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明朝,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想到錦衣衛和東廠,簡直如雷貫耳啊。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各種影視劇。那麼,提到錦衣衛、東廠,你會想到誰?上面那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
你是不是還會聯想到特務?酷刑?除了這些,你知道這兩個機構背後隱藏著什麼嗎?今天就給大家提供一種看問題的角度——皇權興衰的角度。錢穆先生在《中國歷史政治得失中》也有類似角度,供參考。
錦衣衛、東廠:最後的盾牌
摘自:《大明王朝是被誰幹掉的(增補本)》作者:杜車別
1
從秦建立大一統帝國算起,在中國,皇權經歷了一個不斷被削弱的過程。西漢初期政府皇室尚不分,政府相當於皇帝私人辦事機構;到漢唐政府與皇室逐漸分離,內外朝並立;再到宋朝皇室在政治領域全面退縮,公共化的政府成為管理國家政治外交的唯一合法機構。
到了明朝,這種趨勢進一步發展,不但皇室的權力萎縮,皇帝本人在政府中的權力也進一步萎縮。皇帝對經濟財政的控制權也完全喪失,較之宋代皇帝可以把大量財政收入納入內帑私庫,這是更進一步的衰落。
宋朝皇帝還可以通過任命宰相來和政府部分文官結成聯盟,對國家的政治經濟事務有一定的管控權力。到了明朝太祖成祖之後,皇帝的這點權力也被剝奪,在政府內真正成為孤家寡人。
尤其是土木堡事變以後,在國家事務上,任何違背文官集團意志的行為,皇帝都寸步難行。
設想一下,皇帝處於文官集團的包圍中,信息是文官集團提供的,建議是文官集團給出的,應對措施是文官集團誘導的,最後的決策是要經過文官集團同意的。
這樣,在國家事務上,皇帝要想不成為傀儡,不被文官集團牽著鼻子走,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大概皇帝唯一能夠行使自己意志的地方就是和私人有關的事務,但即便是這個領域也並非那麼如意,往往也受到文官集團的阻撓、干涉。
俗話說,物極必反。當皇權被削弱到這樣一種極限的時候,也必然會產生一定反彈。明代產生了一系列由皇帝直屬的暴力機關、司法刑訊機關,這就是有名的錦衣衛和東廠(明代還設立過西廠、內行廠等,其性質和東廠類似,為期甚短,所以不做專述)。
2
通過錦衣衛和東廠,皇帝可以繞開國家政府的司法部門,直接進行偵查、逮捕、審問活動,直接按照個人意志對不滿意的人進行暴力懲罰,比如廷杖,比如把人抓入詔獄刑訊折磨。
和許多人想象的相反,錦衣衛和東廠的設立不但不是皇權高度膨脹、專制進一步發展的結果,恰恰是皇權極度削弱到接近極限後產生的結果。也可以說,這是皇權被打壓到極低之後的一次觸底反彈,一次迴光返照。
如果宋代皇帝的權力還足夠讓他們有自信通過政府部門來施行自己的統治,那麼到了明代,皇帝的權力已經萎縮到讓他們徹底失去這個自信了,他們不得不在政府之外另闢門路。這才是問題的本質所在。
錦衣衛是明太祖設立的,東廠是明成祖設立的,表面上這些機構的設立和兩位皇帝個人的風格傾向有關係,但實質上,背後有其必然性。
如果這兩位個人能力超級強悍的皇帝在龐大的文官系統面前都力不從心,而不得不另設機構來增加力量,那他們的子孫就更不用說了。
當然,如果明太祖像宋朝一樣,採取搜刮民財用高俸祿以及其他種種優待政策如犯罪免死輕刑來收買整個文官階層,不廢宰相以分化籠絡部分文官,藉此維繫皇帝個人統治也是可以的,甚至對滿足皇帝個人私慾來說更省力。
但如此一來,明朝就不過是宋朝的簡單重複,甚至會比宋朝更糟糕、更軟弱。因明朝科舉制度的實行已經更加普遍化,文官的數量和勢力都更為龐大,使用妥協收買政策只能讓國家更加衰弱腐敗。
真實的明朝至少還能在萬曆時期有力量出兵朝鮮,打敗剛剛從戰國時代鍛煉出來處於上升勢頭的日本軍隊,而一個宋朝化的明朝是斷然做不到這點的。
正因為有錦衣衛和東廠的存在,龐大的文官集團和皇帝之間才存在一定的權力制衡與約束,否則就完全是一邊倒的局面,皇帝的地位恐怕比君主立憲國家的君主還不如。
3
但錦衣衛和東廠這樣的機構能發揮作用也有其前提條件。
首先,文官集團承認皇帝的合法性和權威性。錦衣衛和東廠雖然聽起來很厲害很威風,但實際力量很有限,到中後期還未必受過正規軍事訓練,是無法和政府控制的正規軍相比的。
大多數情況下,只有文官集團承認皇帝的合法性,錦衣衛和東廠才能發揮作用。其次,錦衣衛和東廠雖不受政府管轄,但本身卻是輿論監督的重點對象,一有風吹草動,這類機構就成為輿論批判的靶子。
輿論這東西不可小看,一旦小看它就要付出沉痛的代價。故此,明朝皇帝並不可以隨心所欲濫用錦衣衛和東廠的權力。
明太祖和明成祖時期屬於建國初期,後來的明朝皇帝出於自己意志廷杖大臣,把人抓進詔獄,一般都是因私人事務被大臣們評頭論足、管頭管腳,這才惱羞成怒,動用那些權力。
先看只做了十個月皇帝的明仁宗的例子。明仁宗時期翰林侍讀李時勉上了一份疏,因為仁宗登基要更換一些侍女,他不知根據哪來的小道消息,硬說仁宗在父喪守孝期間近女色。
光從這個疏就可看出李時勉是一個心術不正的人,作為大臣不關心國家大事,卻成天像現在的狗仔隊一樣以窺探皇帝個人隱私為能事。
不要說是皇帝,正常的普通人大概對這種胡亂干涉個人隱私的病態行為都會痛恨惱火到極點。仁宗的脾氣還算是比較好的,看到這份奏疏後雖然惱火,但還是耐心地把李時勉叫進去,告誡他不要根據流言蜚語大做文章。
可是李時勉似乎覺得這正是一個讓自己出名的大好機會,絕不能放過。於是李不但不認錯,反而變本加厲如長舌婦般當著皇帝的面進行侮辱。仁宗的脾氣再好也忍無可忍,當即讓錦衣衛把李時勉打了一頓,斷了三根肋骨,又關進詔獄中。
從整個事件過程看,李時勉可謂咎由自取。明仁宗被他氣得不輕,本來就是非常肥胖的人,這麼一氣,造成猝死。
古人醫學知識不足,還認為明仁宗一直健康,死得很蹊蹺,明人黃景昉稱仁宗“實無疾驟崩”。於是胡亂猜疑,把仁宗說成是好色過度突然死亡,甚至猜疑是宣宗弒父。
不過李時勉倒當真憑藉這種陰暗的小人行徑,撈取到足夠的政治資本,到了宣宗即位就被放了出來。
在皇帝有錦衣衛等直屬暴力機關的情況下尚且如此,如果沒有這樣的機關,只怕皇帝真要被這些文官欺壓得不像樣子了。
再看明景帝的例子。景帝用金子賄賂大臣,好不容易讓自己的兒子當上了太子,不料太子朱見濟沒多久就生病死了。父親死了兒子,而且還是唯一的一個兒子,無論如何總是很傷心的。
照理說,那些文官大臣總該安慰一下,等到別人悲傷情緒平復以後再來論及其他。但明朝的那些文官又是怎麼幹的呢?他們不但不安慰,反而一副幸災樂禍的模樣。
有一個叫鍾同的,在太子死後不到半年就上了一份疏,裡面有一句話:“乃者太子薨逝,足知天命有在。”這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太子死了,這是天命,是老天的意思,說白點就是你兒子就是命小福薄,承受不起皇太子的位置。
這是人話嗎?不要說皇帝,就是普通人死了兒子,你說這種沒人性的話,恐怕他也非找你拼命不可。不過明代的皇帝再一次顯示了驚人的忍耐力,景帝還是把這份疏交付廷議。
結果那些文官不但不知收斂,還得寸進尺,說話變本加厲。一個叫章綸的上疏說:“上皇君臨天下十有四年,是天下之父也。陛下親受冊封,是上皇之臣也。”
這話就差直接讓景帝下臺,英宗上臺了。景帝再軟弱仁厚也明白,如果再不給這些文官一些顏色看看,那還是直接退位算了。
於是當天下令把鍾同、章綸二人抓入詔獄。以後的事情就類似賭氣了,景帝就偏不讓文官們認為天命所在的英宗兒子朱見深當太子,誰提議“復儲”,來一個就廷杖一個。
就整件事情而言,客觀地說,又是文官集團欺人太甚的結果。如果當初他們不這麼急吼吼,人家死了兒子就安慰一下,等個兩三年,悲傷情緒平復了,也冷靜下來,不要他們提議,恐怕景帝也會主動要求立朱見深為太子。
現在他們一副幸災樂禍的嘴臉,一上來就說這就是你立他做太子的下場,哪個痛失愛子的父親受得了?
4
再來看正德的例子。正德十四年,他希望能夠再次出外巡視,結果百多人的文官集體阻撓。拿那些內閣成員、高層官僚沒有辦法,他只能拿那些下層官僚廷杖出氣。
但文官集團像群狼一樣圍攻而上,紛紛以死諫為榮,而不經過內閣同意他也無法出去(前幾次他還是偷偷溜出去的)。後來寧王造反,正德皇帝總算找到一個光明正大的藉口跑了出去。
嘉靖初期廷杖就更有代表性了,還是議禮事件所引發的。雙方你來我往的鬥爭前已述及,但主要集中在內閣等高級文官和皇帝鬥爭的層面。更低一層的文官群體在聲勢和數量上卻更為驚人,行為也更大膽激進。
這些文官群體由楊廷和的兒子楊慎領導。當迎合嘉靖皇帝的張璁和桂萼奉詔入京之時,楊慎等幾百名文官就商量,要在這二人入宮前經過左順門的時候對之圍毆。
結果這兩人事先得到消息,逃了過去。這使得文官群體更惱怒,紛紛聯名上疏逼迫嘉靖皇帝把張璁、桂萼兩人給殺了:
吏科都給事中李學曾等二十九人,河南道監察御史吉棠等四十五人,並疏言:“萼等皆曲學偏見,紊亂典章,在聖世所必誅!豈得以一言之合驟遷美秩?矧以傳奉而及學士,其為聖德之累不小!”御史段續、陳相,又特疏極論席書及萼等罪狀,請正典刑。
意思是張璁和桂萼這兩人很壞,你皇帝必須把他們殺掉才是聖世。你下命令而不是經過推選就讓他們當上學士,已經給皇帝的名聲品德抹上汙點了。中下層官員聯名上書還不夠,主管司法的刑部尚書也出來站臺。
桂萼、張璁兩人有什麼罪要刑部尚書都站出來呢?無非在大禮議上站在了嘉靖這一邊,表達了和其他文官不同的觀點而已。
嘉靖讓張璁、桂萼和這些文官辯論。張、桂二人依據儒家倫理把那些官員駁斥得體無完膚,嘉靖順理成章地去掉了自己生身父母封號裡的本生二字。
這下文官群體就更狂怒了,楊慎等人乾脆號召聚集了兩百多名大小文官,跑到左順門抗議示威。人聲鼎沸,嘈雜喧鬧,連在皇宮裡的嘉靖都聽得一清二楚。這兩百多名示威者聲稱,皇帝不滿足他們的要求,他們就絕對不撤退。
嘉靖一開始很驚愕,連忙讓幾個太監出去好言相勸,意思是大家有什麼意見可以理解,但聚集在這裡也不是辦法,還是先回去,有什麼事情都可以好好商量,最後無論如何會給大家一個交代。嘉靖接連派了好幾次太監進行協商,但文官們不肯讓步,就這樣一直僵持到了下午。
嘉靖終於被逼得走投無路,動用了最後的權力,派錦衣衛先抓了八人。結果楊慎等人率領眾人一起“撼門大哭”,哭聲震天。事情發展到了這個地步,皇帝破罐破摔,乾脆下令錦衣衛把在場五品以下官員一律抓入詔獄,次日又進行廷杖。
從這次嘉靖初年廷杖事件來看,如果不是文官群體逼迫過甚、不近人情,嘉靖皇帝也不至於最後動用錦衣衛。舍此以外,他這個皇帝也沒有任何其他辦法來對付文官們了。事實上他確實好幾次提出辭職要求,可內閣成員又不同意他辭職。
萬曆張居正時期的廷杖則又有所不同。張居正實行的改革對文官集團的利益打擊還是相當大的,光是澄清吏治、嚴加考核這一條就招致許多怨恨不滿,而這種怨恨不滿在張居正父喪丁憂要求奪情時爆發出來。對文官集團爆發的這股反對浪潮,皇帝也只能用廷杖鎮壓了。
5
以上是對明代幾次著名的動用錦衣衛以及廷杖打擊文官事件的簡述。由此可以看出一些共同的特點。
首先是輿論方面。皇帝可以動用錦衣衛懲罰那些他不滿意的人,但卻無法控制輿論。無論事件本身是非曲直如何,被廷杖的文官幾乎一律被吹捧為正直剛烈,受到英雄般的待遇與歌頌,有些人甚至因此撈取了足夠的政治資本。
而施行廷杖的皇帝則名譽大損,沒人去考察他們這麼做的背後原因。孟森先生在《明史講義》中這樣描述:
廷杖雖酷,然正人被杖,天下以為至榮,終身被人傾慕,此猶太祖以來,與臣下爭意氣,不與臣下爭是非之美俗。清君之處臣,必令天下頌為至聖,必令天下視被處者為至辱,此則氣節之所以日卑也。
就這樣,和皇帝作對受到廷杖成為榮耀,終身被稱頌傾慕。這樣的風氣下,皇帝不僅無法用廷杖來壓制文官們的反對,且一旦使用廷杖,皇帝本人反而聲名掃地。
這也是為什麼萬曆在張居正死後被文官群體百般攻擊辱罵,也只能忍氣吞聲。在立太子的事情上,萬曆最終屈服在文官群體的意志之下。
其次,太祖成祖以後通過錦衣衛詔獄廷杖來懲處的多是品級比較低的官員,比如正德、嘉靖的那兩次廷杖,儘管反對皇帝的人包括高級官員,但皇帝明令懲處的卻是五品以下。
至於內閣級別官員,不通過政府部門的司法機關,直接由廷杖詔獄處置的更是沒有先例。
第三點,皇帝有意願用廷杖詔獄來干涉的事情往往是涉及其切身利害的一些私人事務,當這些私人事務也要被文官集團橫加干涉,皇帝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時候,才動用直屬於自己的暴力機關作為最後的武器。
這裡面的一個例外大概就是萬曆初年,涉及張居正改革而動用廷杖算是皇帝對國家政治經濟大事的干涉,也是張居正改革還能收到一點成效的原因。說到(明朝趣史),以明朝文化為核心的項目“再現大明”(主題樂園+大型沉浸式劇場演出),即將在北京建成,屆時“再現大明”將以復興傳統文化為己任,努力打造一個正能量園區,文旅兩開花,弘揚中華文化,希望大家多多關注。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責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