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樣做,可能給孩子培養了永久性的缺點!

節前,小妞的幼兒園開放日,我得以瞭解小妞在幼兒園的生活。

第二天放假在家,早上我給小妞寫鼓勵的小紙條,寫完念給她聽:

你這樣做,可能給孩子培養了永久性的缺點!

“寶貝,媽媽看到你在幼兒園玩得很開心,吃飯也很獨立,我看到你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到了吃飯的時間,你自己端飯碗,吃光了所有的飯和菜,正要收拾碗和筷,老師問你要不要喝湯,你豎起了胳膊,做出了剪刀的手勢,表示要喝湯。

吃完飯,自己把碗和勺子端到回收桌,盤歸盤,碗歸碗,勺歸勺,放得很整齊。然後跑去盥洗室自己漱口洗手。

你真的長大了!”

奶爸在一旁聽了很是不以為然,說:“小妞有一個很大的問題,跟你一樣,就是說不得,以後得給她進行挫折教育,做錯了就得說!”

我聽了,不由一股怒火從丹田騰昇而起,形成戰備警絨圈,不由想起自己被指責的一件極小極小極小的事:

你這樣做,可能給孩子培養了永久性的缺點!

週末,我和奶爸一起出門遛娃,臨出門,媽媽找不到鑰匙了,我就把自己鑰匙留給了她。晚上回來才發現,奶爸也沒帶鑰匙。

我們敲了半天門,沒人應,媽媽晚上從未出過門,而且以前暈倒過一次,所以,我是有點擔心的。

敲門敲了幾分鐘,差點準備打110叫人來開鎖了,就在這時,樓道里傳來媽媽熟悉和調侃的聲音:“誰呀!我去教堂啦,你們等很久了嗎?”

我當時聽見媽媽的聲音,真的特別開心,也默默為自己無謂的擔心感到愚蠢和好笑。關心則亂,因為瞎擔心,完全忘記了那天是週末,早上下雨,媽媽沒有去教堂。如果平下心來,仔細想想,應該能猜到。

結果一進門,奶爸很不友好地職責我:“你出門從來不知道帶鑰匙,作為家裡的女主人,從來不知道帶鑰匙!”

你這樣做,可能給孩子培養了永久性的缺點!

我聽到這樣的話,都驚呆了!原本正在反思,以後遇事兒,不要瞎擔心,靜下心來想想各種可能性,以及,需得隨身帶鑰匙。結果這一通指責,讓我PD破功,本能的應激反應是:“什麼叫從來!你說話有沒有根據!我怎麼沒帶鑰匙了!再說了,憑什麼,就得我帶鑰匙!”

原本開心愉悅的心情蕩然無存!所有的能量用來反擊和辯護,而不是建設性思考!

我們成年人尚且如此,在面對批評和指責的時候,失去理性和思考能力,更何況孩子。“做錯了就得說!”說得人爽了,聽的人是什麼感受?

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孩子的成長過程,要經歷無數次的嘗試和錯誤,在孩子們眼裡,我們成年人及其巨大,高效,迅速,能幹,簡直無所不能,這本身就會讓孩子們充滿了挫折感,孩子們與生俱來的成長勇氣,支持他們不放棄成長!

而我們的批評和指責,會讓孩子們天然的勇氣和力量用錯方向!

正面管教的創始人,心理學博士,簡尼爾森女士在她眾多正面管教的書籍中,多次提到這樣一句話:“

我們從哪裡得來這樣荒謬的想法,為了讓孩子做得更好,就要讓他/她感覺更糟糕!

現代實踐派兒童心理學奠基人,德雷克斯,在他的書《孩子,挑戰》中也說道:“孩子會犯錯誤,做錯事。如果我們抱著批評的態度,就會無意中將好行為中偶然發生的錯誤單獨拎出來,放大了錯誤的嚴重性,反而漸漸給孩子培養了永久性的缺點。

所以,如果你還堅持所謂的挫折教育,如果“做錯了就得說!”是批評和責備,我對你說:“你這都什麼想法!你就不能去看點書,上點課嗎?你以為你天生會養孩子嗎?”

你聽了會有什麼感受?你是更願意深入學習和思考,還是本能地自我防護和反擊?

你這樣做,可能給孩子培養了永久性的缺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