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後的霍金: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從他七十歲生日起,霍金的注意焦點出現明顯轉折,其中納入了他認為對人類存續不可或缺的目標。

不過他投身的科學,也比以往都更側重於前沿部分──惠勒所稱“世界的熾烈壁壘”。

70歲後的霍金: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霍金曾擔任聲譽卓著的瑞思講座主講人,這個年度現場廣播講座是為了褒揚約翰.瑞思(BBC首任總幹事瑞思勳爵)創辦的公共教育廣播傳統而設。

霍金追溯黑洞研究歷史以及他本人的參與事蹟。他指出,資訊流失悖論之解,或許就是以費曼之宇宙觀為本的構想。

70歲後的霍金: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費曼認為宇宙並非具有單一歷史,而是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歷史。

隨後霍金繼續介紹新的解說──超平移,也就是稍早他、佩裡和斯特隆明格三週之前才發表的論點。

他勸聽眾最好是“留神看這片天”。

70歲後的霍金: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媒體更迫切地拿他的推測來當素材,報道一顆夠大的自轉黑洞有可能構成通往另一處宇宙的單向管道。

霍金強調單向,並告訴聽眾,即便他這般熱愛太空飛行構想,也是不會去嘗試的。

兩次講座霍金都比以往對上帝寬容一些。

70歲後的霍金: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他提到拉普拉斯回應拿破崙質疑的著名答覆,解釋了該如何把上帝納入拉普拉斯的科學觀──“我向來都不需要那項假設”。

接著他評述說道, “我想拉普拉斯並不是主張上帝不存在。他只是認為,祂並不插手違反科學定律。那肯定就是所有科學家的立場。”

70歲後的霍金: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略超過一週之後,新聞報道了一起期盼已久的突破發現,時機恰到好處,完美尾隨霍金的黑洞講座之後成真。

故事的開始相當合宜,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發生在很遠很遠的星系。

兩顆黑洞以將近光速之半慘烈互撞,形成單獨一顆黑洞,也把合併成的質量部分轉換為能量,放射出陣陣重力波。

70歲後的霍金: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這些波動傳播跨越太空十三億年,在2015年9月14日北美東部時區上午五點五十一分傳抵LIGO。

資料經嚴謹分析,五個月後,LIGO實驗室執行董事大衛.萊茲在華盛頓特區一次記者招待會上透露: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我們偵測到了重力波。我們辦到了!”

70歲後的霍金: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這項發現是黑洞存在的第一項直接證據。理論驗證和間接觀測證據早已有之,然而這可是“作案兇器”啊!

LIGO含兩臺偵測器,分別坐落在華盛頓州和路易斯安那州。

預料當重力波掃過地球時,兩臺偵測器幾乎會同時偵測得知,不過並不是完全同步。

70歲後的霍金: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從2002年LIGO啟用迄至2010年關機做重要升級這段期間,完全沒有出現這種現象。

升級作業幾乎立刻帶來回報,150914號重力波傳抵路易斯安那偵測器。百分之一秒後,波動在華盛頓州現身。從南到北順序顯示波動源頭是在地球南半球天空。

霍金熱情恭賀他的老朋友索恩,以及LIGO團隊,並強調這項發現對天文學的未來,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

70歲後的霍金: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在此之前,我們的宇宙探勘還只運用了光、無線電波和其他電磁輻射。重力波提供一種全新的方法來檢視宇宙。

《科學美國人》的塞斯.佛萊契(Seth Fletcher)詳加說明:

啟用電波探測天空促成發現了射電星系、類星體和天體物理黑洞。

偵測到重力波同樣具有改頭換面的功能,因為它會標誌出一個時代的開端,從此科學家就可以像使用電磁輻射那般來使用重力波──作為一種觀測宇宙的工具。

70歲後的霍金: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小編認為,科學傳播者讓所有人參與科學,包括從學童到政治家,乃至於退休人士,從而把科學擺進日常生活的核心。

把科學帶給民眾,也把民眾帶進科學。這對我、對你,還有對世界都很重要。

從霍金七十歲生日起,往後幾年期間,他的注意焦點出現明顯轉折,納入了他認為對人類存續不可或缺的一些目標。

不過他投身從事的科學,也比以往都更側重於前沿部分──惠勒所稱“世界的熾烈壁壘” 。

70歲後的霍金: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霍金向他的老師塔塔獻上致敬詞,開宗明義便講:“一切都從愛的種子開始。音樂之愛、歷史之愛……對我來講,則是科學之愛。”

無論如何,就是要“留神看這片天!”

(文章來源圖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