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是否可以將三代藥物奧西替尼直接提到一線使用?

過去十年,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治療突飛猛進的十年,肺癌的治療從病理分期指導下的放/化療轉變為精準醫學指導下的靶向或免疫治療。由華人學者Tony Mok及吳一龍教授牽頭的IPASS研究結果(2009年)重磅出爐,首次明確了EGFR-TKIs的優勢人群以及其帶來的優越療效。EGFR-TKI藥物也發展到以奧希替尼為代表的第三代藥物。

前期研究證實,奧希替尼可以克服一代或二代藥物耐藥後出現T790M的患者。那麼我們是否可以直接將三代藥物奧希替尼直接提到一線來使用呢?帶著這個問題,FLAURA研究應用而生。


FLAURA研究是一項頭對頭比較三代奧希替尼與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一線治療EGFR突變陽性晚期NSCLC的有效性與安全性的隨機、雙盲、國際多中心的 III 期臨床研究,共納入556名患者。2017年ESMO會議,一線使用奧希替尼組18.9個月的PFS震驚全場,較一代EGFR-TKI組的10.2個月顯著延長8.7個月,降低54%的疾病進展風險,研究各亞組均明顯獲益。時隔兩年,2019 ESMO會議上,最受期待的肺癌臨床研究之一——FLAURA研究的最終數據結果終於公佈。


FLAURA研究的次要研究終點OS再次取得陽性結果,在一代EGFR-TKI組有近1/3患者(對照組中共有65%的患者接受了二線治療,其中47%交叉至奧希替尼組,約佔對照組總人群的31%)交叉至奧希替尼組接受治療的情況下,奧西替尼組仍達次要研究終點,38.6個月的OS顯著優於一代EGFR-TKI組的31.8個月;奧希替尼組接近30%的患者中位PFS超越3年,是對照組9%的3倍以上。

奧希替尼創造了史上單藥最長的PFS和OS(近39個月)。


此次更新了PFS數據,在36個月時,奧希替尼組28%患者仍處於一線治療階段而未進展,超過對照組9%的3倍以上;從隨機分組到開始二線治療,奧希替尼組和對照組的中位時間分別為25.5個月和13.7個月。


此次OS數據公佈鞏固了奧希替尼一線治療的標準地位。但現在仍面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討論,包括亞裔人群的OS數據差異、L858R亞組的數據、後續治療選擇、一線使用奧希替尼的耐藥機制等一系列問題。不論結果如何,歸根結底我們更應該為EGFR全部人群的OS延長而慶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