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龍本無錯,但過於強迫就是錯誤

我想絕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是超過自己的,最明顯的表現就是:

“我沒有讀過大學,你怎麼混,也得弄個本科大學!”

從孩子一被懷上的那天,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許就出現再父母的心間,這是中國千百年來的夙願,既是一種對自己一代不完美的遺憾彌補,也是對孩子能過上好日子的美好祝願,可是出發點是好的,落腳點的選擇卻常常好心辦壞事。

望子成龍本無錯,但過於強迫就是錯誤

在我的隔壁有個孩子他在學校的成績是很好的,可以說大人口中別人家的孩子,他最後也不負所望成功的考上了一本,但可以在他去學校的幾天後就瘋了。

他從小就被父母逼著學習,每天把他關在他自己房間裡,房間裡除了床、桌子、椅子、筆就沒有多餘的東西了,而且他的父母也經常監督他,他根本沒有機會玩耍,可以說他的世界根本沒有童年,幾乎沒有朋友、、、、、所以說望子成龍本無錯,但過於強迫就有錯了。

本人認為父母對孩子學習的幫助不是強迫,而是引導、培養。從小引導孩子學習,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應該多看看書,在孩子面前樹立立好的榜樣,我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孩子是比較喜歡模仿別人的,如果父母經常看書,我相信孩子也會喜歡看書。

培養!我這裡所說的不是叫父母們給孩子報一大堆的興趣班,我感覺那些東西作用不大,我想說的是父母應該從小給孩子培養學習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給孩子學習的地方,我們可以經常問孩子生活中的事情,然後讓他思考,過幾個小時後在跟他討論答案,之所以說是討論,那是因為生活中的答案沒有一個是唯一的。

既然想要孩子超過父母,父母就不能成為孩子前進道路上的阻礙,不要因為自己的認知侷限,而限制了孩子對自己人生的選擇。

望子成龍本無錯,但過於強迫就是錯誤


還有就是父母應該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一個人一旦有了好奇心,才會有去找答案的動力,我跟大家講個小故事吧

以前科技不發達,大家冬天都是燒煤取暖,一家人吃飯嗑瓜子也盡在一米寬的正方形爐火上。有孩子的父母常常會面臨一件麻煩事,自己的孩子老是想伸手去碰一下爐火下半部高溫的部分,一次兩次還好,可以把孩子抱面前不准他碰,次數多了,自然就厭煩。

可是父母知道,如果孩子伸手,肯定會被灼傷,做父母的哪捨得讓心頭肉遭這個罪,所以最後的結果常常是父母厭煩,甚至動手打孩子。

如果你們是這對父母你們會打孩子嗎?

為什麼孩子會一碰再碰,如果在碰第一下之後父母好好引導孩子孩子還會碰嗎?

當你打了孩子之後,孩子身體疼痛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好奇心你沒了,可能以後他只會及答案,不會去探索了。

我從不懷疑孩子的聰明,只是很多大人懶,不給孩子說所以然罷了。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方便且見效快,但是一勞永逸的教育卻需要時間時間和精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