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用一妙计灭楚,不费一兵一卒不杀人,如今美国视其为制胜绝招

引言

《孙子兵法》中说到“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战争是为了夺取胜利的手段,但却并不是唯一的手段。俗话说“杀敌一万,自损三千”,战争一旦开始,不管成败如何开战双方都势必会有伤亡,因此只有不战而胜才是夺取战争胜利的最高境界,而这也就更加考验将领的谋划和智慧了。

01

管仲作为齐国名相,有着极为出众的谋略和才华,同时他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谋略高手。管仲尤其擅长经济和管理这两方面,曾和楚国打过一场非常著名的经济战,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就轻松地战胜了当时实力极为雄厚的楚国。那时楚国和齐国互相敌视,随时都有开战的可能。但由于楚国的兵力强劲远胜于齐国,若是贸然开战,齐国并不会占到多少好处。齐桓公为此烦恼不已,便前去请教足智多谋的管仲,管仲就向齐桓公献上了一条妙计——“公贵买其鹿”。

管仲用一妙计灭楚,不费一兵一卒不杀人,如今美国视其为制胜绝招

▲管仲与齐桓公对饮塑像

所谓的“公贵买其鹿”就是让齐国的贵族大家都花重金去楚国买野鹿,齐桓公虽然不明白这么做究竟是为何,但他对管仲深信不疑,于是就立即采取了行动,让全国的王公贵族都争相前去购买楚国鹿。与此同时,管仲还指点齐桓公加强修筑齐楚两国边境的防御工事,并在军中多准备足够多的粮草。之后,管仲还特地派出了齐国使者,亲自面见楚王收购野鹿,楚王听齐国派使者来购买野鹿,便嘲笑管仲愚蠢。因为在他的眼里,野鹿就是没有任何实际价值的东西,齐国为了这些对国家建设毫无好处的东西,竟把大把的金钱送进自己的口袋中,岂不是太傻了吗?

管仲用一妙计灭楚,不费一兵一卒不杀人,如今美国视其为制胜绝招

▲管仲纪念馆

有了金钱,楚国就可以继续扩充兵马、购买军粮,这样稳赚不赔的生意让楚王的心里都乐开了花。于是,没过多久楚王就下令,鼓励楚国所有百姓捕鹿。楚国的百姓见到捕鹿的收入要远远超过自己耕地所得,便纷纷放下锄头,停止耕作跑去山间捕鹿。就这样,楚国在不知不觉间就陷入了管仲的圈套之中,踏入了无人耕作的境地,尽管楚国存有不少的储备粮,但只消耗不生产,必然会有一天出现坐吃山空的局面。而此时的齐国却在悄悄地收购粮食,粮库的存粮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丰足。眼见时机成熟的管仲,便建议齐桓公此时发兵楚国。

管仲用一妙计灭楚,不费一兵一卒不杀人,如今美国视其为制胜绝招

▲齐桓公伐楚

战争打响后,楚国顿时陷入了慌乱之中,国内出现了断粮的现象,前线打仗的士兵们口粮补给难以得到保障。这时楚王才乱了阵脚,连忙派人去别国购买粮食,但是谁知管仲早就切断了楚国边境的粮食运输路线,许多国民们甚至因战乱和饥荒,纷纷前往齐国避难。经此一战,楚国元气大伤,从此便一蹶不振,再无法与齐国匹敌。而管仲却只凭借了这一条“重金求鹿”的计谋,便可以不动用兵力不杀人,打败实力远胜于自己的楚国,这样的谋略和智慧,的确不能不让人们佩服。

管仲用一妙计灭楚,不费一兵一卒不杀人,如今美国视其为制胜绝招

▲美国纽约夜景

02

在当今世界上,也有不少的国家会使用打经济仗的手段来控制和打压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美国就是这其中的高手,毕竟美国所掌握着的美元和石油,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命脉,它要想对别国进行贸易战争,简直是易如反掌。比如,1970年反美的阿联德正式当选智利总统时,美国就十分不满,因为阿联德一上台就颁布了一系列的国有化政策,严重损害了美国金融巨头们的利益。面对自己利益受损,美国坐不住了,于是就跟智利玩起了贸易战。

管仲用一妙计灭楚,不费一兵一卒不杀人,如今美国视其为制胜绝招

▲智利军队

由于智利的铜矿资源非常丰富,所以美国打算从这方面入手,他们故意提高从智利进口的铜矿价格。智利人见铜矿生意利润如此巨大,就纷纷投身到铜矿开采的行业中去了。从短时期来看,这的确有助于智利经济的增长,可从长远来看,这样严重破坏了智利国内的产业结构,使得智利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果不其然,等到智利政府上钩之后,美国于又突然出手,使得铜矿价格大幅度地下跌。智利国内的物价飞涨、失业率不断升高,整个国家民不聊生,内乱四起。美国趁机浑水摸鱼,再次掌控了智利,这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实实在在是害苦了智利人民。

结语

《论语·子路》:“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贸易战归根结底,就是利用了人们的投机心理,因此要想规避此类风险,就一定不能投机取巧,必须要脚踏实地谋发展。

参考资料:

《孙子兵法》《论语·子路》《列国志:美国》《列国志:智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