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芯片植入大腦,「硅谷鋼鐵俠」馬斯克打開了他的潘多拉魔盒


將芯片植入大腦,「硅谷鋼鐵俠」馬斯克打開了他的潘多拉魔盒

8月底,特斯拉馬斯克團隊突然公佈了一項關於「腦機接口」的最新研究成果:

他們將兩枚電腦芯片,分別植入到兩隻小豬的大腦內,數天後,將一隻小豬大腦內的芯片取出,而另一隻則繼續保留,並觀察它們與其它正常豬之間的差異。

結果表明,這兩隻接受實驗的豬,在各個方面都與正常豬無異,它們非常健康,沒有留下後遺症。

也就是說,這項實驗非常成功,馬斯克團隊成功實現了活體生物與電腦芯片二者的完美結合。

當然了,這項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豬腦內的芯片目前只具備「讀取」功能,它只能通過神經元,去讀取豬的腦電波狀態。

在豬聞到一種味道的時候,芯片能夠檢測出腦電波的波動;在豬行走的時候,通過腦電波的規律,芯片可以預測出豬下一步的行為。

2016年,Neuralink公司成立,他的目標是,通過在人類大腦中植入芯片,從而實現人類與AI共生,這項研究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讀取

通過芯片,瞭解大腦微弱的電信號所傳達的指令,這一階段技術成熟後,可以為很多身體有障礙的病人,通過AI配合,從而達成健康的人腦指令;

第二階段:寫入

如果能進入這個階段,那就算是顛覆人們認知的創舉了,它意味著,人類幾十年讀書、學習所積累的知識、見識,都可以跟電腦存儲芯片一樣瞬間拷貝,換句話說,這或許已經非常接近永生了;

第三階段:人機共生

我們不是擔心未來AI會超越,甚至會威脅到人類嗎?那好,我們就升級人類的操作系統,也許到那時,《攻殼機動隊》的故事情節,就有可能變成現實……


將芯片植入大腦,「硅谷鋼鐵俠」馬斯克打開了他的潘多拉魔盒

且不說馬斯克的終極目標能否實現,假設真的存在「人機共生」那一天,你會怎樣選擇?

是牢牢掌控你「生而為人」的主導權,還是選擇讓你的大腦,淪為AI的「殖民地」?

其實這個問題,不用等到未來,當下就已經有了答案。

我們知道,人類經歷了上萬年的進化,才衍生出了今天的意識形態,但從工業革命至今,僅僅上百年曆史。

而這上百年高速發展的基礎是什麼?正是人類在上萬年的歷史長河中,主動對這個世界的思考,探索與干預。

格拉德威爾在他的著作《引爆點》提出了「引爆點」這個概念,意思是說:

所有事物的運行都遵循一個規律:先是緩慢增長,直到這個比例超過一個臨界值,便會瞬間引爆,發展速度呈直線上升。這個臨界點就稱為引爆點。

由此可見,第一次工業革命,即是現代文明的「引爆點」,當人類通過智慧的大腦與勤勞的雙手,對世界的干預程達到這個閾值時,科技進步的速度才能得以飛速發展。


將芯片植入大腦,「硅谷鋼鐵俠」馬斯克打開了他的潘多拉魔盒

但隨著社會發展,科技與文明進步,我們的生活也愈加趨於「便利」,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能在第一時間,「匹配」到趁手的工具,我們彷彿已經忘記了大腦的存在,試圖將所有的一切「外部化」。

比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總是熱衷於「囤積」各種方法論、模型、技巧等,每當看到一篇所謂的「乾貨」文,就如獲至寶,趕緊收藏起來,然後將裡面的內容原封不動的複製到筆記工具裡。

每當讀一本書時,為了提升「效率」,我們會先去查找關於這本書的「框架圖」,甚至,我們試圖依賴各種拆書、5分鐘聽書等等外部工具,來「幫助」我們建立知識體系,將它們「外部化」,等需要用到的時候,再去查找。

這樣做有用嗎?當然有,但用處並不大。

不然,為什麼會有學了很多東西,卻仍然沒有辦法更好地解決問題,這種感受呢?

所以,重要的是什麼呢?不是說要囤積多少知識,而是看你將它們「內化」了多少。

讀書、學習,做筆記的最終意義,是要把它們納入大腦,內化到自己的知識網絡之中。

把知識接入行動,轉化為內容,經驗,技能,以及大腦中的聯結。

這才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東西。

IPN的創始人李如一說過一句話,大意是:

我警惕一切離開某個「高度精巧」的系統,就寸步難行的生活。

什麼意思?不妨思考一下,這些系統工具的誕生,一方面是為了減少我們投入的精力,提高效率,而另一方面,它會帶來什麼後果呢?

後果是:減少了我們「刻意練習」的機會。

我們會變得越來越依賴外部系統,失去對自己的掌控。

設想一下,如果真有「人機共生」那麼一天,會是什麼局面?

到那個時候,人類已經完全依賴於,用AI來取代大腦的功能,隨之而來的是,我們的大腦將會逐漸退化,我們會喪失對這個世界的主導權,逐步淪為AI的「奴隸」。


將芯片植入大腦,「硅谷鋼鐵俠」馬斯克打開了他的潘多拉魔盒

因此,塔勒布在他的著作《反脆弱》中,提到過一個觀點:

高度複雜的系統,往往意味著高度的脆弱性。而反之,為了從混亂中獲益,我們需要建立「反脆弱性」—— 這往往意味著一定量的冗餘。

舉一個例子:自從自動駕駛出現後,飛行員的注意力和技能逐漸鈍化了,一旦發生意外,往往機毀人亡。所以,即使有了自動駕駛,飛行員仍然需要接受一定強度的訓練。這看起來是多餘的,但卻能幫助他們應對各種意外。

所以,為什麼我不提倡過度依賴思維導圖、拆書、聽書,以及複雜的筆記系統,來學習?

原因就是因為,那樣會讓你在真正讀書的時候,產生「這個我懂了」的錯覺,從而分心、走神。久而久之,你會變得越來越浮躁,你會發現,你再也無法持久的保持專注,無法靜下心來,專注地做一件事情了。

好的產品,不應該定位在「幫你節省時間」,而應該成為你感知世界、思考問題的延伸,成為你的手足,幫助你更好地練習和行動。

在心理學上,這叫做「加工流暢性」。有大量的實驗證明:認知一個事物越困難,我們就會調動更多的認知資源,這樣反而能增加準確性。

這就是一種「冗餘」,也是一種「反脆弱性」。它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欲速則不達,多付出一些東西,往往能夠使你更容易應對這個複雜的世界。

所以,適當的冗餘是完全有必要的。

因此,不要相信各種號稱幫你「節省時間」的產品,那也不過是一種外部系統罷了。

更不要輕信任何技巧、竅門、狠招 —— 大多數時候,它們只是在給你一些安心感,滿足你的焦慮而已。

正所謂,手裡拿著錘子,你看什麼都是釘子!

想一想:把自己的信息來源,對世界的認知,觀點,思維方式,全部寄託在在由工業模式生產、加工、分發一條龍的消費主義產品上,託付給這個「高度精巧的系統」,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

你已經有多久,在依賴別人告訴你觀點,而沒有自己的看法了?

有多長時間,一直停留在「輸入」和「接受」,而沒有去「行動」和「思考」?

所以,我為什麼在文章開頭時就說,不用等到位了,當下就能推斷出大多數人的答案!

如果真有「人機共生」那麼一天到來,我想,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接受,因為動腦實在是太累了,但長此以往,你還能稱得上是你嗎?你不過是上層建築手上一套「工具」罷了。

所以,如果你覺得很「舒服」,覺得一切都很方便,覺得這樣下去就挺好,也許你就該警惕了。

不妨反問一句自己:

你把多少東西,交給了外部的系統?留在你自己手上的,又有多少?

不要讓自己失去主導權,那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