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人鍾子丨蜀遊錄·人物:柳城鎮平靜—音樂史家王光祈故里尋訪記

蜀人鍾子丨蜀遊錄·人物:柳城鎮平靜—音樂史家王光祈故里尋訪記

四川溫江柳城鎮王光祈故里(2015-04-19 鍾永新攝)


  作者:鍾永新

  溫江為古蜀魚鳧國所在地,今尚存魚鳧遺址,並出有音樂史研究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家王光祈,才華橫溢,影響一時,成為中外文化研究交流傳播的重要人物。

  我曾遊四川音樂學院,見有其塑像,後觀多種王光祈研究及研討活動,都視其為近代四川留學生卓有建樹人物之一。

  後查資料王光祈出生地為原魚鳧鎮小河村,今溫江區柳城鎮德通橋社區,是日至此社區,已是夜晚,且不復為村,唯見新式建築。另載溫江文廟附近有光祈巷,為紀念王光祈街名,有其生活舊居某院。

  蜀中音樂古今皆有傳承者及作品流傳,此亦是蜀人好樂呈現,回望王光祈在中西音樂研究領域之功,實應述記。


  (2015年4月初稿,2017年6月修改,2018年2月修訂)


  附錄:

  【王光祈簡介】王光祈(1892~1936) ,中國音樂學家、社會活動家。字潤璵、若愚。四川溫江人,卒於德國波恩。早年在北京攻讀法律,並任職於清史館及報社記者、編輯。曾與李大釗、曾琦等發起組織少年中國學會,1919年任執行部主任。同年底,在陳獨秀、蔡元培、李大釗等支持下,創建工讀互助團。1920年赴德國留學,先攻讀政治經濟學,後改學音樂。1922年先從私人教師學小提琴和音樂理論,1927年入柏林大學攻讀音樂學,從師E.M.von霍恩博斯特爾、A.舍爾林、H.沃爾夫和C.薩克斯等。1934年以論文《中國古典之歌劇》獲波恩大學博士學位。王光祈懷著藉助音樂喚醒民族、完成民族文化復興運動的理想,主張整理古樂,採集民樂,借用西洋作曲法創造“可以代表‘中華民族性’的國樂”。他最先系統地採用比較音樂學的方法,對中國和一些東西方音樂進行比較研究。主要專著有《德國人的音樂生活》《德國音樂教育》《歐洲音樂進化論》《西洋音樂與詩歌》《西洋音樂與戲劇》《德國國民學校與唱歌》《西洋樂器提要》《西洋制譜學提要》《音學》《對譜音樂》《西洋名曲解說》《西洋音樂史綱要》《東西樂制之研究》《中國樂制發微》《中西音樂之異同》《東方民族之音樂》《翻譯琴譜之研究》《中國詩詞曲之輕重律》和《中國音樂史》等。(來源:《中國百科大辭典》)

  【王光祈故里】四川成都市溫江區柳城鎮德通橋社區(新說:溫江區柳城街道棠湖柏林小鎮25棟樓)

  【王光祈舊居】四川成都市溫江區光祈巷(原叫社學巷)

  【王光祈故里相片】

  四川溫江柳城鎮王光祈故里(2015-04-19 鍾永新攝)


蜀人鍾子丨蜀遊錄·人物:柳城鎮平靜—音樂史家王光祈故里尋訪記


蜀人鍾子丨蜀遊錄·人物:柳城鎮平靜—音樂史家王光祈故里尋訪記


  【王光祈作品選】

  音樂與人生

  王光祈

  “禮樂之邦”四字,是從前中國人用來表示自己文化所以別於其他一切野蠻民族的。但這四字,同時亦足以表示中西文化根本相峙之處。我們知道:西洋人是以“法律”繩治人民一切外面行動,而以“宗教”感化人們一切內心作用。所以西洋人常常自誇為“法治國家”與“宗教民族”,以別於其他一切“無法無天”的未開化或半開化民族。

  反之,吾國自孔子立教以來,是主張用“禮”以節制吾人外觀行動。用“樂”以陶養吾人內部心靈。換言之即是以“禮、樂”兩種來代替西 洋人的“法律、宗教。“禮”與“法律”不同之點系在前者之制裁機關.為“個人良心”與“社會耳目”;後者之制裁機關,為“國家權力”與“嚴刑重罰”。“樂“與“宗教“相異之處.則在前者之主要作用,為陶養吾人自己固有的良知良能;後者之主要作用,在引起各人對於天堂、地獄的羨、畏心理。——因此之故,音樂一物在吾國文化中,遂佔極重要之位置;實與全部人生具有密切關係。

  其實“以樂治國‘’,並非中國人獨得之奇;古代希臘大哲,如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輩,亦嘗有此理想。故當時希臘音樂學理中,有所謂“音樂倫理學者”,蓋欲利用音樂力量,一提高國民道德。自希臘文化衰微以後,基督教義成為西洋人民修身立德之惟一信條;音樂一物,則漸從“倫理作用”,而變為“美術作用”。換言之,西洋音樂,從此遂成為活潑精神激勵氣概之一種利器:同時並與“體育”交相為用,以造成西洋人今日之健全體格與精神。反之,中國法家——主張以法治國——儒家——主張以禮治國——兩派相爭,數千年來雖亦各有盛衰,但儒家學說終佔優勢;至少亦能將法家思想,加以若干糾正,以阻止其片面的發展。不過“以樂治心”之說,頗為後代儒家所忽略;甚至於直將音樂一事,認為“末小技”,幾乎視為人生不必需要之物。於是,其結果,西洋人雖到白頭,亦無不生氣勃勃;而中國人雖在青年,亦無不面有菜色。近年國內人士,對於體育一事,雖漸知注意;而對於活潑精神之音樂,則尚十分輕視。至於吾國古代“以樂治國”之說,當然更無人顧及。

  “枯燥的人生”、“殘酷的人生”、以及“淒涼的人生”,均為民族衰亡的主要象徵。補救之道,只有從速提倡音樂一途。

  (《教師之友》2001第3期)


【文圖丨鍾子先生,自號釜溪散人,作者原名鍾永新。系立身國學網編委會編委、人文頻道主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