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真北"!那些頂級領導者為什麼會自毀前程?

迷失


1

何謂“真北”


真北就像每個人內心深處的一個指針,它可以指導你成功穿越自己的生命。它代表著內心最深處的自己。它是你的定位點——只要能夠找準你的真北,你就能在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中把握好自己。


你的真北源於那些對你最重要的東西——你最珍視的價值觀、你的熱情和動力,它們是你生命中所有幸福與滿足的源泉。


2

迷失“真北”


在領導的過程中,許多領導者會失去自己的真北,在領導的道路上迷失自我。這是一個所有的領導者都必然要面對的風險。在討論怎樣才能成為一名真誠領導者之前,還是讓我們先了解一下許多領導者是如何在領導過程中迷失自己的吧。


為什麼許多頗有潛力的人會在眼看就要到達領導頂峰的時候突然偏離了正確的軌道呢?他們還能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成為一名真正的真誠領導者嗎?


相信所有想要成為領導者的人都曾經思考過這個問題,因為那些在領導過程中迷失了自我的人往往並不一定是糟糕的領導者。他們完全有可能成為優秀的甚至是偉大的領導者,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由於某種原因偏離了原有的軌道,在不知不覺之中陷入了自己之前的成功所形成的陷阱,並逐漸在成功的光環中迷失了自己。


對於這些領導者來說,他們從外界獲得最多歡呼和獎賞的時候,也恰恰是他們容易迷失自己、偏離自己的真北的時候。


迷失

摩根士丹利前任CEO菲利普·裴熙亮


在這方面,最近的一個例子就是摩根士丹利前任CEO菲利普·裴熙亮。裴熙亮曾經在自己的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並且從來也沒有做過任何違法或不道德的事情,但他卻在自己的領導之路上一度迷失了自己。
從事業的角度來說,裴熙亮一直都被看成是一顆閃亮的新星,他曾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芝加哥商學院,後來進入麥肯錫、希爾斯和添惠。當他率領添惠與摩根士丹利合併,並擔任合併後公司的CEO時,他似乎已經攀上了自己職業生涯的頂峰。
他在摩根士丹利面臨的最大任務就是將投資銀行與證券經紀業務結合起來,形成一個強大的金融服務巨型航母。可問題是,在完成這個任務的過程中,他並沒有投入太多時間與資金經理和交易商們溝通。事實上,這些人才是真正為公司創造財富的人。他也沒有和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也就是客戶,打交道。相反,他把主要的精力都用於操縱董事會。


裴熙亮還開除了很多十分有能力,但卻敢於向他的領導權威發出挑戰的執行官。有一段時間,人們發現,在摩根士丹利,員工提升的標準已經從個人業績轉變為對裴熙亮的忠誠。不僅如此,後來他居然違背自己對摩根士丹利前任CEO約翰·麥克的承諾,在三年期滿後拒絕交出公司的領導權。就這樣,隨著他在領導方面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大量的人才開始離開摩根士丹利。


到了2005年的時候,情況已經發展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以至於摩根士丹利的執行官們聯手組成了一個著名的“八人幫”說服董事會驅趕裴熙亮。


迷失


隨著人才流失越來越嚴重,以及來自華爾街的壓力,董事會最終意識到,他們必須在“拯救裴熙亮”和“拯救公司”之間作出選擇。他們選擇了後者,裴熙亮被迫辭職。董事會說服麥克重新擔任公司CEO,將摩根士丹利帶回到原來的軌道,麥克很快就做到了這一點。而裴熙亮則退休,回到了自己在猶他州的農場。


3

迷失“真北”的五個因素


裴熙亮並不是一個特例。近些年來,迷失方向的明星領導者並不在少數。下面讓我們深入分析一下為什麼這些領導者會在領導過程中迷失方向吧。


1、愎自

用—閉目塞聽


那些總是需要從外界評論中得到滿足的領導者往往很難堅定自己的立場。他們會拒絕那些敢於直言不諱的批評者,這樣做只會讓自己的身邊聚集一大群阿諛奉承、溜鬚拍馬之人。漸漸地,他們就會拒絕與周圍的人進行誠實的對話,而周圍的人也開始慢慢學會不再跟他們直接對抗。


2、害怕失敗—推卸責任


領導者之所以會表現出前面所說的那種傾向,很可能是因為他們內心深處害怕失敗。許多領導者是通過將自己的願望強加於人而爬到組織頂端的。到了組織最頂端之後,他們就會擔心自己是否已經成了其他人瞄準的目標。在他們強勢的外表之下,其實隱藏著一種巨大的不安全感,他們擔心自己可能並不適合當前的領導職位,擔心自己遲早有一天被拆穿。


為了克服內心的這種恐懼,他們開始拼命地追求完美,拒絕承認自己的弱勢和失敗。一旦遭遇失敗,他們就會試圖掩蓋或想辦法說服身邊的人,讓他們相信失敗並不是自己的問題。同時他們會在自己組織內部或其他組織中尋找替罪羊,讓別人為自己的過失承擔責任。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借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個人魅力以及溝通技巧說服其他人相信自己,從而讓整個組織看不到真相。最終,當一切都被拆穿之後,真正要承擔後果的,還是他們所在的組織。


迷失


3、虛榮自負—過猶不及


害怕失敗的另一面是一種永不滿足的對成功的渴求。
大多數領導者都希望能夠率領自己的組織取得好的業績,並從中得到相應的認可和回報。一旦取得成功,他們就會得到更多的權力,並開始享受隨之而來的名望。在這個過程中,成功很可能會衝昏他們的頭腦,並讓他們有一種特權感。一旦達到了權力的頂峰,他們就會有一種想要維持這種狀態的慾望。


他們總是想不斷地突破極限,並且堅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到。


迷失


諾華製藥CEO丹尼爾·魏思樂在2002年接受《財富》雜誌採訪時這樣描述這個過程:
一旦你進入了這種循環,即便是不小心進入的……你就會開始犧牲一些重要的,而且是從長遠來看對你的公司非常重要的東西。你之所以要拼命地推動這個循環,與其說是害怕失敗,還不如說是渴求成功……因為對於我們當中的很多人來說,成為一名成功的管理者是一件十分令人心醉神往的事情。這種尋求讚譽的心態形成了一種信念,甚至是扭曲的信念


當你取得一些好結果的時候,你通常會接到來自各方面的祝賀,於是你很容易就會開始相信所有的恭賀都是圍繞你而來的。這時你就會對外部世界理想化,你就會很容易相信他們所寫的關於你的一切都是真的。


4、迴避風險—畏縮不前


雖然很多領導者都非常害怕失敗,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們卻往往能從失敗當中學到更多的東西。嘉信理財前任CEO戴維·波特拉克就非常重視從每一次經歷當中學到東西:“你不一定要做一個完美的人。”


他說道,“你可以先走錯路,然後再回到正軌上。只要你能問問自己,我怎樣才能從這次經歷中學到東西,從而讓我下次能夠做得更好?你就可以將大多數失敗轉變為成功。”波特拉克相信,要想從失敗中學習,最關鍵的就是要學會對自己誠實。


“如果你能保持一個開放的心態,你就會發現,自己從失敗當中學到的東西要比從成功中學到的還要多。”


迷失


當你取得成功的時候,你很容易把成功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並繼續進行下一步。而失敗卻會迫使你不得不去反省。到底哪裡出了問題?我怎麼才能做得更好?這是一個可以讓你承擔起責任的機會。遇到困難的時候,最容易做的就是找個替罪羊。


我自己也經歷過多次失敗,但我每次都能從失敗當中學到一些東西,並設法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我總是不斷地從失敗中學習,並最終讓自己走向成功。

跟波特拉克相比而言,一些正處於上升期的領導們卻極為懼怕失敗,因此他們總是會千方百計地迴避風險。而一旦到達頂端,他們就不準備再繼續迎接更多的挑戰了。


5、內心孤獨—缺少支持


高處不勝寒。領導者知道自己最終必須要承擔起巨大的責任,知道很多人的幸福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一旦他們失敗,很多人都會受到傷害。為了逃避這種壓力,很多領導者選擇讓自己儘快逃離。


他們能與誰一起分擔自己內心的焦慮呢?他們很難向自己的下屬或董事會成員袒露自己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和內心最深處的恐懼。來自其他公司的朋友可能根本不理解他們所面對的挑戰,而且公開討論自己的困惑還可能會引發很多不必要的謠言。有時他們甚至很難跟自己的配偶或導師一起討論這些問題。


由於這種來自內心的孤獨感,很多領導者都會迴避自己的恐懼,封閉自己的內心,屈服於外界的壓力,並相信只要能夠應付這些壓力,一切都會好起來。但這些來自外界的聲音經常會發生衝突,讓他們難以應付,於是他們只好選擇聽從那些和自己觀點相同的人的意見。



與此同時,他們的職業生活和個人生活變得越來越不平衡。由於總是害怕失敗,他們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他們甚至會說:“工作就是我的生活。”最終,他們與那些最親近的人:他們的配偶、孩子以及最好的朋友,開始疏遠,或者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性地跟他們交往。慢慢地,這些小失誤開始導致大問題,而這些問題都是無法通過努力工作來解決的。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他們並不會想到去尋找睿智的建議,反而會開始給自己挖一個更深的洞。最終,當一切都陷入崩塌的時候,他們就會發現自己根本無法逃避這一切。


“他們”到底是誰呢?可能是某位正在面臨巨大壓力的執行官,也可能是某位“由於個人原因”而被迫辭職的前任CEO或組織領袖。但“他們”也可能是你,或者是我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我們或許並不會遇到如此嚴重的問題,但我們都可能會迷失自己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