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守成,实则开创的陈文帝陈蒨(上):陈朝在艰难中站稳脚跟

一、陈武帝留下的“烂摊子”

陈霸先,在南北朝的历史上如流星般匆匆划过,他的横空出世,仿佛就是为了强行建立一个朝代。

北齐高氏,从高欢信都建义(531年)、击败尔朱兆(533年)走上权臣之路,到高洋篡位建立北齐(550年),用了19年。

北周宇文氏,从宇文泰接手贺拔岳留下的关西军(534年),到宇文觉在宇文护的策划下篡位建立北周(557年),用了23年。

而南陈陈氏,从发迹最晚的陈霸先起兵讨伐侯景算起(550年),到篡位建立陈朝(557年),仅用了7年。而陈霸先起兵之时,不过一杂号振远将军、督七州诸军事(全部是岭南地区的偏远州),当时天下听过陈霸先之名的都不多。实际上,陈霸先真正掌权是从袭杀王僧辩开始的(555年),从其成为权臣到篡位,仅仅2年。

因此,陈朝的根基是相当不稳固的,是后三国中最缺少“底蕴与沉淀”的一国。

当年袭杀王僧辩后,建康周围的王僧辩系诸将吴兴太守杜龛、义兴太守韦载、吴郡太守王僧智纷纷反叛,陈霸先靠着大将周文育与侄子陈蒨的努力,才逼降韦载,将三吴地区纳入陈氏版图。随后与北齐军长达近一年的血战,陈霸先勉强获胜,却牺牲了做人质的侄子陈昊郎。谁知,局势才稍有缓和,陈霸先的老领导,拥兵岭南的广州刺史萧勃就起兵反对陈霸先。当年萧勃面对侯景唯唯诺诺,如今却与陈霸先大打出手。萧勃军以欧阳頠、傅泰、萧孜为前锋,南江州刺史余孝顷也加入了萧勃军。而陈霸先则派出大将周文育平叛,其麾下聚集了巴山太守熊昙朗、高州刺史黄法氍、临川内史周迪。这些地方割据势力,名义上听周文育调遣,实际上各怀鬼胎。

巴山太守熊昙朗就暗中勾结欧阳頠,引导其攻击高州刺史黄法氍。而实际上,熊昙朗又约黄法氍来攻打欧阳頠。在交战之时,欧阳頠以为熊昙朗是盟友,于是猛攻黄法氍,没想到熊昙朗却突然撤退,导致欧阳頠大败而归。随后,周文育在临川内史周迪的帮助下,大败萧勃军,欧阳頠、傅泰被俘虏。大势已去的萧勃随即被部下杀死,这时陈氏大将侯安都率大军来援,本想抵抗的萧孜、余孝顷瞬间失去抵抗意识,投降陈军。欧阳頠早年就与陈霸先相识,关系友善。陈霸先考虑到欧阳頠在岭南有很大威望,于是不计前嫌,任命其为衡州刺史,安定岭南地区。不久,欧阳頠占领广州,平定了岭南。岭南地区也划入陈氏版图,而欧阳家从此成了岭南大族,唐朝大文豪欧阳询就是欧阳頠的孙子。

这时,陈霸先一生中最强劲的对手出现了,湘州刺史王琳。梁、陈更替之际,背叛有如家常便饭,王琳却用一生向世人展示了何为忠诚,清代史学家赵翼甚至将王琳评为“南梁第一忠臣”。这位出自梁元帝萧绎幕府的骁将,一度险些因功高被萧绎杀死,后又遭猜忌被调往岭南,但王琳却始终不负萧绎。西魏围攻江陵之时,在诸将徘徊的情况下,他毅然提军北上。但岭南太远,江陵沦陷之时,王琳仅仅到达长沙郡一带。等到陈霸先袭杀王僧辩后,王琳便率军割据湘、郢二州,同时大造战舰,准备挥师东下,进攻建康。陈霸先深知王琳的骁勇,不敢怠慢,也派出了最强组合,以侯安都为西道都督,周文育为南道都督,率军两万进攻王琳。

名为守成,实则开创的陈文帝陈蒨(上):陈朝在艰难中站稳脚跟

南梁大将 王琳

没想到,两军尚未交战,陈霸先就篡位了,建立了陈朝。这次篡位,使他失去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大义名分,使其由南梁的权臣,一下子变成了乱臣贼子。原本听命于中央的地方实力派,如熊昙朗等人,全部蠢蠢欲动,阴谋割据。而出征王琳的侯、周大军中途从“梁军”变成了“陈军”,极大影响了士气,侯安都叹息道:“我们这次出师无名了,必定失败。”而侯、周二人资历相当,此次陈霸先又没有指定统帅,因此两军部将貌合神离,互不配合。结果,陈军在郢州被王琳打的大败,除了沈泰带着一只军队逃回外,侯安都、周文育及其部将徐敬成、周铁虎、程灵洗全部当了俘虏。

周铁虎原本是梁河东王萧誉的部将,后来跟随王僧辩,最后归入陈霸先麾下。王琳想要劝降诸将,周铁虎誓死不从,对其破口大骂,王琳一气之下将其杀死,将其余诸将软禁起来,随军东下。王琳乘大胜之际,又攻占了江州。余孝顷立刻倒向王琳,引王琳军进军南川地区的临川郡。王琳又去联络北江州刺史鲁悉达、桂州刺史淳于量。鉴于不利的形式,武帝陈霸先也拉拢鲁悉达,为其送去乐队、歌姬,使鲁悉达保持中立。而淳于量似乎更看好陈霸先,直接向陈朝表示臣服,被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当时,像鲁悉达、淳于量这种两面骑墙的将领比比皆是,熊昙朗占据豫章,周迪占据临川,留异占据东阳,陈宝应占据晋安。尤其是衡州刺史周迪,联合所属衡州八郡的太守,全面割据。陈霸先为了对付王琳,只能派萧乾(南齐宗室后人,非南梁宗室后人)对这些将军加以安抚,承认他们“听调不听宣”的特殊地位。

此时王琳得到北齐皇帝高洋的扶持,接回了永嘉王萧庄(梁元帝萧绎长孙,武烈太子萧方等长子),拥立为帝,实力达到巅峰,以梁帝萧庄的名义准备一举攻下建康。一直被看押的周文育、侯安都、徐敬成等人趁着王琳有所放松,贿赂王琳部下,得以逃回建康。陈武帝赦免了他们的罪过,同时一面集结大军,令司空侯瑱、领军将军徐度、临川王陈蒨率大军征讨王琳,一面派出自名门陈郡谢氏的吏部尚书谢哲去招抚王琳,软硬兼施。恰巧,与梁元帝萧绎有大仇的西梁皇帝萧詧派大军袭击王琳控制的长沙、武陵、南平等郡,王琳便顺势退兵。

而投靠王琳的余孝顷,趁王琳、陈霸先双方休兵之际,想要扩大地盘,吞并周迪的部众,结果被后者联合高州刺史黄法氍、吴兴太守沈恪、宁州刺史周敷击败,余孝顷被俘再次投降陈朝,而其弟余孝劢及其子余公飏却依旧负隅顽抗,于是陈霸先派周文育为都督,率诸军讨伐余氏诸将。战事进展的十分不顺利,余公飏虽被抓住,可余孝劢却在王琳援军的协助下,将周文育、周迪打败。这时,率军来援助的巴山太守熊昙朗看到陈军新败,于是在军事会议上将周文育杀害,吞并了周文育的部众。熊昙朗野心勃勃,反复无常,此刻陈朝军队却拿他毫无办法。

周文育的死,极大的刺激了陈霸先。永定三年(559年)六月,司空周文育的灵柩运回建康,陈霸先亲自在东堂哭吊,悲痛异常,当天夜里突然过世,时年五十七岁。

此时的陈朝,外有北齐、北周、西梁,内部遍布割据势力,直接能够控制的,只有建康周围以及吴地三郡、岭南地区而已。

二、陈蒨的内忧与外患:王琳与南朝的豪酋洞主

陈霸先起家太晚,虽征战多年,心腹将领唯有三人,即杜僧明、周文育和侯安都。此外,杜棱也可以勉强算半个心腹。可就是杜棱,因为当初没有坚定支持陈霸先闪击王僧辩,就差点被陈霸先除掉。而杜僧明早已病逝,周文育又战死,等到陈霸先突然驾崩,侯安都在外领兵,在建康城内的只剩下掌管禁卫军的杜棱。匆匆建立的陈朝,寡弱至此,可见一般。

而同样寡弱的,是陈朝的宗室。陈霸先以下,南陈宗室仅有四人,即唯一活到成年的儿子陈昌,侄子陈蒨、陈顼、陈昊朗。其中,儿子陈昌和侄子陈顼当初在梁元帝萧绎处做人质,江陵城陷之时被俘虏至北周。侄子陈昊朗被群臣胁迫,送至北齐做人质,后被北齐杀害。因此,此时能继承皇位的,仅剩下陈霸先的侄子,临川王陈蒨。于是,章皇后与杜棱、中书侍郎蔡景历商议,秘不发丧,召临川王陈蒨回朝。蔡景历出身寒门却富有文采,侯景之乱中曾经联合南康王萧会理谋划在建康城中政变,结果事泄,被侯景追杀,陈霸先闻其名便聘为幕僚。等到袭杀王僧辩的时候,蔡景历没有参与密谋,并不知情。等军事行动布置完毕后,陈霸先突然将他找来撰写檄文。仓促之下,蔡景历竟提笔成文,文辞犀利,令陈霸先大为佩服。陈朝建立后,历任中书,执掌机密。蔡景历原本辅佐过陈霸先的儿子陈昌,但介于目前形势,他也只能选择支持临川王陈蒨。要说陈蒨即位,也不算捡便宜。陈蒨沉着机敏,富有胆识,仪容秀美,陈霸先就曾夸他说是“吾宗之英秀”。侯景之乱中,侯景派人搜捕陈氏族人,陈蒨深藏利刃准备单独被押到侯景面前时刺杀侯景,后因没有见到侯景才作罢。陈霸先掌权后,陈蒨更是逢战必胜,平定三吴,为陈朝打下了一片根据地,在陈军中很有威望。

名为守成,实则开创的陈文帝陈蒨(上):陈朝在艰难中站稳脚跟

临川王 陈蒨

恰巧,侯安都带兵回朝,路上遇到了陈蒨,二人便一起回到了建康。此时侯安都成了陈朝资历最老的将领,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定策元勋,与群臣一起拥戴临川王陈蒨。但是皇后章氏因为儿子陈昌还活着,迟迟不肯下命令。侯安都厉声喝道:“现在四方都不安定,哪能想的那么远!临川王平定东土,立有大功,应当即位!今天犹豫不决的人,一律斩首!”说罢,他持剑上殿,逼着章皇后拿出玉玺,并亲自解开陈蒨的发髻,搀扶着他走到了皇位继承人的位置上主持丧礼。陈蒨正式登基,这就是历史上的陈文帝。陈蒨大赦天下,尊章皇后为皇太后,进封侯瑱为太尉,侯安都为司空。

但登基后的陈蒨却丝毫没有喜悦之情。因为此时的陈朝,外有强敌北周、北齐虎视眈眈,内有王琳和各大割据势力。而这些割据势力颇为难缠,甚至是之前整个东晋、南朝历史上都不曾遇到过的对手。让我们来看看上文中提到的各大割据势力的来历:

巴山太守熊昙朗,豫章郡南昌县人,地方豪酋,南川豪帅。

高州刺史黄法氍,巴山郡新建县人,地方著姓,豪酋。

原豫章太守、北豫州刺史余孝顷,豫章郡新吴县人,新吴洞主,南川豪酋。

衡州刺史、临川内史周迪,临川郡南城县人,出身贫寒,后为南川豪帅。

宁州刺史周敷,临川郡人,地方著姓。

缙州刺史、东阳太守留异,东阳郡长山县人,地方著姓、豪强。

晋安太守陈宝应,晋安郡闽中地区土著大姓,豪酋。

名为守成,实则开创的陈文帝陈蒨(上):陈朝在艰难中站稳脚跟

遍布各处的豪酋帅

这些割据势力特点都很鲜明:多分布在今江西、福建一带,在当时南朝是汉人和夷狄混杂的地区。都是本地人,出任本地的太守、刺史,出身都是豪酋、洞主,换句话说,并不是高门士族。这在近300余年的南朝历史上,还是头一遭。那么,何为豪酋、洞主呢?

我们知道,两汉时期,有地方豪强。那么什么是豪强呢?豪,并非我们认为的豪门的“豪”,而是豪爽,富有侠气的意思。强,就是强横、横行乡里的意思。换言之,豪强,就是在乡里有一定经济基础、武力基础,但由于文化底蕴不足不能入仕,导致社会地位不高的一类人。而南朝未开化地区较多,汉人、夷狄杂居,因此这些地方豪强都有本地特色,甚至类似于部落酋长,因此又被称为“”豪酋”。至于洞主,就更好理解了,诸葛亮南征云中时,孟获手下就有很多洞主,是一部蛮夷的首领,小酋长。

与豪强、豪酋相对的是士族高门,士族其实一大部分都是由豪强进化而来的。因为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两汉举孝廉、茂才(秀才),多以儒家经史学问入仕。一部分豪强有经济基础,所以可以研习文化,从而被政府征辟,久而久之就成了有文化底蕴、世代出仕的地方大族。而不研习文化、整日横行乡里、又有一定经济实力的豪强,由于无法入仕,就没法和朝廷结为利益共同体,被视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两汉时期的政府,都尊崇士族,而打压豪强。而两汉、魏晋,又是士族高速发展的时代,等到了东晋衣冠南渡,士族高门进化成了门阀,开启了门阀政治的历史。北方过江的侨姓士族全面掌权,在南方开辟了新的根据地,占有大量的庄园和人口,甚至能与皇权抗衡。东晋结束,南朝开始之后,皇权复苏,门阀政治虽然结束,但门阀依然存在,并且继续享有入仕和地方经济特权。在陈朝以前的南朝历史中,各类人等的地位高低大致趋势如下:

侨姓士族是第一等,以王、庾、桓、谢为代表,以及后起之秀陈郡袁、兰陵萧。三吴本土士族为第二等,以朱、张、顾、陆为代表。其次依次是侨民、三吴土著民,其他半开化地区的地方豪强、豪酋、洞主,最低等为半开化地区的土著民。

整个东晋、南朝的历史,可以看做是士族门阀权力逐渐消退的历史。在这期间,连三吴本土士族都被外来户侨姓士族在经济和入仕上全面压制,更别提那些低等的豪强、豪酋了。但是,侯景之乱以及接下来的江陵之役,让南朝侨姓士族和本土士族损失惨重,南朝原有制度基本上被摧毁。于是,这些地方上的豪强、豪酋、洞主,纷纷揭竿而起,组织乡民成为军队,割据一方。像周迪这样的出身贫寒的汉人,本不算豪强、豪酋,却在乱世中成了一方势力,于是也被归到了这类人中,称为“豪帅”。以前士族压制豪酋,可现在士族力量衰退了,皇权就要直接和这些豪酋帅们打交道。无论是梁元帝萧绎、还是后来的陈武帝陈霸先,都因为军力不足,承认了这些割据势力,授予正规的郡守、刺史官职,加以笼络。

这就是刚刚登基的陈文帝陈蒨面临的困境,可还没等他缓过神来,王琳又来了。

三、任用侯瑱,击退王琳、北周贺若敦

听说陈霸先驾崩,王琳立刻留下孙瑒守郢州(今武昌一带),自己拥奉着萧庄出兵屯驻濡须口,进逼建康,这是三国时期曹操伐孙权时的路线。北齐也派出扬州行台慕容俨帮助王琳伐陈。陈文帝以侯瑱为帅,带领节制各路兵马抵抗,其中甚至包括了侯安都的军队。侯瑱,在本系列侯景之乱篇已经出场过了。侯瑱家世为西蜀豪杰,其本人在鄱阳王萧范做益州刺史时受到赏识。后来萧范无论是出镇雍州,还是镇合肥,侯瑱都跟随侍奉。侯景之乱中,鄱阳王萧范败亡,侯瑱几经辗转投降了侯景,被待之为侯氏宗族。但巴陵之战后,侯景败局已定,侯瑱立刻投入王僧辩麾下,尽杀侯景余党。乱世之中,侯瑱割据中游豫章郡一带,虽表面遵奉朝廷,实际上谋求割据。但在与新吴洞主余孝顷争夺豫章的过程中,手下发生叛乱,军队溃散,侯瑱成了光杆司令。部下劝他投奔北齐,侯瑱却认为陈霸先宽宏大量,定能收容自己,于是去建康请罪。陈霸先由于家底薄,对于投降的将领,哪怕曾经背叛过自己,也都会宽恕任用。陈霸先见到侯瑱后大喜,任命其为车骑将军。从此,侯瑱成了陈朝大将,等到陈文帝时期,已经做到了三公之一的太尉。

名为守成,实则开创的陈文帝陈蒨(上):陈朝在艰难中站稳脚跟

太尉侯瑱

当时王琳大军东出,安州刺史吴明彻准备偷袭江州(今九江市一带)州治湓城,结果王琳早有防备,将其打的大败。未来的北伐名将吴明彻,此时竟被王琳打的狼狈至极,孤身一人逃出。永定三年(559年),王琳乘胜进军栅口,侯瑱率水师屯驻芜湖与其对峙,这一对峙就对峙了一百多天。到了春天,水位暴涨,王琳率领巨舰沿江而下,首尾相连,声势浩大。侯瑱率军与王琳在江面开战,将王琳击退。夜间,东北风起,王琳的巨舰被吹到了江中,毁坏了部分舰船,王琳无奈,只能等风停了回到岸边防守,等待机会。而侯瑱继续屯驻芜湖港,监视王琳的举动。

这时,北周将领荆州刺史史宁偷袭郢州,王琳听到消息后,怕军心不稳,反而加速进军,意图一战定乾坤。北齐将领刘伯球率水师赶到助战,慕容俨的儿子慕容子会也带领两千骑兵,驻扎在芜湖西岸。当时江南刮起了西南风,王琳大喜,认为是上天帮助自己。因为借着风势,他可以乘船率军直逼建康。但是他忘了,海战之中,风向是最关键的,他只顾眼前的建康,却忘了驻扎在芜湖的侯瑱。与王琳对峙了百余天的侯瑱,终于等来了这个难得机会。

清晨,侯瑱命令做饭,并在寝席上吃饭,时刻准备与王琳开战。随后大军从芜湖出动,紧跟在王琳兵船之后。王琳这才发现,此时如果掉头,那么就是逆风作战,行动十分不便。于是他让士兵向侯瑱军扔火把,但是由于是逆风,反而烧了自己。侯瑱趁着王琳无法掉头迎敌之际,命众船用拍石拍击王琳的船队。陈文帝的好友兼心腹,定州刺史章昭达所乘的平虏大舰所向披靡,多次拍中敌舰,陈军其余的冒突舰、青龙舰(一种披着牛皮的大舰)也纷纷冲出,直插江心,一时间王琳船队阵型大乱。随后,侯瑱派出艨艟小船撞击敌舰,并趁着风向投掷熔化的铁水,王琳军顿时陷入大火之中。王琳军大败而归,士兵争相上岸,都被陈军截杀。看到王琳军失败,北齐军也陷入混乱,侯瑱率诸军进攻,俘虏了刘伯球、慕容子会,截获了王琳军和北齐军的全部物资。王琳乘坐小舟冲出战场,回到湓城准备再战,奈何手下再无人愿意归附他。无奈之下,王琳投奔北齐而去。王琳溃败后,梁帝萧庄也逃到北齐。

连陈霸先都没能打败的一代名将王琳,就这样败在了风向上,被侯瑱击败。

奉王琳之命守郢州的孙瑒,手中仅有千余人马,却殊死抵抗北周军队的围攻。北周军队听说陈军获胜,不日将抵达郢州,于是撤围而去。孙瑒对着部众说道:“我和王琳一起扶助梁室,尽心尽力,现在时局如此,难道不是天意吗?”于是投降陈朝,陈军至此完全收复中游重镇江州、郢州,版图扩至长江中游地区。侯瑱被加封为都督湘州、巴州、郢州、江州、吴州等五州军事,镇守湓城。

但是陈军没有就此停下脚步。当初梁元帝江陵陷落的时候,巴州(巴陵郡一带)、湘州(长沙郡一带)就被北周占据,并任用梁朝旧人防守,北周实行羁縻统治。陈文帝命令侯瑱继续带兵逼近湘州,同时派领军将军徐度增援侯瑱。徐度是安陆人,早年在岭南投入陈霸先麾下,多居中谋划,功劳很大。之前与周文育、侯安都一起被王琳俘虏的徐敬成,就是徐度之子。陈文帝登基后,对其委以重任,升任侍中、中抚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侯瑱大军将湘州围住后,北周宇文护派贺若敦统领步骑六千增援。陆上打仗,南陈军不是北朝对手,被贺若敦一举突破防线,抵达湘州。同时北周以独孤盛统领水军,也增援湘州。结果,秋水泛滥,陈军于是发挥水军优势,完全占据了江面。自从江陵之役后,北周最南端实际控制地区是安州安陆郡地区,江陵则交给傀儡朝廷西梁。因此,陈军依靠水军,完全切断了贺若敦、独孤盛与北周大后方的联系。湘州,成为了孤岛。

在陈军的围困下,北周军队断粮了,只能四处劫掠。为了不让侯瑱知道自己缺粮,贺若敦在军营中垒起土堆,上面覆上一层米,让军士发放粮食。然后贺若敦以询问的名义召集附近村民进营,然后再遣散出去。这些村民出营后就说周军粮食充足,消息传到陈军,侯瑱信以为真,就据险而守,准备将周军围死。湘州本是南朝土地,当地百姓主动拿着酒粮接济陈军,贺若敦知道后,就派人伪装成百姓的船队。当陈军来船上取粮食的时候,周军突然冲出,将陈军全部抓获。当时北周军被围困日久,有些骑兵悄悄投降侯瑱。贺若敦于是选了一些马,牵到船边,等到马要上船的时候,就用鞭子狠狠的抽打这些马。如是再三,马就不肯上船了。接着,贺若敦派人向侯瑱诈降,然后率军埋伏在江岸。陈军前来受降牵马,马躁动着不肯上船,搞得陈军阵型大乱。这时候北周伏兵四起,将受降的陈军全部杀死。从此之后,有北周军士真的投降陈军,陈军也不接纳了。

两军对峙了许久,侯瑱始终找不到贺若敦的破绽,于是发动水军攻打盘踞在杨叶洲的独孤盛,将北周水军打败。杨叶洲位于湘州、巴州之间的岳阳郡,是洞庭湖入长江之口。独孤盛带着残军登岸筑城自保。陈文帝见战局僵持不下,派司空侯安都率军与侯瑱汇合。陈军声威大震,北周巴州太守投降陈朝,独孤盛看情况危险,抛下贺若敦不顾,偷偷带着残兵逃跑了。贺若敦面临的局面越来越严峻,侯瑱趁机派人给贺若敦传话,说可以借他一些船只,让其安全回到长江北岸。贺若敦怀疑有诈,回话道:“湘州是我国的领土,现在遭到你们的侵略威逼。如果要我退兵,你们先退军一百里。”没想到,侯瑱真的退兵,还把船留在江岸。贺若敦乘船率军北归,军士仅存十之二三。北周军队撤退后,湘州、巴州以及附近的武陵、天门、南平、义阳、河东、宜都等州郡全部被陈军攻下。北周权臣宇文护如日中天,正欲靠胜利积攒威望,却遭此败绩,一气之下将贺若敦革职为民。当然,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贺若敦有个儿子叫贺若弼,未来会再次踏上江南这片土地。

名为守成,实则开创的陈文帝陈蒨(上):陈朝在艰难中站稳脚跟

侯瑱收复的领土

侯瑱接连收复江、郢、湘、巴诸州,将南陈领土扩充了一倍以上,对初建的陈朝意义极其重大。从此,陈朝在艰难中站稳了脚跟,初步收拾了陈霸先留下的“烂摊子”,彻底摆脱了覆灭的危险。陈文帝陈蒨也凭此役获得了更高的威望,消除了旁支即位的不利影响,稳固了帝位。侯瑱是为陈文帝时期军事上的最大功臣。天嘉二年(561年),侯

病逝,追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大司马,加增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送给东园秘器,与周文育,杜僧明同配高祖陈霸先庙庭,荣宠至极。谁能想到,当初南梁藩王身边的一个部将,一个被枭雄侯景视之为宗室的南朝叛臣,能够最终位列陈朝三公,在《陈书》群臣列传中名列第四,仅排在杜僧明、周文育、侯安都之后,名垂青史呢?也许这就是历史的魅力所在。

虽然侯已逝,但是陈文帝陈蒨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将扫平诸位豪酋帅,去建立一个更广阔的陈朝。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