像奧斯曼帝國那樣丟失大片土地,已經很不容易了。更何況慈禧太后掌權的半個世紀裡,雖然有喪權辱國的一面,但是,其支持的洋務運動和收復新疆,確實對後世產生深遠影響,這一點也讓列強較為欽佩。

慈禧太后為何三次下葬,揭開其不為人知的秘密

慈禧太后去世後,其遺體遭到了三次安葬,可謂身後事風波不斷。

第一次是慈禧太后去世後,清朝的宣統朝廷為其舉辦的安葬儀式,規格極為尊貴。

第二次則是1928年,軍閥孫殿英為了得到慈禧太后的陪葬品,於是挖了慈禧太后的陵墓。之後滿清宗室奉宣統帝的旨意,重新安葬了慈禧太后。

最後一次則是1983年,文物管理部門在重新整頓清朝皇陵的過程中,為工作需要重新安葬了慈禧太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