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真的有必要嗎?

最近,有一位爸爸發了一條對老師抱怨的短視頻,在網上迅速走紅,引得幾十萬人點贊

“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

“你們上課不用心教,下課叫我幫忙批改作業,那我要你們幹什麼?”

“我那麼有時間收群消息,我不會自己教嗎?”

“整天不是讓我去報補習班,就是讓我幫忙改作業,改完作業還要昧著良心說老師你辛苦了。”

“說實在的,辛苦什麼?教我教,改我改,是誰辛苦啊?”

這段視頻一出,得到了非常多家長的共鳴。

大家紛紛表示這位爸爸說出了想說卻一直不敢說的話。

無形中給家長帶來壓力,家長群引發了一些矛盾

家長群,給家校溝通帶來了方便,但是也引發了很多的矛盾,這位家長,雖然說出了心聲,但是退群之後,也會有很多麻煩,不知道他最後能不能堅持住。

家長群作為目前老師和家長的主要溝通方式之一,幾乎覆蓋了幼兒園到高中整個教育階段。

家長群最初的建立,是為了增強學校與家長聯繫,通過家校聯繫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但不知從何時起,家長群卻無形中給家長們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在國慶前,一位爸爸在家長會上突然情緒崩潰大哭。

起因很簡單:

原來是他經常不回覆家長群的信息,被老師提醒後,突然就失控了,邊哭邊說自己加班、開會又盯著孩子,怎麼看得過來……

家長群能把一個純金大老爺們逼哭了,可見「威力」有多巨大。

這位爸爸解釋說打電話不是不接,是總開會沒辦法接,說著說著,一下子就崩潰了。

能讓一個成年男人在公眾場合嚎啕大哭,“家長會被點名”恐怕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對於這位爸爸的情緒失控,許多家長紛紛表示:特別理解。

“本來上班的壓力就很大,手機上還得看看老師又發了什麼通知。晚一點回復,就會被老師點名,每天下了班還要看著孩子做作業...”

“網紅”班主任王悅微老師也轉發評論了這條新聞:

被一波接一波的信息大浪裹挾的時代,手機上每一個彈出的通知,就像懸在家長頭頂的劍,時刻提醒著——你要繼續跑啊,別停。

前幾日,浙江一所學校為了迎接考察團的參觀要進行大掃除。

一位家長因為沒有看到群通知,沒有參加打掃,被老師要求面談,並被指責不尊重集體和老師。

原以為孩子上了學,生活就可以輕鬆點,可自從進了家長群,有的就只是無止盡的心累和焦慮。

社會新聞裡,今天曝一位家長被踢出微信群,明天曝一位家長被老師拉黑,關於家長群的新聞屢見不鮮。

有深夜發微信,屢次提要求,老師忍無可忍把家長拉黑的。

有家長沒批改作業被老師在群裡狂懟的。江西一所學校三年級的家長群中,老師點名批評了幾名沒給孩子批改作業的家長。

老師在微信群裡用語音播報每個學生的成績。

老師隨時在群裡直播學生的動態。

幾點前哪些學生沒到教室學習,哪些學生課堂上看課外書,老師都會把消息發到家長群裡。

這種點名式管理教學法,使得家長和老師之間爆發了不少衝突,每次一出這種事件,基本都會成為當日熱搜新聞,也讓家長和老師走上了對立的兩端。

家長群是如何“變味”的?

其實每個家長在剛進家長群時,還是很有愛的。被拉到一個“知你憂,懂你苦”的大集體裡,像是找到了失散多年的組織。

想著從此以後,不但可以第一時間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還能隨時接收老師和學校的通知,簡直欣喜若狂。

但是!一天下來......它就變成了“表演藝術家們”施展演技的舞臺。

群裡的家長各成一派,靠自己的“努力”在群裡博得主角般的存在感。

馬屁派

童童媽媽:“今天家長會,深深地體會到當老師的不容易!我要代表全班家長,向老師說一句感謝!”

戲精派

睿睿爸爸:“hello everyone, I am peng peng’s father,I hope we can communicate more and help our children to grow up better!”

炫耀派

Lisa爸爸:“再忙也要抽空陪孩子,下午帶Lisa去放風箏了。”

唰,往群裡扔了一張照片,嚯,瑪莎拉蒂......

攀比派

Jessica媽媽:“寶貝女兒要去學鋼琴了。”

配圖,嘖,紅到刺眼的法拉利488,小孩坐在副駕,只露出個毛腦袋。

好好的家長群開始變異了,變成了攀比群,馬屁群、廣告群、戲精群......

每天成百上千條信息是常態,甚至一眨眼的功夫,對話框就變成999+,大多還是毫無營養的拉家常。

偶爾中間還會夾雜著老師發佈的一些通知,所以必須耐著性子一頁頁地翻看,生怕錯過什麼重要的消息。

知名節目主持人汪涵,曾公開說過自己不加家長群。

和很多父母一樣,汪涵也面臨著作為家長的壓力,那就是來自“別人家孩子”的比較。

為了逃避這種壓力,他拒絕加入家長群,即使妻子多番催促也堅決不加。

如今,科技如此發達,老師和家長之間的溝通變得越來越方便了。 相信各位中年老母親小時候都經歷過“叫家長”的那種慌亂,現下“叫家長”已經成為過去式。老師家長通過微信就可以溝通。 只需一個家長群,就能將孩子的信息及時地傳達給孩子的家長。老師們在這個平臺上,與家長面對面溝通,佈置作業,及時通知家長相關事宜。 不過,恰恰因為可以密切交流,家長群也經常成為老師與家長們“爭吵”的地方。

對於家長群的存在,一名90後的班主任小張老師表示,自己小時候上學的時候,沒有家長群,學生也照樣會認真努力學習。

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通訊設備的進步,以及年輕家長教育觀念的變化,讓家長群有了不得不存在的理由。

小張老師說,其實自己原來帶班的時候,沒想過建家長群,但是沒想到,不少家長每天都會詢問孩子情況,有的還會天天打電話,除此之外,一些家長私底下也會建一些群,如此一來,就會出現更多問題。

所以,建立家長群,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滿足於學校與家長的聯繫,以及家長和老師之間聯繫的權宜之策。

事實上,家長群是“新教育方式”和傳統學校教育文化的一次碰撞和磨合。家長群雖然小,但卻也像濃縮的一個小社會,人多了,問題就來了。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初衷都是為了孩子。家長和老師的共同努力,互相體諒,遇到問題及時相互溝通,才能夠減少矛盾,家長群才會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